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我爱许昌作文800字(我的家乡许昌作文600)

我爱许昌作文800字(我的家乡许昌作文600)

更新时间:2024-02-28 18:07:07
我爱许昌作文800字(我的家乡许昌作文600)

我爱许昌作文800字【一】

人常说校园是人类的第二家园,此话果真不假,经过五年的校园生活,我便深深地爱上了这所美丽又可爱的校园――定海小学。

我爱我校悠久的历史:咱们小学创办于1912年,是一所具有92年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咱们学校是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工农运动与抗日救亡活动的重要阵地。当然,不仅仅如此,我们学校还出过许多的名人志士,像杨静娟姐姐、沈毅校长、朱葆三爷爷等等。说起这些历史,顿时让我热沸腾,满面春光,我以我们学校这段光荣历史而自豪。

我爱我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每周五的快乐大本营,就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天空。小厨师们抡袖爆炒,女孩子专心编织刺绣,下围棋的更是抓耳挠腮……你听,朗朗读书声、阵阵喝彩声、爽朗欢笑声,声声悦耳。每年的“六一”会演不仅是同学们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老师和同学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老师离孩子们更近了,学生与老师更亲了。在这亲情融融的大本营里,爱心捐款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学们都把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的零花钱化做片片爱心撒向了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呀!让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爱的升华。尊师爱幼,团结互助更是蔚然成风。有一次我班的“闹事大王”――何韬因身体不舒服,在数学课中剧烈呕吐起来,呕吐物熏得“十里之外”的人都捂住了鼻子,方科颖和尤弈首当其冲地走过去帮助清理恶心的呕吐物。要知道何韬经常以强凌弱,爱搞恶作剧,平时同学们对他都避让三分,而今天大家都不计前嫌地去帮助他,不仅成了学校的“特大新闻”,更是让他感受到友爱的珍贵。

我爱我校清幽的环境。尤其是迎春花,春姑娘来时,绿化带中的一丛丛迎春花,嫩绿的枝条上长出一粒粒鹅黄色的花苞,像颗颗金宝石。春风一吹,花苞绽开,就像一张张小嘴在合唱一支春天的歌,时间的脚步匆匆,一眨眼,秋婆婆来了。菊花得意得把自己打扮成千姿百态:大立菊圆如轮,花如星;白绣球,大如拳,色如银;倒挂金钩,刚劲有力;金背朱砂,富丽华贵……不由得让人心驰神往。

我爱学校的一草一木,我爱与日同升的国旗,我更爱我的老师同学,在我的人生旅途上,定海小学永远是我心中神圣的里程碑。

我爱许昌作文800字【二】

我的家乡在河南许昌,今天我向你们推荐一个科技含量高的地方,那就是许昌科技馆。因为那里有很多的科技样品,既有趣,又好玩,保准你会喜欢!

一进科技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左手侧的游乐园,里面有好多的球,球会因为吸力的作用在管子里跑来跑去,特别的神奇。

来到二楼,二楼主要是物理实验,有光电的、磁力的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玩镜子了。你可能要问了,镜子有什么好玩的呢?这里面的镜子可不是普通的镜子,第一面镜子照起来会使你的头变得非常大,这让我想起了动画片里的大头儿子;第二面镜子照起来会使你的身子会变得非常的瘦,就像一根长长的竹竿,第三面镜子照起来是什么样子呢?咦!人怎么躺下了?还有后面的镜子,照起来变成了两个脑袋……好玩极了。

我还喜欢二楼的显微镜,打开显微镜,显微镜就会把下面的细小东西放大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然后呈现在显示屏上。我看到孔雀石上面有数也数不清的'小绿点,看得我眼花缭乱。不止能看石头,还可以看水果的汁液、动物的液等等,你会发现你熟悉的东西,还有你不知道的样子呢!

三楼是人体介绍。人是怎么长大的,视力是怎么回事,鼻子有什么作用等等,有特别多的知识。我很喜欢玩里面的平衡机,你要站在上面,平衡机会一直的晃动,如果掉下来,你就输了。我第一次站在上面的时候,还没站稳就掉下来了,玩了几次后,终于站了上去,可是一秒也不敢走神,生怕一不小心就掉下去了,玩完这个之后,我紧张得满脸通红。

许昌科技馆还有好多好玩的科学小实验,我就不一一给大家介绍了,你们有时间一定要去一趟哦!欢迎你们来许昌科技馆体验一场不一样的科技之旅。

我爱许昌作文800字【三】

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吧,这部书以七分实三分虚的内容结构,以高度的艺术性展现了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而蜚声中外。但同学们是否知道,在这部120回的小说中,就有51回的内容与我们许昌有关,有172处涉及许昌。

由此可见,在三国文化中,我们许昌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另外,据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会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在为数不多的三国历史古迹中,我们许昌占80多处,如此多的历史遗迹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位于许昌市区的春秋楼、灞陵桥、曹丞相府等,位于许昌县境内的射鹿台、汉魏古都遗址公园、毓秀台、汉张公(张飞祠、华佗墓等,位于襄城县境内的曹操练兵台、曹操割发代首处等,位于鄢陵县境内的曹操议事台、曹彰墓等。这些古迹因其分布广,真迹多,保存好,品位高而备受海内外热衷三国文化人士的青睐。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这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在了解了许昌的三国文化之后作出的感慨。一代伟人毛泽东年轻时经过许昌,特地步行到许昌汉魏故城遗址凭吊怀古,并写下著名的《过魏都》一诗。 现如今,我们漫步在许昌市区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感受到农厚的三国文化气息。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路名,店名,学校名,游园名等随处可见。比如建安大道、华佗路、灞陵路、魏文路、魏武路、毓秀路、议台路、屯田路、春秋广场、魏武游园、运粮游园、三国大酒店、桃园大酒店、铜雀台大酒店、思故台市场、建安中学、灞陵高中、华佗医院等等。

在农村,也有很多乡(镇名、村名就是三国时期留下来的,比如陈曹乡,望田乡,榆林乡,张潘乡,郭连乡,碾上村,屯里,枪杆刘等。真是繁若晨星,不胜枚举。

三国文化像春雨浸润着古魏都的土地,让许昌处处散发着古韵的幽香。

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身边的这些古文化的渊源吗,你们有兴趣和我一起探寻三国在许昌的踪迹吗?那以后,我就在《……》栏目中和大家一起探讨吧!

我爱许昌作文800字【四】

我家住在中原腹地一个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宜居的城市--许昌,作文 美丽的许昌我的家。他给我的感觉一切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清新、那么悦目。

许昌是整洁的:望,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在环卫工人的辛勤工作下,处处都体现着一个城市肌肤的干净和卫生。许昌是绿的:瞧,街道两边处处是花园,一条条绿化带层层环绕着城市主干道和社区的广场的花园,河边游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四季常青。许昌是舒适悠闲的:看,老百姓有了众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春秋广场、帝豪广场、文峰广场、许都公园、双龙湖游园、千亩游园等都在张开怀抱迎接着那些来休闲娱乐的人们。许昌是古老又是年青的:说古老因为它是三国文化之乡,保留了众多的三国文化古迹,说它年青是因为:街道道路宽阔、交通便利,还有:原来破旧的建筑和窄脏的街道,已被或正被一个个布局合理的小区所取代,原来又窄又乱的小巷变成了干净宽敞的街道,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美丽的许昌我的家》。许昌是文明的:公交车上让坐的少女,搀扶着老人过马路的小伙子和带着袖章的青年志愿者……

东城区各个主干道路中间绿化带里的鲜花和霓虹灯组摆加上路边一些迎宾的标语,为许昌谱写了一个美丽、和谐、文明的乐章,这一切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朋友你愿意来我们家做客吗?

我爱许昌作文800字【五】

老师,您就像我们的妈妈,时时刻刻关心我们,呵护着我们,还让我们学习的知识,您就像参天大树,而我们只是上面几片较小的叶子;您是园丁,而我们只是花朵,您努力的照护我们,关爱我们,时时刻刻牵挂着我们,帮我们点了一盏亮亮的灯,让我们慢慢的前进。

校园,在有一年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在这里了五年,让我开心;让我快乐;让我感受到书的香气。 亲爱的老师,感谢你们在这五年中对我们的关爱和呵护,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我亲爱的老师。我爱我校,我爱我师!

我爱许昌作文800字【六】

“孝”是一种伦理思想,一种道德准则。“孝”从最初的敬奉祖先发展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孝文化”,其间,历经了几千年悠远而又缓慢的演变和完善过程。

许昌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讲孝敬、遵孝道,为博大精深的孝文化增添了许多值得后人传颂和借鉴的正能量。

《二十四孝》是古代各种孝的故事的集大成,个个都是孝的经典,其中有两个就与我们许昌有关。一个叫《扇枕温衾》,说的是汉朝江夏安陆人黄香,9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安葬母亲后,黄香在母亲坟前盖一草庐,坚持为母亲守孝三年。黄香对母亲是这样,对父亲也同样孝敬。每到夏天,他为父亲摇扇驱蚊解暑,直到父亲入睡,方才回墓庐学习;严寒冬日,黄香总是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焐热后,再请父亲入睡,唯恐父亲受凉。黄香的孝行感动了朝庭,后来,被皇帝重用为官。据说,黄香的官一直做到魏郡太守。其子黄琼在他的影响下,后来也成了一个大孝子,做官后,在许昌还有封地。黄香后,被他的儿子葬在许昌的孝山岗上,也就是现在禹州市郭连乡的黄台村。今天,人们还能在黄台村的孝山岗上见到黄公祠以及二十四孝洞。当地人还把流经黄台的两条河,分别叫做孝父河和孝母河。

另一个叫《拾葚异器》,讲的是汉代汝南人蔡顺,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为了活命,蔡顺带着老母逃荒到了许昌椹涧,住在一个寺庙里,由于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熟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生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被蔡顺的孝心所感动,不仅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只牛蹄子,让他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而且,许多赤眉军还纷纷洗掉赤眉,仿效蔡顺回家孝敬爹娘。后来,蔡顺母亲后,被葬在了所住寺庙的外面。蔡顺后,也葬在了当地。当地人为纪念孝子蔡顺,在许昌县椹涧乡的北头村建有一座蔡公祠,人们还把蔡顺母子住过的寺庙改称为等子寺,把流经当地的那条河改叫洗眉河了。

孝不只在民间,一些古代君王孝敬父母的故事同样感天动地。

相传,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郑庄公,名寤生。他出生时,母亲难产,其母姜氏为此十分厌恶他。后来,姜氏又顺产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段。其母十分喜爱段,并一直想立段为太子,始终没能如愿。后来,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去世,郑庄公继位时,姜氏与段密谋起兵篡权,后被郑庄公及时发现并平息,段也兵败自了。郑庄公对母亲姜氏的做法十分恼怒,于是就把姜氏软禁在颍地,并发誓“不到黄泉,绝不相见”。时间一长,郑庄公孝心萌动,又想念母亲了,但又不好违背当初的誓言,于是就安排软禁姜氏的地方官颍考叔掘地见泉,使母子于地道相见。姜氏见到儿子,对自己过去的做法也深表后悔;郑庄公见到母亲,亲情也融化了过去的'恩怨,从此母子和好。后人在称赞郑庄公的同时,对颍考叔把孝敬自己母亲的孝心,推及到郑庄公,并帮助郑庄公母子和好大为赞赏,于是在当年挖地道的地方建起了颍考叔庙。今天,我们来到长葛市董村镇的吴岗村,还能见到颍考叔庙和地道等遗迹。

“百善孝为先”。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身为平民,还是位居高官,孝都是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当前,我们正在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愿我们每个人从有孝心、讲孝顺、遵孝道开始,让尊老敬老蔚然成风,为家庭的和睦、为社会的和谐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