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四年级作文450字(海丝公园写景400字五年级)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四年级作文450字(海丝公园写景400字五年级)

更新时间:2023-05-04 09:38:30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四年级作文450字(海丝公园写景400字五年级)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四年级作文450字【一】

暑假里的一天,我随爸爸来到泉州十八景之一的——东湖公园。

到了公园门口,抬头一看“东湖公园”四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引人注目。

刚走进大门,守卫在那里的是三棵高大又挺拔的杨柳,它像士兵一样日夜地守在那儿。树后有一个荷花池。远远望去,那一半碧绿,一半蔚蓝的池水非常惹人喜爱,那一朵又一朵的荷花像似给小池披上一件又美丽,又鲜艳的衣裳,美不胜收。我们沿着小路来到了池边,走上九曲桥,突然,一片落下散落到我的脸上,这片树叶唤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想起当年,我与爸爸来到东湖公园,当时的东湖公园只有瘦小的几棵树,地上杂草横生。人很少,但幽静。累了的时候,坐在石头上,迎面吹来的是凉爽的秋风,洗清了你的忧愁。仿佛沉醉在这美好的风景之中。突然,一片树叶落到了我的面前。

我们穿过九曲桥,前面是一片树林,浓密的树叶为我们遮挡了强烈、刺眼的阳光。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公园边,阳光照射在栏杆上,发出刺眼的光芒。远处是一栋栋布局整齐,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最醒目的是广电大楼。它们披着金黄的外套,远远望去,像一枚火箭矗立在城市之间,仿佛要飞到浩瀚的宇宙。东湖的变化可真大,这可要归功于我们人类的智慧,我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带领我们泉州奋发图强。把我们的故乡装扮得更加美丽。

游览完了东湖公园,我们乘着夕阳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四年级作文450字【二】

泉州的小巷从不会缺乏惊喜,许多精巧优雅的院落就像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一般,即使拥有绝世的美丽却并不自傲,直让路过的旅人在别后还一再怀想她洒落的馨香。位于洛阳街中段的这落进士第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惊叹的所在,虽然前落已经坍圮,但一走近后落的门栏,惊艳之感便连绵而来。

过着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也许永远无法理解古人对建筑细节审美的苛求,那种对红色的狂热,对雕饰纹样细节的刻意追求,对吉祥象征物的从容表现,都在有意无意地彰显着屋主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座属于宣统二年一位名为王冠群的进士宅第虽然远没有鼎鼎有名的杨阿苗故居、蔡氏古民居那样巨大的形制和恢弘的气魄,却是极尽“小而精”之能事。门墙上那棱角分明的石质人物浮雕,檐角上木质梁柱边角上凹凸有致的花草装饰,都让人不禁对惠安工匠精巧细腻的刀工心生敬意。身为进士后裔的屋主丝毫不介意我们在午后的突然造访,反而极其热心地为我们指点着门廊上栩栩如生的建筑构件、侧门旁的先人手笔,生怕走马观花的我们会遗漏掉任何一个精妙的细节,也享受着我们的每一声由衷的惊叹与羡慕。

从古到今,洛阳不曾匮乏声名显赫的乡贤,而写下了世界十大情歌之一《康定情歌》的吴文季可谓是其中最富浪漫气息的一位了。

这位蜚声世界的音乐家的故居,位于一条狭窄得犹如“一线天”般的陋巷当中,简且陋,小而暗。

在这里,吴文季谱写并编导了《阿兰》、《惠女颂》、《渔蚌嬉舞》等乐曲和舞蹈,在这里,吴文季始终讴歌着光明、希望和欢乐……我想,吴文季先生就是洛阳人常说的那句“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的真实写照。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四年级作文450字【三】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秋风吹在我们身上,凉丝丝的,我和妈妈临时决定去一次东湖公园。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瀑布,不禁使我想起了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里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假山瀑布旁边有两只石雕大象,这代表着吉祥。

沿着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石径边的树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有玫瑰红的,有柠檬黄的,有靛蓝的,有橄榄绿的……,美丽极了。

沿着石阶,就来到了一座像城堡一样的建筑——祈风阁,走进祈风阁,你会发现它象一座迷宫,又象是一座阁楼。在阁顶上,放眼四望,东湖公园全景尽收眼底,清澈的湖面就像碧绿的玉石,游人在湖上悠闲地划船,一阵阵微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我们又走到草坪,看见了一个大舞台,原来是在表演啊!我觉得最精彩的的就是南少林表演的节目了,里面代表着我们泉州文化习俗呢!

欣赏完表演之后,我们就去观赏荷花。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在湖面上起舞,像是在欢迎远方的朋友,有些荷叶上有晶莹的露珠,那些调皮的露珠还在碧绿的荷叶上玩滑滑梯呢。真是美啊!

东湖公园是泉州十八景之一,美丽的风景让海内外同胞们能欣赏到泉州的风采!

东湖公园以她那迷人的风光,荷塘月色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一转眼,已经到了黄昏,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东湖公园。

泉州海丝艺术公园四年级作文450字【四】

2017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海上丝绸之路最具代表性的港口城市“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古泉州(刺桐史迹”将有望成为我国第53项世界遗产。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50处世界遗产。2017年7月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的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审议中国申报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和“青海可可西里”。这两个项目极其可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贵州梵净山将作为2018年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有可能成为中国第54处世界遗产。

“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是泉州在以“刺桐 ”的代称闻名于世的宋元时期(960-1368,在“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阶段的背景下,产生并遗留至今的与海洋商贸、海洋文化相关的诸多史迹与遗址。

它们代表了宋元时期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航海、贸易运行系统,完整而突出地展现了长期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古代中华帝国在其海洋文明发展高峰时期的航运设施水平、文化交流与港口城市的建设情况,体现了古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东方重要港口城市的历史地位、航海和贸易传统,以及因国际交流而形成的社会文化特征,从不同角度勾勒出10至14世纪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繁盛图景。作为著名历史事件“马可波罗世纪之旅”东西两端的威尼斯和泉州明确见于史籍。

“古泉州(刺桐史迹”将以符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中确定的世界遗产标准第二、三、六条,并具有较高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护管理整体状况良好,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