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游阿里山的作文(作文游寺山600字)

游阿里山的作文(作文游寺山600字)

更新时间:2023-04-15 10:29:17
游阿里山的作文(作文游寺山600字)

游阿里山的作文【一】

我们开着车,沿着新中恒公路,阿里山公路一直开去。越往上,树木越茂盛。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每到一处,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到了塔塔加,我们下车看云海。站在高处,云海翻滚,真是美丽壮观。真像梦中的仙人在腾云驾雾,真是刺激啊!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阿里山森林公园,买了票,一进门,阿里山国家森林公园给我带来的第一印象是人多、车多。这两个多反映出阿里山国家森林公园美,空气清新,环境更美。阿里山森林公园美,大家才愿意来。

第二天,我们听说阿里山的日出非常壮观,边做着登山火车来到祝山车站看日出。凌晨四点多,天气有点冷,我们站在高处,大家都昂首东望,期盼着那激动的场面。不一会儿,一个红红的火球冉冉升起,顿时人声鼎沸,大家赶紧拍照,刚开始,太阳像一个小女孩开始害羞起来,脸越来越红。紧接着,耀眼的`太阳洒下万丈光芒,那光芒照得人们的脸红通通的,顿时,我们暖和起来,大地显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看完日出,我们沿着祝山林道走下山,接着穿入观日步道。以炎炎夏季倘徉在森林里,清爽宜人,听鸟语,闻花香,阴离子,芬多精处处弥漫,令人享尽森林浴的乐趣。

阿里山不仅雄伟,高大于壮观,而且美丽无比。我爱我的家乡,更爱美丽的阿里山!

游阿里山的作文【二】

我知道这歌里的“大陆阿里山”指的是我们漳平永福镇,可它与台湾的阿里山有什么关系呢?听妈妈说,那是因为我们永福的气候、海拔、土壤条件与台湾阿里山相近,吸引了许多台商来到永福创业,所以被人们誉为“大陆阿里山”。

自从樱花节时到过永福,游览了那茸翠如画的茶山,我就梦想着自己能跨越那一湾海峡,与台湾的小朋友们一起在阿里山上观日出,看云海,赏晚霞,游森林,走盘山铁路……

带着对阿里山的无限向往,我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幻化成了一只和平鸽,飞跃高山,穿越海峡,来到了秀美的阿里山。放眼望去,阿里山最多的是树,浓荫覆地,枝叶参天。山樱、吉野樱把阿里山装成了美丽缤纷的花海。

与画眉、山雀们诉说完思念后,我用力扇动着翅膀来到了山顶。观日台上,大家静静地等待着“日出奇观”。当黑云渐逝,繁星渐隐,东方的'五彩云渐浓渐亮。只在一刹那间,那一轮红日跳出,照耀着阿里山。此时,层层云雾波浪起伏,有如座座小岛自浩瀚大海中露出。那山、那岛、那树,被彩笔烘染得金碧辉煌,分外撩人……

沿着高山铁路盘山而下,随处可见流泉、山花。山下的茶山绵延起伏、郁郁葱葱,映入眼帘的,是那千层万级绕山峰,条条曲线盘青带的仙境。这一切是如此的熟悉,难道这不是梦?哦,此刻,我竟已穿越回到了大陆阿里山。

“山路是花街哟,山峦是花园,我的梦想在这里能够实现……”当耳边再次回荡起这熟悉的歌声,我仿佛又看到了永福镇与台湾南投县签订了农业合作备忘录后,大家在共话和平,共说两岸的交流、合作与发展……

游阿里山的作文【三】

一走进去,这里大大小小的绿色植物便吸引了我好奇的目光,到处都是千奇百怪的树木。你看,一个大榕树须发垂落搭在地上竟有数百根,多年后长成树干,连着大榕树,竟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彻底破解了“独木难成林”这句名话;再看,那里的一棵小树,它身分三叉,一左一右一中间的连在一起,树杈上布满青叶,茂盛地长着,形成了一个“山”的样子。而且,这棵不普通的树还靠着一块遮天岩石。岩石外倾,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恐惧感,然而这棵“山”字形的树却靠在倾斜面支撑着岩石,让人不觉有一种佩服之情。这可能就是所说的侠肝义胆,让人不觉感叹;呀,那还有一棵奇怪的树!只见它光秃秃的,枝干上没有一点绿色,就像冬天里冻的'老树。我原以为是一棵枯树,谁知听讲解说这是一棵顽强的老树。我不解的走近它,目光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终于在一个小缝里,发现了一根细小的嫩芽,看来,老树并未枯,而是在顽强地生长着。我们众人不由感叹老树的顽强……

感受过树的震撼,我向着里面的核心部分走去。不愧是习武之地,一进来就看见不少穿着长袍马褂的人员,清朝时期的装扮加上这炮台带给人的威武感,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当——当——”,正欣赏着两旁的石雕,一声震天响的锣鼓声传入耳内,我急忙走上前去观看。往前一站,哦,是给人们介绍古代大炮的发射过程。这时,一位大臣映入眼帘。这位大臣头戴官帽,身穿深蓝的官服,上面还印着一些图腾纹饰,是家族的象征。又是一阵鼓声,场上又上来八人。我定眼观看,有四个士兵身穿战袍脚蹬战靴,带着头盔,腰间别着一把宝剑,手持一把黄色大旗,旗上绣着一条威武的龙,口吐火珠充满了壮气,神气地在战场上舞着。还有四个士兵身着红衣脚蹬战靴,手上却拿了鸡毛掸子、棉布桶、弹簧与火药桶。几经盘旋我才知道,那四样奇怪的玩意原来是用来发射炮弹用的工具,真是令人好奇又想笑。八位士兵绕场几圈后,举着手中的武器用具向发射台走去,我们观众的兴致被吊得满满,大家一起涌向第二看台。

几步奔到看台,好戏随着阵阵激动人心的鼓声开始了,八位士兵连同大臣一起上了炮台。台上有一门大炮,黑亮的炮身、粗长的炮筒,一看就是一门打仗用的镇门炮,四周还有四座烽火台。听说当时此炮是从国外进口的好炮,指着金门的方向。

“准——备——”随着一声喝令,战士们开始了点炮前的准备工作。首先上来一位红衣战士,手拿鸡毛掸子疾步走到炮筒前,用掸子清扫炮筒,不染火药灰尘之脏;接着过来一位持着棉布桶的士兵,他捏着布桶插干炮筒里残留的露水与炮灰;然后又上来一位顶着弹簧的战士,只见他用力捅向炮筒,将弹簧插在桶中,作为发射炮弹的支撑;最后的战士把火药装进炮筒,准备工作终于完毕。一项又一项的繁多工程,看得我是眼花缭乱。想想在打仗时的争分夺秒,而装一个炮弹竟需要这么多项工序,清朝的武器真是有些落后呀。

终于,伴着一声开炮的命令,黄衣战士手举火把,点燃了引线!“砰——!!”的一声炮响,一股浓烟飘来,四处变得模糊,离炮最近的一棵树算是糟了殃,满树的绿叶就仅剩不多了。真是厉害,真是威武!我们参观了古时的大炮发射,真是又感叹又兴奋。

表演结束了,我还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中。榕树依然翠绿,炮台默默无语,我却读出了历史的沧桑。历史的瞬间,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

游阿里山的作文【四】

走上嶙峋的山路,时而陡,时而直。我边走边看这儿的风景,啊!好美。树木葱茏,野花怒放,连在雨中也能闻到清新的香味。在远处,还能看见几只蝴蝶在那儿玩着有趣的游戏。

过了一会儿,城门便映入我的眼帘,可气派,可宏伟了!走进城门,就可以看见胡里山炮台的简介:胡里山炮台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城堡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欧洲风格,又有我国明清时期的建筑神韵。

2006年以来,在”文化创新、品牌创新、科技创新“的理念指导下,胡里山炮台打造了世界古炮王28生克虏伯大炮和红夷火炮清兵操演两个核心品牌以及四个中心品牌:高仿真机器人硅像馆、4D影院、幻影成像剧场、28生克虏伯大炮装配及发射演示厅。并建成胡里炮王击沉日舰史料馆、280毫米克虏伯大炮弹头实物展示区、光绪朝朱批奏折赏析区、考工(军)石互动区以及仿清旗杆等20余个配套项目。

胡里山炮台中,还有许多以前的房子(雕塑),有士兵扎的营地,还有大官住的”豪宅“。在营地里,有很多兵器和兵服;在”豪宅“里,有很多名贵的东西,如:名人画的.画、书法……这些东西可逼真了,恐怕用肉眼也看不出来。

一路上,还有好多的雕塑。有的形态各异,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小巧精致,必定会让你眼花缭乱。

胡里山炮台之旅结束了,这一站和前两站给我留下的不仅仅是欢声笑语,还给我带来了宝贵的知识!

游阿里山的作文【五】

??丽的阿里山游记作文

我的家乡在台湾,那里有一座美丽的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阿里山在台湾省嘉义县东北,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由地跨南投、嘉义二县,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间距离仅十五公里,但由山下一层一层盘旋绕上山顶的铁路,竟长达七十二公里,连通各森林区的支线,总长度有一千多公里。沿途有八十二条隧道,最长的达一千三百公尺。火车穿过热、亚热、温、寒四带迥异的森林区。通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日出、云海、晚霞、森林合称“五奇”。

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登山途中,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到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再到茂密的红桧、扁柏、亚极和姬松等温带针叶树,到了3000米以上,则是以冷极为主的寒带林了。

最有特色的树是阿里山的阿里山神木,不过在民国86年7月1日上午10时5分,1/3已伏于在铁路上,另2/3被撑着。民国87年6月29日已将2/3放倒安息,回归自然。

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陈早为人所称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春季的阿里山,花团锦簇,游人如织,美不胜收。炎炎夏季中,倘徉在森林里清爽宜人,听鸟语,闻花香,阴离子,芬多精处处弥漫,令人享受森林浴的乐趣。秋季,除了观赏日出的朝阳与夕阳余晖璀璨绚丽的晚景外,更是欣赏云海翻腾波涛起伏的壮丽美景的最佳季节。冬季,是观赏枫红层层落叶缤纷的季节,满山的青枫,艳丽脱俗耀眼极了!

“阿里山”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故事:相传250多年前,达邦有一位酋长叫阿巴里,英勇善猎,只身翻山越岭来此打猎,满载而归,后来常常带族人来此打猎,收获颇丰,人们敬仰他,便以其名命名此山。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阿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