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遇见杜甫作文800字(当我与杜甫相遇800字)

遇见杜甫作文800字(当我与杜甫相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4-28 05:00:31
遇见杜甫作文800字(当我与杜甫相遇800字)

遇见杜甫作文800字【一】

寒假里的一天,妈妈带我去杜甫草堂游览。

一进门,便看见一棵棵参天古树,有的四季常青,有的只剩光秃秃的树枝,有的'粗壮无比,有的还挂上了许多漂亮的红灯笼,还有的享有“独木成林”的称号,真让人惊叹!

走着走着,便有一个荷塘,此时,荷叶已经枯萎,荷花也不见踪影,仿佛有些凋敝。可是塘边却盛开着我不知名的小花,红的、黄的、白的、橙的、粉的、紫的、蓝的,竞相开放,美丽极了,给荷塘带来了一丝生机。

我们来到杜诗书法木刻廊,长长的走廊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法作品,字都写得非常漂亮。上面有些是楷书,有些是隶书,有些是篆书,还有一些是几乎看不懂的草书。我正在学习写毛笔字,看到这些优美的书法,我更激起了兴趣,盼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写出这样漂亮的字体。

接着,我们又来到杜甫的居住地——一处小稻草屋。它的屋顶是用稻草盖的,很厚很厚,墙是泥土和草砌成的,柱子和家具全都是木头做的,虽然很旧了,但看上去十分古朴。茅屋有好几间,分别是杜甫的书房、卧室、客厅和厨房,每间都小小巧巧的,里面的家具也十分简单——卧房里一张小床,客厅里一个卧榻,榻上一张小几,另有两把椅子,厨房里一张小小的方桌而已。看到这些,我的眼前便浮现出,当年杜甫住在这件小小的茅屋里,吟诗作赋的情景。

我们转着转着,又来到了一个大花园里,里面万紫千红,和郁郁葱葱的竹林相得益彰,简直无与伦比!我好像走进了龙宫的大花园,被这优美的仙境陶醉了。这里还有许许多多的盆景,它们弯弯曲曲的,长着碧绿的叶子,摆着不同的姿势,好似活了起来,扭着腰儿跳起了舞!

最后,我们又参观了杜甫的雕塑,就在“诗史堂”里面,他满面忧愁,似乎在思虑着什么——是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吗?我不得而知,只久久地凝望着他。后来,我们还参观了诗书画院美术馆,里面有许多精美的书画作品,让人流连忘返。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我怀着对杜甫深深的敬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意义非凡的地方。

遇见杜甫作文800字【二】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成都,作为诗歌中的“锦官城”,这里有非常多的古迹,其中一个就是杜甫曾住过的地方,叫做杜甫草堂,我想起我背过很多杜甫的诗:《春夜喜雨》《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等,所以我们决定到了成都第一站就去这里。

进入杜甫草堂博物馆,更像一个大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荷花池,池中的荷叶和锦鲤让我想到一首乐府诗——《江南》,真正看到了“鱼戏莲叶间”的有趣景象。

穿过一座小桥,再往里走几步,远远就看到掩映在竹林中的茅屋,妈妈说,这里是杜甫为避“安史之乱”而到成都时的故居。虽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安史之乱”,但我知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里写下的,这让我对唐代的历史又多了几分好奇。

茅屋简朴清净,屋外是杜甫的塑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碑。杜甫的塑像很清瘦,爸爸说这更能体现了诗人神韵和风骨。我还不太明白什么是神韵和风骨,但仿佛从他的诗歌中感受到了一点点。

出来时我看到一些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在这里做义务讲解员,我也要好好学习,希望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学到很多历史知识,再讲给大家听。

遇见杜甫作文800字【三】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

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前,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暂且不说杜诗之精粹,我认为杜甫能够深深打动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动的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亦足!”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担起所有的苦难。他这样博大的胸怀以及宁苦己身而利国利民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不值得我们学习么?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读完《杜甫传》,深深地感动,在因雨而显得略微清冷的天气里,心依旧有一股暖流涌动。

遇见杜甫作文800字【四】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