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天山风光作文(新疆有雄伟的天山作文)

天山风光作文(新疆有雄伟的天山作文)

更新时间:2023-05-17 14:32:37
天山风光作文(新疆有雄伟的天山作文)

天山风光作文【一】

朦朦胧胧,我看到了白而冰的东西。那……那是雪吗?没错,那就是雪!

穿过朦朦胧胧的雾,仿佛来到了仙境。低下头,想不到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就在脚下。碧绿的小草在春雨之后使劲地冒出了小芽,在阳光下,尽情地舞动着。叶上的露珠晶莹得就是一块宝石,闪闪发光。它们滚落着,去滋润着另一个小生命。除了这些小草,更多的是高过小腿的野花:红得似火,堪比那熊熊燃烧的火;也有白得没有一点儿瑕疵的花;还有黄得耀眼的花;也有“粉色少女”、“紫色舞娘”等花。这些花拼在一起,比天上的彩虹还要美过几分呢!还有一个湖泊镶在这草地里。这就是一面天然的镜子:清得可以看见那一颗一颗的小石子,静得看不见一点儿波纹。

再往里走,四面都是树木。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覆着黛绿的树冠。这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绿色和一种沁人心脾的蓝。我原以为这里没有一丝光线,直到走到半个林子时,我发现了一条小溪。那里的水是雪水,干净得没有一点儿杂质,我想着这水之所以这么干净是因为经历过种种困难吧。我一时愣住了,愣愣地坐在石头上,愣愣地发呆……回过神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天山上看看。一步……两步……我慢慢地爬上了天山,有点儿忐忑不安。上去,再上去,快到山顶了。雾中,隐隐约约看到了那清澈见底的自然湖,把天上的天鹅都引了下来。围绕着湖的是一些雪莲花。它的香味是那么芬芳,迷乱了我的心智。

下了山,看见羊群在草原上游荡,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牧民在向我招手,身后也不知何时来了一群姑娘把我推向蒙古包。走进一座蒙古包,主人是那么的热情奔放。主人先向我献上了一条五彩缤纷的哈达,我把它绕在脖子上,别提多美了。餐桌上也摆起了奶茶、酥油茶和香喷喷的烤全羊。晚饭过后,就是那篝火会了。马头琴、舞蹈、唱歌……样样不少。

想起明天,我将要离去。我想起了一句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天山风光作文【二】

“天山雪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民族团结始终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如果说一个国家民族之间不团结,那么就不可能强大。说到民族团结,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我对它的感受更加深刻。

我家住在汇嘉园,五年级时学校转来一名新同学,她叫阿依古丽,是个可爱的维吾尔族小姑娘,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深深地镶嵌在圆圆的脸上,又长又密的睫毛微微向上翘着,活像一个芭比娃娃。由于我们住在同一栋楼,所以天天都能看到我们在一起的身影。

记得有一次,班里要开展一次主题班会,阿依古丽想在班会课上用汉语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可是,她的汉语发音不是特别准确,她便来找我帮忙。我每天抽十分钟教阿依古丽读诗,每天只教一句,但每句诗里的汉字读音都读准确之后才能休息。短短的十句诗,我教了好多天,但我没有一点不耐烦的情绪,反而还给阿依古丽指导了怎样有感情地朗读。在班会课上,阿依古丽的一首汉语诗朗诵,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阿依古丽更是泪光闪烁,激动万分地说:“在这里,我要对我的好朋友公思雨说一声‘谢谢’,是她一句一句地教会了我。”

还有那年冬天,地表冰封中,北风也来凑热闹,呼呼地把脸吹得像刀割的一样疼,下午放学,我匆匆往家赶,眼看着就要到家了,想着那暖烘烘的房子,热腾腾的饺子,心里别提多美了,正当我用娴熟的动作伸进书包拿钥匙时,心里咯噔一下,怎么没有,心里不停的念叨,“不可能”“不可能”,我翻遍了书包的各个角落,真的没有,这可怎么办呀?爸爸出差了,妈妈去加班了,想着想着,委屈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就在绝望之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你们家没人,到我家吧。”扭头一看,原来是阿依古丽,我没别的办法,只好跟着她来到她家里,阿依古丽简单向她的妈妈说了我的情况,阿姨高兴的说,“孩子别着急,你们先写作业,我给你们做饭去,今天就住在我们家,你们是同学,何况还经常帮助古丽。”说着便向厨房走去。一会热呼呼的馄饨端上了桌……

晚上躺在软绵绵的大床上,我幸福的睡着了,梦中我和古丽手拉手在青青的草地上跳起了《欢乐地跳吧》。

在我们的身边正是因为有像阿依古丽妈妈这样的人,他们心中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各民族的孩子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的人还有许多,他们知道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各民族没有等级之分,更没有高低贵贱,只有我们56个民族在一起,和谐共处,和睦相处,才会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的繁荣强大。只有各民族团结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天山风光作文【三】

“……一座座墓碑一座座山 ,一颗颗红星一朵朵雪莲 ,啊,一生、一生不变的誓言 ,啊,守望、守望永远的天山”。这是它的主题歌,《守望天山》的故事很简单。30多年前,陈玉柱随部队秘密集结新疆,开始修筑著名的天山独库公路。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上级派陈玉柱等四名战士去40公里外送信。在冰天雪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班长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新兵陈玉柱,他活了下来,而班长、副班长却英勇牺牲了。陈玉柱复员后,毅然抛弃工作,拖家带口,重返天山,为班长和168名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一守就是24年。是什么力量促使这名老兵重返天山?一家人如何熬过这段漫长岁月? 《守望天山》为我们揭开了一位退伍老兵24年感人肺腑的守墓生活。

如果说 《守望天山》给了我们什么?我最深的感悟是:无私、奉献,是中国军人最高的追求;乐观、坚强,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应有的正确的生活态度;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我们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守望天山,是母亲对儿子的期盼,母亲的坟墓也要朝向天山;守望天山,是战友一生的诺言,用自己的生命与战友作伴;守望天山,守望的是战士们舍生忘,无私奉献的精神。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