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我想爬长城作文(写爬长城的过程的作文)

我想爬长城作文(写爬长城的过程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30 11:46:08
我想爬长城作文(写爬长城的过程的作文)

我想爬长城作文【一】

去年夏天,我、妈妈和朋友大菲一起去了北京,既然去了北京,最不能错过的自然是去参观长城了,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为了回应,我们挑了个晴空万里的好日子去爬长城。

星期一的上午5点钟,我和大菲准时出发,经过接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到达了长城脚下。大菲去买票,我则出神地望着这顺着山路绵延起伏的长城,因为山路的原因忽高忽低。它延伸到很远,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让人感觉神秘莫测。等到大菲买完票,我们一起进了大门。

因为时间还早,所以长城上的人十分稀少,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地通过了第三个烽火台。我和大菲倚靠在城墙旁边休息,眺望着远方的水天一色,又俯视地上浓得化不开的绿色灌木丛和树林。突然一阵风刮过来,在炎炎的夏日,在既可以使人感到清爽,又可以让那些烦躁的人静下心来,感受世界的美好。

突然,我们的脚被绊了一下,一抬头,我们看到了很多陡峭的台阶,突然感觉有些心有余力不足。我们扶着扶手慢慢的往上走,不一会就“摆脱”了这万恶的台阶。然而危机并没有过去。要不是大菲拉我,我早就撞墙上了,因为我不愿相信“前方道路不通,请绕道而行”几个字是真的。原来爬长城就够累了,再绕到不就要累了吗?但想归想,总不能半途而废吧,我只好选择了远路。

大概过了40分钟,我们回到了长城上。继续往上走,景色不断地在变化。高低错落的长城高时抬手就能摸到云,低时竖耳即可听见小溪潺潺。虽然有时我们的思绪会被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吸引,但手一碰到长城的墙,思绪又会被拉到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前。两者的结合真是让美丽的世界锦上添花啊!

想着想着,我已经走出了老远,大菲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跟着我,直到她忍无可忍地喊了我好几声,我才猛然觉醒。时间过得飞快,已经快11点了。因为出门前我们并没有想到带午饭,无奈之下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长城。

长城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名胜古迹,我们要去多了解它。我想,生活,不要只看眼前的东西,我们要去探索,创作出更多文学,开阔心胸,陶冶情操。我突然想起高晓松的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要有理想,有抱负,去追逐文化,追逐远方。

我想爬长城作文【二】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北京长城的巨龙之颈——八达岭。八达岭,顾名思义,四通八达:南到北京、北往延庆州、东抵永宁、西往宣城。所以叫八达岭。1987年,长城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关沟口也即入口的八达岭长城便成了位于关沟口中段的居庸关的前阵。

我们站在长城八达岭脚下,抬头仰望长城像条巨龙盘踞在上顶之上。八达岭山势较高所以修起了索道方便游客参观。坐在索道上俯看下去,群山云雾缭绕,忽然一阵风吹过,露出了一段段巍峨的长城仿佛穿行在云雾之中。终于“吱”的一声索道停在了一段长城的'旁边,下了缆车人们争先恐后地跑向长城。

刚才山脚下还是烈日炎炎将近35℃的高温,长城上山风凛冽吹地人站不稳。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的连衣裙吹得“哗哗”作响吓得她尖叫不已,老年人都紧紧抓住两边的城墙前进。长城的台阶都是一块块巨大的方砖组成,宽宽窄窄、高高低低随山势而建,方砖基本都是青灰色的,接缝处是白色的,靠近墙角的砖因为潮湿长有青苔。我探头想看看外面,突然就是一阵大风,我赶紧用手按紧了旅游帽。妈妈上前拉住了我,自己也被山风迷了眼睛,爸爸迅速拿出照相机“咔嚓”一声拍了下来,还哈哈大笑。我和妈妈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我们继续前行,看着这些巨大的方砖,我不禁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所震撼!古代的工匠们和劳动人民没有先进的运输工具、建筑工具,竟然凭着智慧和汗建成了迄今为止都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万里长城!我们走进一座位于长城顶上的建筑,导游介绍这是烽火台,在古代烽火台可以传递信号,没走多远就是一座城台,它分两层,上层是打仗时用的,下层是放武器的仓库和士兵休息的地方,长城上每处险要的位置就建一座城台。每个垛口都砌有一个方洞是供士兵观察敌情和射箭的地方。我站在一个垛口向远处看去,正如课文所说长城像一条巨龙,气势磅礴蜿蜒曲折,好似游走在崇山峻岭之间不见尽头,看得让人心胸为之一扩,哇,真是太壮观了!

我们又跟着导游陆陆续续参观了好几座城台,瞻仰了几门古代大铁炮的英姿,意犹未尽之时导游在催促我们下山了。唉,时间怎么这么快呢?我都还没玩够、看够呢!大家不停的用相机、手机拍下长城的景色,把它留在记忆里。坐上缆车,我们下山了。再见了,伟大的长城、中国的骄傲!有时间我还会来看你的。

我想爬长城作文【三】

如果从太空中俯瞰地球,只有两样建筑清晰可辨—中国长城和埃及金字塔。可见,长城是多么的气势恢宏,雄伟壮观!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它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绵延六千七百多公里,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如果用长城的条石铺成6米多宽的大道,足以环绕地球三四周有余。它就像一条巨龙盘在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华夏大地。在这万里长城中,当属金山岭长城最为壮观,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登上承德的金山岭长城,向四周望去,只见周围大大小小的景物尽收眼底,仿佛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副雄浑朴实的山水大画:碧蓝的天空一望无垠,翠绿的树木枝繁叶茂,壮观的山峦连绵起伏……再看那长城,它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立在高山峰顶之上。放眼望去,一眼看不到尽头。在长城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座烽火台。古时候,只要敌军入侵,烽火台就会燃起狼烟,拉响战斗警报。城墙上还有着一个隔一个的垛口,枪炮眼,用来架设强弓硬弩,守卫城池。墙砖也非常厚实,约有半米厚。这真是一片易守难攻的险地啊!不知道在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是怎样攻城的呀?不禁感叹道!

金山岭长城还有着用来攻击,打探消息的敌楼;管出入贸易的关隘;用来跑马的马道;阻拦马匹的拦马墙……形式多样,设施齐全,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啊!

如果你去过长城的敌楼,那你一定会发现:敌楼的楼梯非常窄,只可勉强通过一人。其实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用来防止敌人迅速占领整个长城。就算敌人攻破长城,要攻敌楼也没那么好攻。楼道很窄,可令敌人的弓箭手,炮兵,骑兵,铠甲兵全部丧失优势,只能派一个步兵进去单独作战,使其丧失团队优势。而守城士兵又可在宽敞的楼道上放箭,楼道下搏斗,还可架设路障。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啊!如此人工修建出的险峻要塞,反映出古代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

看着这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和这一望无际的青山,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我不禁想到了毛泽东的一首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建造长城在科技落后的古代是多么艰难啊!长城的每一段路,每一座楼都是用我们祖先的和汗建成的呀!

长城真是我们祖先智慧与汗的结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