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西夏风情园的作文(游西夏公园的作文600字)

关于西夏风情园的作文(游西夏公园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12-19 19:03:30
关于西夏风情园的作文(游西夏公园的作文600字)

关于西夏风情园的作文【一】

在宋朝时期,中国西北部有一个重要的西夏王朝(1038~1227年),自称大夏国,少数民族党项羌是其主体民族,前期与北宋、辽抗衡,后期与南宋、金鼎立。由于关于西夏的汉

文史料极度匮乏,使后世研究西夏史的专家们深感困难。

西夏经历十代帝王,最后亡于蒙古。党项族在元朝被称为唐兀,属色目人,经明、清而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其文字随之亡,文献典籍渐被湮没,西夏历史文化更加模糊不清,后人称之为神秘的王朝。而破译亡的西夏文字就成了研究神秘西夏历史的关键所在。

西夏文诞生于西夏政权正式建立(公元1038年)前夕。雄才大略的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出于统治的需要在自己登基之前下令,由富有才华的大臣野利仁荣来主持创制自己国家的文字西夏文。野利仁荣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且一下子就创制出6000多个单字。这种被今人称作西夏文的文字,在西夏国里却被尊为国书,具有很高的地位。它不仅在公文中使用,而且被用来翻译经典著作,在民间交往中更是得到广泛应用。可以说,在西夏政权存在的190年中,西夏文几乎是无处不在、无所不用。就是在公元1227年西夏政权灭亡之后,它还被继续使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种未知的文字在1870年被英国人伟烈考定是12世纪金朝创制的女真文字。12年后,法国学者德维利亚判定此种文字不是女真文,怀疑它可能是西夏文。又过了13年,他再次撰文论述这种文字为西夏文,但仍难决断。其实在此之前,中国人早已能识别出西夏文。清朝著名西北史地学者张澍,于嘉庆甲子年(1804年)在家乡武威养病。发现一块通石碑,这通石碑就是有名的《重修凉州护国寺感通塔碑》。张澍的这一偶然发现使这一重要文物重现于世,也使久已亡的西夏文开始又为世人所知。

20世纪中国在历史文献方面有几次重大发现,这些发现使人文科学很多重要领域有了重大突破,如殷墟甲骨、敦煌石室文书和大量简牍的发现。然而还有一项重大发现应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那就是上世纪初在西夏黑水城遗址出土的珍贵西夏文书。

1909年6月,科兹洛夫率领考察队进入黑水城遗址。考察队员打开了西城外的一座佛塔,塔内从上部到基座摞满了大量的文物、文献,他们似乎找到了一座古代的博物馆和图书馆。这些意外发现的珍宝被运到圣彼得堡,现分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和爱尔米塔什博物馆。

网友叶草在转发的帖子中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1962年,我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名西夏文研究生。我始学西夏文时,西夏学专家们在6000多西夏字中能知晓字义的不超过一半,西夏语语法也有很多关键问题未得解决。文革中我被下放到河南干校。1971年我便乘探亲之机,将过去出版的北京图书馆馆刊《西夏文专号》带到干校。从此开始了了我的西夏文研究之旅。1976年,我和同事考察西夏故地,历时3个多月,考察了不少西夏故址,见到了很多西夏文物、文献。其中黑水城遗址是重要一站。当我们离开这个令人陶醉的古城时,更加挂记藏于圣彼得堡的大宗西夏文献和文物。我在1983年出版《文海研究》,使西夏文字绝大部分得到解释,提高了西夏文的释读水平。不谙悉语法,仍难翻译西夏文文献。我发表了数篇研究西夏语语法的论文,提高了自己翻译西夏文文献的能力。由于西夏文字和西夏语法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经几年努力,1981年我发表了国内第一篇没有现成译文对照的长篇西夏文文献的论文,西夏文不再是难懂的天书。

通过国内外几代西夏学专家的不懈努力,对多种西夏文文献的成功解读,那段鲜为人知的西夏文化、社会场景不再模糊和神秘,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变得清晰、鲜活起来。

关于西夏风情园的作文【二】

谈到西夏王陵,就得先说说西夏。西夏是一个牧羊人李元昊所建立的。李元昊少年时就很有志向,时常劝说父亲不要对宋朝称臣。他认为“以所得的俸赐招养蕃族,习练弓矢,小则四行征讨,大则侵夺封疆,上下丰盈,于计为得”,但不是长久之计。而父亲告诉他说:“吾族二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则愤愤地对父亲说:“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今天,我们去的就是李元昊的陵墓,英雄魂归处,怎能不向往?

进门之后,我们没有直接去陵区,而是先去了西夏博物馆。景区导游向我们介绍了两件国宝级文物——夏汉文字碑和漆金铜牛。夏汉文字碑两面分别刻有汉文和夏文,是一个清代学者在一个破庙里发现的。历史学家就是通过这块碑翻译了六千多个西夏文字。可见这块碑刻的字数之多。而漆金铜牛是西夏王陵的陪葬品。牛重二百千克,长1、28米,宽0、64米,它融入了西夏人民所有艺术的精华。所以成为国宝。

接下来我们参观陵区。在博物馆里,我们曾经看到了陵区地形图,以我个人的角度看,它的建筑形式跟天坛几乎一模一样。大门和外墙组成了一个面积为两公顷的外城,左边有一个月坛,右边则有一个日坛。左上角与右上角各有一个塔楼。通过外城,就进了内城,内城比外城大一些,约有六公顷。从内城门到帝王庙,有一条长200米的路直通,奇怪的是,墓室并不在通道的正前方,而是在通道偏西的位置,这种建筑方法在封建社会很常见,主要是希望已故的帝王能早点去西方极乐世界。

西夏的历史曲折。先是唐末、五代时,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兴起于西北,建立了李氏政权。宋太宗时,党项首领臣服,但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却继续组织部众割据,与北宋发生长期战争。李元昊父亲李德明在位期间,接受宋中央统治,出现和平发展的局面。元昊即位后,公开称帝,建立西夏国,再度与宋发生战争。西夏虽取得很多胜利,但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却受到巨大的影响。1044年,西夏与北宋签定“庆历和议”,表面取消帝号。以后,西夏与宋、金时战时和。西夏后期,统治衰弱,最终被蒙古灭亡。

在精确的坐标图上,人们还惊奇地发现,九座帝王陵组成一个北斗星图案,陪葬墓也都是按星象布局排列!可见西夏当时建筑工艺是多么的厉害!

东方的金字塔真是瑰丽!

关于西夏风情园的作文【三】

之前对西夏文明感到很神秘。看了这个纪录片发现其实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说西夏文字,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因此他具有某种现代性。当时我有一种误解,西夏的文字,他的其他文明都具有这种现代的理性,具有一种文化上从高层去理性创造规划,因此他们就有理性高效,和快速的成长,也会具有理性的脆弱。

然而在看了这个纪录片之后,才发现一切都是历史自然发展而成,自然而然的。并不是有一群高度文明的,超越历史的人,横空出世在黄土高原上建立一个神奇的国家。纪录片从西夏原始社会怎么一步步发展过来,都加以介绍。再到李元昊,模仿汉字建立了西夏文字。

其实发现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还是很有道理的。从狩猎文明—到游牧文明—到农业文明。

关于西夏风情园的作文【四】

一口气看完这部史诗般的记录片,对西夏,党项族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抛开记录片本身对这个民族的偏向成分,其实这部记录片确实可被称为经典之作。大气磅礴的画面很有带入感,节奏也拿略的特别棒,毕竟是央视拍得,用的演员也都不是网红脸,把没有一句台词的记录片演得比马桶台得古代言情剧还好看,这部10集的记录片,确实是一部可以让国人能够更深刻的认识这个民族的作品!这个神奇的民族,发源于环境恶劣的青藏高原,随着历史的变迁一路来到了黄土高原,从游牧民族过度到农耕生活,从颠沛流离到金戈铁马,从一个部落到一个国家,党项族在短短的历史长河中画下了属于西夏文明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崇拜大唐盛世,一直学习效仿着汉文化,这也是因为大唐的包容给了这个名族从没有过的荣耀。

他们也同样用自己的忠肝义胆来回报挽救大唐于危难。他们有自己的民族气节,重视文化教育,一代枭雄不仅建立了西夏王朝,而且只用四年的时间建立了属于整个民族的文字,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奇迹的存在。短短几年便将西夏族推向繁荣昌盛!虽然西夏的历史一半被女人掌控,但她们也是响当当的巾帼英雄,大小梁皇后,以及充满神秘的罗皇后……给这个民族留下了美丽的倩影!西夏始于马背,亡于安逸。这或许是历史生生灭灭中不变的规律,但他们曾经的骁勇善战,曾经的辉煌是不可否认的,即使历史被尘封了多年,但这个民族的精神早已融入到了整个中华文明!

关于西夏风情园的作文【五】

你知道吗?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已经消逝的民族—-党项族。他们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神秘的陵园,这就是西夏王陵。这个秋天我来到了这里。

进入了王陵入口,整个陵像一座山坐落在黄沙中,又似一条巨龙盘踞于此。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沙的世界,漫天黄沙把太阳都遮掩住了,但它似乎给这巍然屹立在大地上的巨人,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袍子。这个巨人昂首挺胸,刚劲有力,傲视碧空,有西夏不可侵犯的威严。难怪几代帝王要把他们的秘密全部托付给了这座陵园。

走近后,这个陵园更加雄伟了。它好似世界的中心,四面八方的能量汇集在了它的身体之上。这时,我感到我真的十分渺小,与它那健美的身姿相比,我更是微不足道。环绕着这陵墓,我这才发现,其实这个陵是千疮百孔的。当年忽必烈进军宁夏,早已把这陵一把火烧光了,可以说,我现在看到的,只是昔日繁荣的断壁残垣。但是这个陵的核心部位仍然坚持保存了下来。

几千年啊!有的地方的长城也无法坚持保留下来。摸了摸,碰了碰。这陵竟如钢铁一般,好像碰到了武士的盔甲。

我不忍再看了,不愿回忆那陵曾经经历过的风吹雨打。黄沙依旧漫天飞舞,似乎是在帮助这陵,封住那远古、凄凉的世界。

我爱这陵,敬这陵。它有武士的精神,它有帝王的风貌。这样一座陵园在漫漫黄沙中已有千年之久,它独自忍受那寂寞和孤独,我从它身上学到了坚强不屈,永不倒下的精神。在这里我受益匪浅。

关于西夏风情园的作文【六】

亿龙水上风情园位于海林市长汀镇。我们开着车经过60多公里才到那儿。到了亿龙,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心形的花,上面写着“有欢乐更美丽”几个大字。走进去,我们把东西方下就朝着宝贝水城里的喷泉走去。喷泉四周有许多花草树木,围成一个圆圈,犹如许多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手拉手唱歌呢!喷泉中心有一个大口,旁边也就有一个一个的`小口,像花蕊一样。周围有四个像花朵一样的形状,还有四个像浪花一样的形状,好看极了。过了一会儿,喷泉中心点“哗”的一声涌出了一股清新的水流,慢慢地冲向了天空,而且不停的摆姿势,像一位魔法师一样。流了一会儿,旁边那几个小口便接着流出了清水,往中心点流着,像在浇花。半晌,中心点与其他小口一起涌上,你流了他流,他流了你流,像接力比赛,玩得可开心了。我围绕着喷泉跑了一圈,一边跑一边用手击打着喷出的水柱,那感觉有说不出来的美妙。

后来我们去了游泳池,那里有工作人员进行人工造浪。我坐上游泳圈,妈妈扶着我。开始我在浅水区里玩,水浪一会高一会低。我坐在游泳圈上时而升起时而下降,啊,太有趣了!后来妈妈说:“深水区可能更有意思,咱们过去吧。”我说:“好吧。”于是妈妈领着我往深水区走,一个大浪过来,差点把我和妈妈滑倒,我被吓哭了,急忙喊着:“我要回到浅水区。”然后妈妈就领着我回到浅水区,我们又玩了一会,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

这次游玩太有趣了!以后再有机会一定还有去亿龙!

关于西夏风情园的作文【七】

一千年前的西北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被蒙古成为唐古特人,他们即是党项人,创建了西夏王朝,王朝在世190年,最终被蒙古铁骑消灭。

党项人起源于青藏高原。公元7世纪鲜卑人占领他们地盘,建立吐谷浑王国。一部分党项人选择归顺,一部分党项人选择离开,离开的人去了河曲地区(黄河弯曲之处,如今青海地区),其中就有拓跋家族。

吐蕃人崛起,消灭了吐谷浑。时代处于吐蕃和唐分天下时期。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党项人选择归顺大唐,迁居黄土高原。党项的首领被封为节度使,掌管当地军政,实行地方自治。

党项人也回报了大唐,在881年黄巢起义的危难时刻,为大唐夺回长安城而战。

时代到了唐灭,辽宋分天下时期。宋与唐对党项人的政策不同,宋让党项贵族迁出夏州至汴梁,实际接过了党项人的地方政权。此时,李继迁拒绝,佯装送葬,逃出夏州,反宋自立。

李继迁:同辽建立合作关系,反宋。在攻凉州时被暗算身亡。

李德明:遵从父亲遗旨,韬光养晦,与辽、宋都交好,被辽、宋都封为王。

李元昊:西夏开国之君,1038年建立西夏王朝,称大白高国。一是颁布“秃发令”改“嵬”姓;二是命令野利任荣创建西夏文字;三是兴建皇城兴庆府。

李元昊军事才能突出:与宋军的好水川之战,利用鸽子作信号,当宋军打开装有鸽子的盒子时,拉开了大战的序幕。战争武器先进:一是铁鹞子,西夏冷锻技术发达,骑兵的马和人都穿上了冷锻的铠甲;二是强弩弓,利用牦牛角做成,射程达150米;三是步跋子,来自黄土高原的步兵,在山地作战如履平地。

谅祚:第二任皇帝。李元昊占儿子之妻,被儿子。儿子被国相。国相的妹妹是李元昊情人,带着襁褓中的儿子继位,即是没藏太后。没藏太后有两个情人,自由出入宫中,后在其与一个情人打猎的途中被另一个情人害。谅祚在叔叔家爱上了叔叔儿子的妻子,就是后来的梁太后。叔叔和儿子密谋害侄子,梁太后下注谅祚,最终干掉了叔叔和儿子,成为皇后。

秉常:第三任皇帝。谅祚后,梁太后带着年幼的儿子秉常继位,梁太后亲自上战场指挥战斗。秉常主张儒家文化,梁太后主张党项习俗,为了控制儿子,梁太后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儿子,即是后来的小梁太后。

乾顺:第四任皇帝。小梁太后带着幼小的儿子乾顺继位,小梁太后同样好战,自大,被辽国使者进贡的毒酒毒。

李任孝:第五任皇帝。中兴之君,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尊孔为帝,将忠孝写进律法。他的皇后即是罗太后,罗太后大力推广佛教,她没什么政治影响的。不过,罗太后联手侄子,推翻了自己的儿子,自己也被囚禁于黑水城,尸骨在1908年被俄罗斯的科茨洛夫发现于黑水城中一做佛塔内,后搬运至圣彼得堡,二战期间不知去向。罗太后的做法真是匪夷所思。

纯佑:第六任皇帝。就是被罗太后坑的儿子。

李安全:第七任皇帝。就是在罗太后帮助下篡位的侄子。此时的时代到了夏、金、宋三足鼎立时期。

西夏历任共十个皇帝。后期由于长期征战,缺少男丁。劳动力不足,农妇开始卖田。佛教兴起,大量圈地,再放高利贷,农民没有活路了,失去了国家的根基。贵族奢侈享乐,又开始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全家日渐衰弱。到了成吉思汗西征欧亚大陆返回漠北,依照沙州、肃州、甘州、灵州、中兴府的顺序,把这个国家给灭了。成吉思汗的征服政策是要地、要财、要人,只要归顺就不,然而性的党项人誓抗争,招致屠城,只有小部分民众得以逃生。至此,西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