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河曲西口古渡作文400字(描写河曲西口古渡作文)

河曲西口古渡作文400字(描写河曲西口古渡作文)

更新时间:2023-09-12 23:15:03
河曲西口古渡作文400字(描写河曲西口古渡作文)

河曲西口古渡作文400字【一】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哥哥、姐姐一起去游览了古色古香、富有文化韵味的古街——西津古渡。

因为刚刚下过一场雨,所以空气格外清新。我们走在西津渡的古街上,脚下的青石板路上一道道车轮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仿佛时间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古代。我想:当年这里一定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古街两旁的房屋建筑多为明清时代的遗迹,房屋是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漆成朱红色,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翘阁飞檐向我们展示着“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

沿坡而建的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津渡在三国时期称为“蒜山渡”,唐代曾名为“金陵渡”,直到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江岸逐渐北移,才是今天的西津渡。

走在路上,妈妈问:“你们有谁记得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吗?”我抢着说:“那还不简单!”于是背了起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那你知道这首诗是在哪里写的吗?”妈妈接着问。“这个……”我们都被问住了。“宋熙宁元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乘船北上,泊船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这时,天空中又飘起了细雨,我们依依不舍地与西津渡告别。

回到家中,我打开电脑,查找西津古渡的资料。原来,古代镇江,一直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要冲。无论春秋时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国的京口,西津渡都是当时的军事重地和交通要津。我仍然意犹未尽地想着西津渡,想再看一看它那富有特色的古老文化。

河曲西口古渡作文400字【二】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和爸爸妈妈驱车来到黄沙古渡。

一进门,眼前的黄沙像无边无际的大海,非常壮观。我们乘着电瓶车,一路观赏着独特的沙地植物——花棒,来到了黄沙古渡冲浪车站。一辆辆高大、威武的越野车静静地等候在那里,我迫不及待地冲上去,系好安全带。出发了,车随着高低起伏的沙丘颠簸摇摆,我们也发出一阵阵惊呼,真是太刺激了!下车后登上观日台,我们欣赏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我和妈妈坐着滑板“倏”的一声,瞬间就冲了出去,只留下耳畔呼呼的风声和妈妈的尖叫声。一会儿,我们坐上古老的羊皮筏子,悠闲地漂在黄河上,除了“哗哗”的水声,四周静极了,仿佛能听到鱼儿在水中的对话。在著名的古渡口上岸后,我骑马、骑骆驼、射箭…玩累了,躺在欢乐谷柔柔暖暖的沙滩上,把脚埋在沙子里,尽情享受秋日的阳光,舒服极了。在回家的路上,爸爸给我讲了黄沙古渡的历史:从秦朝蒙恬北击匈奴,汉朝昭君出塞,到清朝康熙微服私访皆由此渡河。

啊,原来这里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有机会,我还会去欣赏这座塞外迷城的风姿!

河曲西口古渡作文400字【三】

这里,叫卖声此起彼伏,像似在演奏着发财致富的优美乐曲。

瓜菜的品种很齐全,有瓜菜类,瓜果类,叶菜类,应有尽有。由于河曲县特殊的小气侯,昼夜温差大,瓜果含糖度高,瓜菜果蔬的品质极佳:如远近闻名的‘蚰蜒峁的香瓜 子,唐家会的蒜,五花城的西瓜沙又甜’。又由于河曲县处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誉。所以,吸引来了内蒙,陕西,榆林,朔州等地一批一批来这里做瓜果蔬菜生意的商人。近年来,在河曲县境内南北端的黄河上架设了三座黄河大桥,天险变通途;又有河府,河朔,延黄公路的开通,四通八达的交通线为菜农,菜商们大大提供了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们有了自主权,种地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什么瓜菜有利 ,能挣多钱,就种什么品种。科学种田的逐步深入,瓜菜种植采用了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种植,反季节生产;还用了优良种子,比过去能提早一个月上市,所以菜农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一位农民伯伯笑着对我们说:他今年种的三亩西瓜,能收入一万多钱。近年来,河曲的瓜菜生产正朝着“环保绿色:瓜菜的步子迈进,还涌现了不少向焦尾城葡萄专业化生产的乡村,......

已经到八点钟了,我和爷爷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热闹的菜市场,准备回家吃早饭了。

河曲西口古渡作文400字【四】

西津古渡位于长江路,那里山清水秀,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十分美丽。爸爸告诉我,西津古渡是古代过江的渡口,因为古代长江上没有大桥,南来北往的人们都要通过渡口过江,所以这里一直很繁华。我们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慢慢向前走去,两旁都是青砖黑瓦的`老房子,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古时候的渡口。

奇怪的是,一路走过去,道路中间的青石板上始终有一道深深的痕迹。原来,这里以前经常有运送货物的独轮车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压出了这样一道深深的印痕。我把两脚踩到印痕上面,滑滑的,差一点摔倒,我这才回到台阶上继续向前走去。走了一段路,我看见路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一眼看千年”,走近一看,原来路边有一块挖开的路面,里面是各朝代修筑的一层层的路基,最上面一层是清朝,然后依次往下面分别是明朝、元朝、宋朝和唐朝。看着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路基,好像千年的历史一下子在我的H艮前展开,好神奇啊!我们一路走着,路边出现了一座小亭子,我们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爸爸告诉我,这正是古代人们等待渡船的地方。

天渐渐黑了,我们起身往山下走去。突然路灯亮了起来,我回头望去,西津古渡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

河曲西口古渡作文400字【五】

还记得小时候曾经背过王安石的诗《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妈妈说这首诗写的就是西津渡。当我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上,放眼望去到处可见历史遗迹,这让我想起西津古渡在历史的年轮中,它的潮起潮落、繁华沧桑。

老师告诉我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则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李白、孟浩然、苏轼、米芾、陆游等大诗人曾在此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从西津渡登岸呢!

我不禁奇怪地问老师:“老师,您是怎么知道西津渡的历史呢?”老师笑了笑对我说:“这一半是因为历史书籍中的记载,还有一半可就是问考古专家了。”

我们顿时都把目光投向了站在老师身边的讲解员伯伯。他说:“参观完陈列室,你们就明白了。”在陈列室里,我们看到了出土的各个时代的文物,伯伯告诉我们别看这些文物都是不起眼的瓷器、茶具,可是它们却能告诉人们当时古渡人的生活,解读古渡遗址的身世之谜呢!这时我才明了考古原来这样重要啊!难怪人们都说考古就像坐着“时光机”穿越历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