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又见爬山虎作文800字(寻找爬山虎作文1000字)

又见爬山虎作文800字(寻找爬山虎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4-24 09:17:42
又见爬山虎作文800字(寻找爬山虎作文1000字)

又见爬山虎作文800字【一】

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那一年夏天我患脑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其苦的。医院内有一个草木蓊郁的花园,园的四周有上部开着花格子窗的矮围墙。在开头那些忧伤灰暗的日子里,我每天抱着病恹恹的身子,腋下拄着双拐,绕着围墙根艰难而缓慢地行走。

有一天,我刚走不多远,便靠着路旁一棵梧桐树歇息,感到再难迈出一步。这时我无意中朝围墙根投去一瞥,只见一株幼小的爬山虎爬在墙根上,绿绿的,虎虎有生气。我忽然对它产生了一种不同往常的亲近感。我第一次如此贴近地凝视它。这才发现,它的绿莹莹的枝蔓上长有卷须,卷须先端发育成小的吸盘,爬上墙后分泌粘液地吸附在壁上,植株借以顽强地向前生长。这使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倾听到一种向前趱行的呼唤。

这以后,我与爬山虎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我在围墙外拄拐绕行,它在围墙上攒劲前行。无论是草露未晞的清晨,归鸟啁啾的黄昏,还是月光如水的静夜,我绕墙行走时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它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尽管那年夏天酷暑难当,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一步一步往上蹿,出落得枝叶茂密,绿茸茸地爱煞人。

一日,几个顽皮孩子在围墙根“藏猫猫”,恶作剧似的将爬山虎的枝蔓从墙壁上提拽下来。当我发现悲惨地跌落在地上的爬山虎的时候,我想我的无言的朋友这回大概是完了。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将它的卷须上的被损伤了的吸盘重新摁附在墙上,将被弄得零乱不堪的叶片重新理顺。渐合的暮色中,我怅然回到病室。第二天红霞初露时,我来到它身边,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好样的!朋友。

渐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我终于丢掉了拐杖,爬山虎也爬到一人多高。覆盖在花格子砖窗上了。出院时,我和家人特意去同这无言的朋友告别,这叶子已经霜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了大地上的锦绣。

又见爬山虎作文800字【二】

每天走进生机勃勃校园,最引人瞩目的还是满墙的爬山虎了。

爬山虎用它那仿佛有巨大吸力的脚牢牢的吸附在墙壁光滑的表面。不论风雨总是不会从墙上掉下来。一个个翠绿的爬山虎叶子就像是老虎爪子一样长在茎上。风一吹,整面墙就成了绿色的海洋,一道道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一个个翠绿色的叶子就像无数的小手在向我们招手一般。

用手仔细的摸一摸爬山虎,它那爪子似得叶子光滑而又带着一些柔软。连接叶子与根的茎则是十分光滑,里面充满了水分,但同时也十分脆弱,轻轻一折它变断了。可是它的根却又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它十分粗糙,就像铁丝一般,摸起来手还会有一点疼,但能在光滑的墙壁上生活下去,这也许是必须所要付出的,它真是太坚强了!

只要仔细的.去问一问就能闻见爬山虎那特有的植物的清香带着一丝丝涩涩的味道。看着那绿的逼人演的爬山虎,嗅着那清新的芬芳,就像是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仔细听!风儿吹过爬山虎,它和墙壁摩擦发出了“沙沙沙”的声音,虽然不及委婉动听的小提琴曲,也不及优雅动听的钢琴曲。但这却是大自然最纯真的音乐之一。再配上她那美丽的舞姿就正是在倾听大自的交响曲。

爬山虎虽不及玫瑰,月季般美丽,但它那份倔强,执着的个性却令我惊奇,令我佩服。

又见爬山虎作文800字【三】

放假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突然发现围墙爬出来很多爬山虎,妈妈就问我之前你学过《爬山虎的脚》,能给我讲一讲哪个是它的脚吗?这下问住了我,这是我上学期学习的课文,得让我好好回忆一下,当时学习的时候好像没有真真切切的看到爬山虎,只是听老师讲解,这下真的看到了,倒不知道哪个是它的脚了。于是我回家翻出来课本继续学习一下。

《爬山虎的脚》,又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最近看了很多叶圣陶老先生的文章呢,都很喜欢。课文讲的是学校操场的围墙,而我是去体育馆的围墙,我们走在体育馆里,从外面爬进来很多爬山虎,整面墙都被他们霸占满了,远远地望去绿油油一片,像一幅风景画一般,看到他蓬松软绵真想躺在上面,叶子大的如同巴掌一样大,一个大树叶上分出来五个叉的小树叶,椭圆细长的,像手掌一样铺展开来,然后还会伸出许多弯弯曲曲的细丝,真的和课文里面讲的一样,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原来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啊。

我看到整面墙上爬出无数根细丝,有青绿色,有嫩红色,和课文里面如出一辙,真的是很有感触,如果只是看到爬山虎我可能想不到这些细节,看过文章之后再来观察,发现的更加细致了,当我这次看到真真切切的爬山虎,期待秋天到来他泛红的样子,到时候我再来仔细观察,应该又会有新的想法和不同的感触吧。

我觉得叶圣陶老先生写的文章通俗易懂,给我很多启示,我想看更多关于叶圣陶老先生写的文章,这样我写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了,不会再不知道如何描写静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