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节日习俗作文安溪(安溪节日风俗特点作文)

节日习俗作文安溪(安溪节日风俗特点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17 21:21:34
节日习俗作文安溪(安溪节日风俗特点作文)

节日习俗作文安溪【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随着夏姑娘的呼唤来到我们的身边。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插柳……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要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春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点的节日。

早晨,我匆匆忙忙的随着爸爸妈妈来到山上,在上山的时候,看见几只马儿正在搬着“行李”往山上走。有一只肥肥壮壮的马儿在分岔路口走错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马儿累了想喝水罢了。

不知不觉我也累了。渐渐的走不动了,越来越吃力了。抬头一看,山路还远着呢!我真希望眼前有一张床放那儿,让我躺上去休息一会儿。那该多好啊!

呀!终于到了,整个人都舒服了好多好多。妈妈从袋子里拿出了几根蜡烛,想点燃火。我立刻会意到了老师曾说过,在山上不能够放火。飞快地跑上去阻止妈妈,没想到火已经点燃,也已经在烧纸了。我们心自问,自己该不该把蜡烛吹灭呢?忽然想到了爷爷,看到了爷爷和蔼的脸,于是没有去阻止了。马上拿起扫把帮忙扫垃圾,呀!一年下来树叶可真不少啊。

时间匆匆我们祭拜了爷爷,就离开了。

节日习俗作文安溪【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自古以来,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月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诗人吟诵,被人们拜舞,人们一直对月亮充满敬畏与幻想,认为月亮是团圆的象征。

今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团聚在山西大同姥姥家。中秋之夜,因为姥爷要值班,所以我和姥姥、妈妈、舅舅,还有爸爸都围坐在姥爷的办公室,观赏文艺晚会,突然,窗外一道亮光闪起,哦!是烟花,我乐得合不拢嘴了,红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哇!”真好看啊!今晚烟花连续绽放了近30分钟,一会儿如天女散花,一会儿又有繁花似锦的“菊花”布满夜空,一会儿晶莹透亮的“星星”向你扑来,一会儿又见“五彩蘑菇云”向上升腾……

烟花结束了,姥爷所在的医院开起了篝火晚会,在院子中央点起熊熊的火焰,大家围着篝火一起唱啊、跳啊,好不热闹! 我也跟着姥爷后面跳起了“兔子舞”……——今晚我实在是太高兴了!

今晚的节目真是令我大饱眼福,流连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宾馆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虽然过了很多次的中秋节,但这一次的中秋节令我终身难忘。

节日习俗作文安溪【三】

春节是一个重大和隆重的节日,春节代表着平安、幸福、团圆。我最喜欢过春节,因为可以放鞭炮,穿新衣服,得到压岁钱。

春节前一天是除夕,大家高高兴兴地在自己家门前贴春联,在厨房包饺子,吃饭前要放鞭炮。

春节我放了很多很多的鞭炮,有“钻天猴”,“钻天猴”一放马上飞到天上,发出啪啪的声音,非常好听。第二个放的是“大坦克”,像真的坦克一样冲了过去,开到一半就停了下来,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美丽极了!第三个放的是蝴蝶花炮,蝴蝶花炮一点火就像火箭一样飞了出去,飞的很远很远。第四个放的是摔炮,摔炮向地上一扔就响,用脚一踩也响。

我非常喜欢过春节,要天天都是春节那该多好呀!

节日习俗作文安溪【四】

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民间有祭祖、祭灶的习俗,提前一周进入过年氛围。民谚: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十九贴门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的习俗: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对联、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在中间这几天内,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小年的习俗:大扫除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小年的习俗:沐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

小年的习俗:赶乱婚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小年的习俗:吃糖瓜、麻糖

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

小年的习俗:贴窗花

建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小年的习俗:地方禁忌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传湖北部分地区,小年忌宰。

河南有些地方忌讳捣蒜,认为小年捣蒜会把家里捣穷了。

台湾则忌舂米,据说会有把风神捣下来之虞,恐怕给来年带来风灾。

节日习俗作文安溪【五】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听老人们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人们都忙着过年,而且都有传统的习俗呢。

大年三十那天下午,爸爸说今年的春联让我来贴,我高兴极了。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爸爸说:“还要去买胶水来贴春联呢。”爸爸说:“不用买胶水,用面糊贴。”我惊讶地问:“什么?面糊?那能够贴住吗?”爸爸笑眯眯地对我说:“当然能,不信你试试。”我说:“试就试。”于是我拿来一张纸,将它对折,在一边涂上面糊,用力一按。过了一会,当我要把纸分开时,却发现真打不开了。我使劲一拉,纸被我撕破了。我说:“看来这面糊的粘性还真不小。”“当然啦,这是你老妈我亲手调的呀。”妈妈自豪地说,“主要是让你见识见识面糊的粘性。”

不一会儿,爸爸拿出了上午买的春联。我兴奋地对爸爸说:“爸爸,把春联给我,让我来显一下身手吧。”于是,爸爸把买回来的春联和“福”都给了我。来到门口,我看到别人家都已经开始贴春联了。我先用刷子在春联背后涂一些面糊,然后将春联扶正,爸爸则在一旁指挥是否已经贴正了。在得到爸爸的肯定后,我把上联轻轻地一点点地小心翼翼地按在门上。然后我又将下联按同样的方法贴在另一扇门上。看着自己亲手贴到门上的.春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万事如意福临门。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那红红的春联仿佛正在夸我能够干呢。接着,我把大大的“福”字也贴好了。

半个小时后,我家开始吃年夜饭。年夜饭一共有10道菜,象征着十全十美。年夜饭桌上的菜不仅多种多样,而且还很好吃。那美味,到现在我仍念念不忘。

春节,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

节日习俗作文安溪【六】

我的家乡——安溪是一座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的小县城。走进安溪,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茶树,喝的是清香甘甜的茶叶。整座县城时时刻刻笼罩在浓浓的茶香之中。

绿油油的茶园是安溪的符号。当走进茶园,就会看到一片片低矮的茶树,一棵棵茶树组成了一幅幅凌空展翅的图画。每当春节过后,翠绿的茶树中隐藏着几朵白色的茶花,茶花开放了,发出了阵阵清香,一群群白蝴蝶被那清香给吸引了过来,停在一朵朵茶花上,吸允着甘甜的花粉。最好的茶叶就在清明节过后,那时候的茶叶是那么嫩绿,是那么柔弱,连躺在上面的`露珠儿都被染绿了!采茶姑娘们戴着草帽,背着小竹篓三五成群地走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她们越过一条又一条的山路,到了茶园,采茶姑娘各个心灵手巧,纤细的手指头上下飞快地舞动着,宛如一只只蝴蝶在轻盈地飞舞着。她们说着笑着,开心极了!采完的新鲜茶叶在茶农如同魔法师的神奇的双手下,经过一道道复杂繁琐的工序变成了畅销海内外的茶叶。

中国茶都也是安溪的符号。当你走进安溪茶都,你会仿佛置身于茶叶王国里:本山,毛蟹,黄旦……应有尽有,让你眼花缭乱。即使你不会喝茶,到了茶都,你一定也会忍俊不禁的端起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慢慢品尝。早晨,来这儿做买卖的人把整个茶都围得水泄不通,买茶叶,卖茶叶,挑茶叶……商家的叫卖声,买家的砍价声此起彼伏。许多外国贵宾也来这儿欣赏茶叶:俄语,英语,日语……各种国家的语言在这里交织成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交响乐。晚上,这儿可热闹了,霓虹灯五彩缤纷,来这儿品尝茶叶的络绎不绝,茶馆里坐满了许多外国贵宾,他们有的频频点头赞美茶香,有的喝了一杯还想再来一杯,还有的买了一大包铁观音……

“ 如诗如画安溪县,如露如泉铁观音”,欢迎你来到安溪做客,热情好客的安溪人们一定会为你捧上一杯杯清醇甘甜的铁观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