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济宁春节民风民俗作文500(山东春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济宁春节民风民俗作文500(山东春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1 06:46:24
济宁春节民风民俗作文500(山东春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济宁春节民风民俗作文500【一】

春节是那璀璨缤纷的各色烟花;春节是那温暖真挚的电话问候;春节是那所有孩子都期盼的糖果与红包;春节就是那最爽朗的笑声……济宁的春节是热闹的、喜庆的、团圆的,同时也是快乐的。

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和各种干果熬成的,就连空气伯伯也沾上了它的香味。

腊八过后,小年就跟着来了。他差不多就是春节的“彩排”,接着,就要准备年货,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各式各样。这样才能在春节显出万象更新的景象。

除夕这一天热闹极了。天还没亮,你就被鞭炮声吵醒,门外贴好了春联,好像许许多多的红衣小精灵蜂拥而至。给人一种喜庆与快乐的感觉。特别是到晚上,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与小品,让人馋得流口水的年夜饭,还有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亲朋好友都打电话,发短信一起互相祝贺。特别是一到12点,所有的烟花、鞭炮像是炸了营似的,像在对人们说:‘’春节好!新年好!“五彩缤纷的烟花像下了一场彩色的雨,又有鞭炮做附和,那响声真是一浪高过一浪,震耳欲聋,热闹非凡。

初一这一天可没除夕热闹,这一天人们去拜年来互相祝贺,获得红包,一些大的超市还没关门,那里人山人海,大多都是出来闲逛,一些游乐场所就更是张袂成阴,摩肩接踵,想要挤到一处你想去的地方,定要费一番力气,什么套圈等游戏各式各样,每一处都要有很多人。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有一高潮,既然是元宵节,元宵也就少不了,特别是到了晚上,各种各样的灯笼、花灯,美丽极了。

春节差不多在正月十六就结束了,小孩又去上学,大人们又去上班了。

济宁春节民风民俗作文500【二】

踏上那一层一层的阶梯,轻轻抚摸着石雕的栏杆,微风吹拂,可以感受到太白楼的历史与故事,它在风雨中屹立,历经战争的折磨,千年的历史,依然不倒,像是一棵古老的`大槐树,历经风尘,却依旧蓬勃的生长着。

砖红色的墙壁,柱子和一层层灰色的瓦片更体现出他的古朴风韵。

在正门的前面有一尊李白的石像,周围草木茂盛,在这些草木中,有一座小小的假山若隐若现,太白楼在古代是一个酒楼,但是现在的太白楼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李白资料专属的博物馆。

进入太白楼,四面的墙壁都有着李白的诗,毛笔字,还有一些瓷器,和字画,都在告诉我们,它们和李白息息相关的故事。

太白楼分为两层,远远看去像一个古庙,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建筑,青瓦白墙,有一点像浙江乌镇的老房子,整体来看确实有一点像皇宫的布局,虽然他没有那么豪华,但是却能让我感受到古香古色的气息。

早上的太白楼,有许多老人打太极,舞剑,锻炼身体,对于这些老人来说这是一个好地方,可以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锻炼身体,两全其美。但是我更喜欢晚上的太白楼,他有灯光的装点,古代建筑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让人们在夜晚也能看到太白楼的轮廓。

李白曾经在这个地方居住过,在这里喝酒吟诗,创作出不少佳作。晚上置身于太白楼之中,仿佛我就是李白,望着那轮明月,再眺望远方,斟上一杯酒,忽然诗兴大发,吟诗一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双人…”诗情雅兴,像潮水一样奔涌而来,

太白楼是李白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因李白而变得小有名气,它沉静肃穆,情调古雅,确实称得上是济宁独特一美景!

济宁春节民风民俗作文500【三】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是要洒雄黄酒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是要在门前挂草药,身上涂药酒的呢?

没错,的确,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要说起来这端午节,还得从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说起。

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上大夫屈原上谏楚王,提出富国之计,可楚王不仅不听,还将其流放。结果屈原悲愤交加,伤心欲绝,抱一块石头,带着自己的愤愤不平,带着他的高远志向,一起永沉泪罗江底。

屈原后,人们为纪念他,为了使他的尸首不被鱼虾吞食,人们便做了粽子,来喂鱼虾。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这天,满街都有一股粽叶的清香。要说这做粽子,先得把粽叶洗净,用粽叶把肉、糯米、豌豆包一起煮,从锅里散发出的诱人香味,不禁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盼着,想着早点煮熟。终于,冒着热气的.粽子上来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子那儿一起吃,其乐融融。夹起一块糯米,放入口中。啊!香甜可口,甜而不腻。让我忍不住想把整个粽子吞下去。虽然家附近几乎天天都有粽子卖,但今天的粽子仿佛有股节日特有的,浓浓的气息。

吃完粽子,大人们便忙着去洒雄黄酒,据说可以驱鬼辟邪,以保平安。端午这天,满街都有一股酒味,有些大人还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个大大的“王”字,象征生龙活虎、虎虎生威。

洒完雄黄酒,大人们便在两边大门上挂菖蒲等中草药,菖蒲那股刺鼻的味道可以驱赶鬼魔,使邪魔不敢靠近你家。挂完后,还要在孩子身上涂药酒,可保以年不生疮。涂药酒也可使你百病不入,一生平安。

转眼间,这年的端午就要过完了,但是,端午给我留下的痕迹是永远也抹不掉的,又开始期待来年的端午了。

济宁春节民风民俗作文500【四】

济宁有一首春节民谣是“三祭灶,四扫屋,五蒸馍馍六猪,七八,呯趴,九十过年了。”这倒也不错。

腊八到了,这天早晨,家家都要熬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等到过年时和饺子一块儿吃。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确切一下,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大人放炮,小孩子们也凑热闹,拿着自己那小的可怜的鞭炮,在“二雷子”升天之时,也扔过去瞎凑热闹,这样的现象绝对不少吧! 接着而来的就是除夕了。家家门外贴上红红的,迎接新春的到来。在快到12点时,家家都点起了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为新年增加了新气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明,从不间断,直到凌晨六点,似乎还不尽兴。

正月初一静的让人害怕,这宁静似乎是想告诉我们:没有今日的宁静,哪能显出昨日的热闹?小孩子们起来了,拾昨夜没有点燃的爆竹。这天,小孩子们是高兴了,因为他们可以去磕头,有人会说:“磕头有什么好?”但这哪能是重点呢?哪个小孩子不想要压岁钱呢?

初七来临,要送火神了。小孩子们都拿着用高粱桔、稻草等东西绑成的火把,上面还插着小鞭炮。他们聚在一起,三五成群,一路有说有笑,给这寂静的麦田增添了几分趣味。就要到头了,火把里的鞭炮霎时间全部响了起来,好生热闹。到了头,把火把仍在火堆里,燃起熊熊大火。

元宵节来临,又一个春节的高潮来到了我们的身旁。晚上,孩子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打着灯笼,东家窜了西家窜,可是要窜够八家呢!这天还要吃元宵,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之一。我哪年吃不了一碗?不过,属核桃味的我最喜欢吃。

一眨眼,春节过去了,正月十六到了,大人照常工作,小孩照常上学。我们农村虽没有城市条件好,但我们的春节也一样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