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去西藏的感受作文300字(向往西藏的作文怎么写)

去西藏的感受作文300字(向往西藏的作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3-04-14 13:02:58
去西藏的感受作文300字(向往西藏的作文怎么写)

去西藏的感受作文300字【一】

“人间处处有真情”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那是因为我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段视频。

这段视频向我们展示了十位有孝心、坚强、懂事的少年在面对家庭的负担时所做的一切——坚强的撑起了这个家,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们虽然只是尚未成年的少年,却拥有着一颗比大人还顽强的心。

最让我敬佩,感动的是十六岁的黄凤。她的爸爸因为外出打工时不小心从楼上摔了下来,这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又增加了沉重的免担,在这个家庭脆弱的时候,黄凤的妈妈离家出走了。这无疑是在给这个家庭雪雪上加霜。

黄凤的妈妈走后,这个家庭的负担就落在了年仅6岁的小黄凤身上。但是小黄凤并没有给困难压倒,而是用干、坚强的撑起了这个家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她站在小矮凳上给爸爸做饭,每晚隔两个小时起来给爸爸翻身,一直重复这样的动作十年。

长大后,她用铁板车推着爸爸从农村走到上海,到处寻医。爸爸对她说:“放弃吧!不要去了,我们回家吧!”可是黄凤不肯,她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一定要治好爸爸的腿。人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还是爸爸的天和地。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禁掉了下来。我想起生活中我对爸爸、妈妈的态度和爱的程度。简直是小河见大海。

孝,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是到了我们这一代,好像渐渐淡了许多。城市里的儿女,过惯了好的生活。常常不肯做一些家务活来帮劳累的爸爸、妈妈减轻负担。不仅要妈妈做好饭菜去“请”他来吃,吃完后,就把碗筷一丟跑出去玩了。自己生活中的小时不独立完成。扎头发、洗衣服都要妈妈来帮忙,甚至,连穿衣服、独自上学都不会。

现在的我们和黄凤姐姐相比,一个脆弱,一个顽强;一个天,一个地。

为了可贵的亲情,请不要让传统你给的文化——孝,失传在我们这一代。

去西藏的感受作文300字【二】

为了塑造良好的孝心文化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组织孩子们观看了中央综合频道播出的节目——《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孩子们观看时,被黄凤、吴林香、邵帅、龙花、徐沁烨、赵文龙、路玉婷、高雨欣、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王芹秀等11位少年荣获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感人事迹所震撼。他们因为家庭的不幸,却过早挑起了生活重担。像邵帅,为了照顾重病住院的母亲,不得不整日往返于医院与住处之间,晚间穿过一个树林时为了不害怕,还自编了一首歌《不怕不怕啦》来壮胆。还有林章羽和何秀巡姐弟,没有父母,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头疼没钱买药,他们俩便采茶叶、捡破烂上街卖,换钱买药……还有“板车女孩”的小黄凤,从6岁起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父亲和近乎双目失明的奶奶的重任。2008年5月,12岁的她带上全家仅有的27元积蓄,祖孙三人到达上海。小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边乞讨边为父亲求医……

看到这里,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落下了辛酸的眼泪,心灵受到了“孝心”的洗礼,纷纷表示,一定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关爱家人,行尽孝心。学习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却并没有放弃学业的顽强精神,珍惜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成为有用之才,报效祖国,回报父母。

我知道,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肯定有好处,一定能温暖孩子的心田,拨动孩子的心弦,照亮孩子们的心灵空间。视频中的主角,都是他们的同龄人,但是,这些同龄人行动,绝对让他们觉得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做的以其人其实都是那么平凡;陌生的是,这些孩子们所做的,又是那么不平凡,他们小小年纪所做的一切足以感天动地。

如今的孩子,真是幸福,多数都是生活在温室之中。他们尽享天伦,尽情地享受着父母带给他们的一切安逸、一切关心。对于这些关爱,可能多数的孩子都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能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的孩子对父母的关爱可能就渐渐习惯了,冷淡了,到最后可能再也感受不到父母关爱了。或许,他们不仅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甚至把父母看成是一个枷锁,感觉厌烦。这让他们的父母非常伤心,于是,可能各种不愉快甚至互相伤害的故事就上演了。本来很美好的亲情显得无比脆弱,无比疲惫,无比伤痛。

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的家长都束手无策。这不得不让人思考:这个社会怎么了,孩子们怎么了?这到底是关爱的悲哀还是关爱的罪过呢?

其实,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上。如今的家长,都愿意将孩子养在温室中,他们只知道怕孩子冻着,怕孩子饿着,怕孩子受到半点委屈,他们几乎包揽了孩子的一切事物。除了学习,他们不让孩子劳动,不让孩子参加活动,不让孩子接触自然,不让孩子了解社会,从来不给孩子任何表现的机会。你想,长此下去,孩子们能有一颗明敏的心吗,能懂得“孝心”和“感恩”的含义吗,能知道怎么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吗?

所以,真心希望看了这个视频的家长能够多思考,我们究竟该给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我们究竟如何让孩子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让他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作为教师,我们也该思考,孩子们的一些优秀的品质,仅仅依靠课堂,依靠书本,依靠做题,能获得吗?我们何不好好利用身边的这些资源,借助身边丰富的平台,让孩子们走进多姿多彩的成长天地?

去西藏的感受作文300字【三】

我不是为了世界和平,不是为了征服自然,也不是为了挑战自我,更不是因为失恋或者为了艳遇。我一直在最心底有个愿望就是在年轻时跑去西藏,感受那里的虔诚,顺便评估下自己的吃苦指数。

就在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我趟在床上,脑中勾勒着未见面驴友的模样,想象着各种突发事,各种画面交织在我的脑子里,组成一张巨大的网。我想逃,但又不自主的想,罢了,任它去吧,青春总要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江西出发,街上人都是行色匆匆,我貌似有些不协调,站在路边望着人来人往,偷着乐我要过拉萨的'慢节奏生活。过了西宁,慢慢就有了感觉,脑袋疼,后来胃难受,平时不爱护胃,它终于抗议了。我有一天半没吃东西,路上喝点葡萄糖也吐,稀饭也喝不下去,在火车上可以看到青藏公路,路上看到很多牦牛,我大惊一只“牦牛”跑的比火车都快,同伴看了看笑喷说是汽车。没错,那就是飞驰在青藏公路上的汽车。到拉萨时已是晚上7点多,直接去提前定好的家庭客栈,店主很热情,客栈位置不好找,给他打个电话就亲自出来接我们了。让我感觉人间的真情冷暖还是有的,即使她也只是出于赚钱的角度。整个拉萨市就像在天上,一抬头就是蓝天白云雪山。原谅我的浅见,第一次见到绿色的水,同行有问师傅水怎么是绿色,师傅茫然的憨笑说水本来就是绿色,他一直生活在那里,就像我在家里认为水本来就是无色,那时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很多事,都只是我们的想当然而已。

我想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只有踏出了平时的生活范围,你才会发现世界不止是一扇窗和一面堵心的墙,生活也不只是白日里没玩没了的学习和夜晚时没玩没了的电视剧。

去西藏的感受作文300字【四】

前几天,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最让我感动的是龙花。

龙花是一个苗族女孩,今年十七。父亲因受刺激还有精神病,在2011年去世。母亲又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晚期,家里失去了劳动力。挑水,给妈妈熬药,锄地,做饭……都落在了他自己一个人身上。

砍柴这种力气活,龙华也要自己完成。无论春夏秋冬,龙花独自背这一个筐子,拿着一个镰刀,去山上砍柴。那筐柴少说得有7,80斤,都要背下山。看到这,我眼角湿润了。

龙花带着母亲上医院,刚住了3天就花光了借来的4000多元,妈妈说什么也不肯再住回医院。每个月靠100多元的低保维持生计,龙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花。一有时间,她会带着弟妹一起上山采草药贴补家用。

龙花总想着像爸爸妈妈一样悉心照顾弟弟和妹妹,但总力不从心。弟弟经常跟她闹脾气。不过只要一根一块钱的冰棍儿,弟弟就会破涕而笑,两个人也会和好如初。每天晚上,小花总是伴着昏黄的灯光辅导弟弟妹妹功课,希望弟弟妹妹能考上大学,将来有出息。妈妈生病时,小花正值高中,面对需要照顾的妈妈和弟妹,一直是学习委员的小花不得不辍学。看着弟妹们努力学习,也算是圆自己一个上学梦。

她有一个秘密,一个内心深处的梦想——做一名播音主持人。小花说,当主持人可以让自己更加有自信,不用去害怕别人。其实,小花在学校当过播音乐,还主持过晚会。小花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站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做一名真正的主持人,那是她的梦想,也是她生活的力量。

2012年5.31日,龙花的妈妈永远离开了她。

龙花对家里的付出,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你我他!

去西藏的感受作文300字【五】

进藏之前,我一直是个无神论者,还深以此为豪。但进藏之后,我有些动摇了。别乱猜,我没见到任何神迹,而且因为去的时机不对,连个活佛都没见上。让我产生动摇的就是那些普通的藏民。藏民对佛教的虔诚是出名的,每一个寺庙前,你都会看到无数磕长头(五体投地那种磕法的信徒;每一座寺庙里,都有信徒奉献的数以吨计的黄金和无数的珍宝;每一座高山上,都有信徒们拉的经幡(西藏的山大多无路,想在两个山头之间拉经幡,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而且藏民名对佛的信仰是无所求的,(这不像内地,要出了什么事了,才想到寺庙烧香拜佛,然后对着泥胎们提一大堆要求。所以内地的寺庙除了如来、观音之外----这两位据说可保家宅平安,就是财神和送子观音的信徒多了。念经、拜佛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除了心灵的安慰和心理上的被庇护感,我实在看不出他们还能得到什么。

我们的教科书往往把宗教形容成麻醉人的玩艺,把信徒描绘成愚昧无知的弱者。事实上,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觉得那些整天对着泥胎一本正经跪拜的人真傻,把身心完全寄托在一种虚无缥缈的事情上更是不可想象。可现在想想,在全无外力胁迫下,要一个人对某种理想全身心的付出,而且只有奉献,毫无回报,这种理想该是如何的伟大。再说,佛教影响的不是某几个人,而是在千百年间影响了无数代人。

那么佛真的是虚无缥缈全无痕迹的吗?先不去理那些怪力乱神的神话和深奥难懂的经文,其实佛的印记已经烙印在每一个信徒的身上了。反映在人身上就是藏民的善良、质朴、平和、乐天知命,每天面对他们真诚和善的笑容,我真有种如沐春风,身心皆放松的感觉。这难道不是宗教的魅力所在吗,它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人的心灵,从而净化环境,给我们一个全无压力,怡然自乐生活。

憧憬归憧憬,可惜我只能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已,佛虽伟大,但我现在的首要目标还是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宗教这种高级玩意,还是等我满足了低等需求再追求吧。再说,我翻了翻戒律,发现目前能做到的没几条,而且,说实话,到现在为止,佛法还暂时没办法完全说服我。哈哈。最多等我累了,烦了,再去西藏沐浴佛光吧。

说说走的寺庙吧。

第一个去的事大昭寺。

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液。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文成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其实今天的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纳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以上文字皆为摘抄,下面的才是原创。

大昭寺的门面极小,要不是门口密密麻麻磕长头的信徒,还有门口树立的牌子,我根本不敢相信这就是佛国圣地大昭寺。或许千年前的寺庙都是这么质朴,不像现在那样讲究门面功夫吧。

进去后排着队顺时针慢慢转,(到拉萨无论是逛庙逛街还是转经轮都要顺时针,你要是反着来,当地人会把你当异教徒的发现庙建得很深很大,却很矮,窗子也不多,出于保护古建筑的目的,里面也没怎么装灯,里面的照明基本上就靠酥油灯和一些手电筒大小灯泡,所以显得有些阴森。一进去我就有些头晕,感觉是钻进了一个大洞里,一些小的佛殿就像在大洞上又打了小洞,里面更是阴暗,佛殿没有门,只在门口挂了些铁链串成的门帘,透着股怪异。里面供奉的佛像在我看来,除了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还有点佛的样子之外,其余的都有些怪异甚至狰狞,在昏暗摇曳的酥油灯光映衬下,显得有些可怖。

在释迦牟尼殿之外,我看到了传说中的神木,就是1400年前大昭寺初建时数在那里的7根檀木柱子,柱身已被信徒抚摸的发亮,呈深褐色,敲之发出金铁之声,我摸了一下,手感极凉、极硬、极滑,仿佛金石。我心里暗想,这几根大木头陪了佛祖1400多年,不知道有没有领悟佛法,得道升天。

随着越走越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酥油的膻甜味,我感觉更不舒服了。可庙堂极小,大家只好排队鱼贯而行,想先出去都不可能。郁闷间,看到前面一藏民旁若无人的从案几上拿了一把钞票,还数了数,若无其事的继续走,我大惊。同去的人解释说:“这里供奉不求多,每个佛像只须供奉1毛即可,如果身上没零钱,你可以放张整钱,然后可自己从案几上拿钱找零,刚才那人就是放了十块钱,然后自己给自己找零了9块9。”我大乐,没想到这里民风纯朴如斯。于是也放了十块,抓回一把毛票,拣几个看着不那么凶恶的佛像挨个派钱。

因为走在前面的藏民见佛就拜,见灯就添酥油,队伍慢的像乌龟爬,为排遣无聊,我没话找话和前面的一个藏族小姑娘搭讪,“小姑娘,你给灯里加的是什么?”小姑娘腼腆一笑,“酥油。”“为什么要加酥油?”“酥油最纯净,佛祖喜欢。”“你觉得佛祖会保佑你吗?”“会的,当然会的。”停顿了一下,又说:“我也不清楚,我是跟爸爸学的。”这时,走在姑娘前面的一个汉子回身对她小声嘀咕了几句,似乎是告诉小姑娘拜佛要虔诚,或者要她别理我这个无聊的汉人,于是小姑娘便潜心拜佛,不理我了。

终于走完了大殿,站在门口,回望大昭寺,我总感觉在辉煌壮观的鎏金铜顶之下的寺庙若有若无的有一丝让人恐怖的力量。或许这座寺庙是为了镇恶而建,以恶治恶,所以本身难免带有一些戾气。

接下来一站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兴建的,(估计这位干布先生就是中国最早的为娶老婆而盖房的房奴,不过这老先生真牛,娶个老婆就要造一座13万平米,1000间房间,高117米,13层高,还包括粮仓甚至监狱的宫殿,他难道不知道他这种做法给后世的男人多大的压力吗,哈哈。布宫建成后,几经焚毁,后在五世达赖主持下重建。“布达拉”系舟岛,是梵语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布宫分白宫和红宫,白宫横贯两翼,为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地。红宫居中,供奉佛像,松赞干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像数千尊,以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整个建筑包括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站在布宫广场仰望布宫,唯一的感受就是雄伟,别的宫殿是依山而建,布宫却是包山而建,气贯苍穹地把整座山都包裹了进去,霸气雄浑的简直不像人间的建筑。

进了布宫内部,感觉便成了奢华,用珍珠如雪金如铁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一座灵塔要耗费3700公斤(注意不是克纯金,上万颗珍珠宝石,而这样的灵塔大大小小有七八座,其余万余两白银铸成的十一面观音像,数吨重的铜镏金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世界构造的立体模型,也是佛居住,说法的讲坛,其余金册、金印、玉印、贝叶经、甘珠尔经、金银品、瓷器、珐琅、玉器、锦缎品及工艺品更是多的无法计数,整个布宫就像个巨大的藏宝库,我就像闯入大观园的刘姥姥般咂巴着嘴逛完了布宫。

只是我不明白,布达拉宫虽说最初是皇室宫殿,但到后来,已经转变成各代达赖喇嘛的东宫,一个佛教圣地,干嘛要搞得那么奢华。这不是跟佛法讲求的清静平和相悖吗。同去的一位居士告诉我,俗世中人没办法一开始就领略佛法的精妙,这些珠光宝气的东西就是用来震慑这些俗人,让他们对佛法产生敬畏之心,然后才好教化他们,指引他们入佛门。

没想到几千年前和尚们就懂得了包装学,佛靠金装,倒也不无道理。只是那些喇嘛连生活中也那么奢侈(达赖行宫里的装饰也极为奢华,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了,这一点,那位居士也没给我答案。

最后一个去的寺庙是扎西伦布寺,扎寺位于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听说前几天那里地震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那里是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也是历代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与拉萨三大寺并称为西藏四大寺。始建于1447年,由宗喀巴的弟子一世达赖喇嘛根敦朱巴主持修建,寺内有世界上最高的强巴佛镀金铜像。“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

很可惜,到了扎西伦布寺,我对寺庙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而且为登珠峰积蓄体力,我也没仔细逛,就说说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件事吧。

一是法印,法印似乎是喇嘛配合念经摆的几个手势。例如双手握拳,交叉放在胸前就叫法如轮转等。我在一间大殿的壁画上看到了几种法印的摆法,也就模仿的学起来。学的正起劲,一喇嘛走过来,告诉我,不懂别瞎摆,每种摆法都有讲究,乱摆很容易走火入魔的。我吓得赶忙离开了那个殿。

其次就是醍醐灌顶,这词儿我很早就听说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次真的领教了。在一大殿里,我看到很多人都排队到一老喇嘛面前,从他的大壶里用手接一点液体,然后喝一点,再把剩下的涂抹在头顶。我好奇,也跟着做,没想到那液体不是水,而是生酥油,喝进嘴里,油腻腻的直犯恶心,把那酥油抹在头顶更难受,头发变得粘粘的,还满头的油腥气。回去后一查字典,原来醍醐就是酥油的意思,不知道我被灌顶之后,会不会交点好运。呵呵。

还有就是辨经,辨经是喇嘛学习经文的一种方法,辨经时两个喇嘛一组,一立一坐,立者向坐者提各种佛学问题,由坐者回答,每问一个问题,提问的人都要拍一下巴掌。几百组人同时问答,场面很壮观。据说,每年西藏的几个寺庙都要联合举行大型的辨经大会,胜利者成为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地位仅次于活佛。看着热火朝天的辨经场面,突然想到我小学老师曾经说过,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估计,藏传佛法就是在这千百年来的辩论中不断的去芜存菁,逐步完善的吧。

逛的累了,我就找了个偏殿坐了会,在我旁边,是一个小喇嘛和一个藏族少年正在擦洗酥油灯,他们擦得十分仔细,每一盏灯都被他们擦得亮闪闪的才仔细的摆回去。我闲坐无聊,和他们聊天,原来那少年是小喇嘛没出家时的同学,今天是特地找老同学来玩的。闲聊了几句,那藏族少年突然问我:“你觉得做喇嘛好嘛?”“这个,”我一时无法回答,“不知道,不过至少对我来说,做喇嘛太辛苦了,你觉得呢?”“我想做喇嘛!”“为什么呢?”“因为做喇嘛自由,”少年稚气的脸上一脸向往,“除了念经的时候,其余的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躺在床上吃饭也没人管。”呵呵,这个理由新鲜,和我小时候因为不愿做功课而渴望上班一样。我问小喇嘛:“做喇嘛真那么舒服?那你怎么还要干活?”小喇嘛不好意思地说:“我还不是喇嘛,我现在只是跟着师傅学经的学徒。”“那要怎么才能成为喇嘛?”“要的。”“怎么考?”“背经,能背下两部经就可以了。”我呆掉,那么厚的经书,毫无逻辑可言,完全靠机械记硬背,也真难为他们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小学徒进寺两年多了,一直没通过考核,所以只好一直做学徒。而且即使做了喇嘛,也有一场一场的辨经会等着他们应付。这年头,当个喇嘛也要被考核,看来哪的日子都不好混呀。

说实话,在那些虔诚的藏民身上,我看到了佛大法的伟大,可佛教本身,无论是寺庙、喇嘛还是那些佛经,都让我找不到信奉的理由。或许,下次去西藏,我会找到答案的。

去西藏的感受作文300字【六】

我们西藏的第二站是南迦巴瓦大峡谷。在这里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和云雾笼罩的山脉,据说南迦巴瓦峰终年被云雾挡着真面目,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带着面纱。这里还有沙山,不可思议的是,它竟然是天然形成的,大自然的力量真强大!

中午,我们去了一户西藏当地的人家作客。主人热情地招待了我们,但他们不太会说普通话,我们是用手势沟通的。他们还特地给我们准备了西藏的特色奶茶呢。可是我有点喝不惯,好咸!我们在主人家吃了中饭,还品尝了藏香猪,味道不错,就是皮硬了一点。

下午,我们来到了下滩本宾馆。这个宾馆真是太酷了,由八个小宾馆组成,每个宾馆有20个房间,而且每个房间都能看到远处的群山呢,太漂亮了!

今天我过得很愉快,期待明天精彩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