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家乡的习俗闹元宵作文六年级(六年级家乡风俗作文介绍元宵节)

家乡的习俗闹元宵作文六年级(六年级家乡风俗作文介绍元宵节)

更新时间:2023-04-26 02:48:09
家乡的习俗闹元宵作文六年级(六年级家乡风俗作文介绍元宵节)

家乡的习俗闹元宵作文六年级【一】

正月十五这天,我和父母去清风湖看花灯。

来到清风湖,我就完全被这各式各样的灯吸引住了:有长龙灯这“龙”长有好几米,正在翘首遥望,好似在吞云吐雾。还有莲花灯,它浮在湖面上,高高的莲花台上站着美丽的何仙姑,正在如痴如醉的吹动手中长笛。往南走,能看到古代大军事家孙子,他旁边的案几上还摆着《孙子兵法》和文房四宝。整幅图描绘的惟妙惟肖,四周还镶嵌着蓝色稠布,进而更加衬托出这位古代大军事家的坦荡胸襟和雄才大略。我们继续往东走,前面是一座座大高楼似的花灯,显现出了现代文明和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境界。挨着大高楼的是一座酒坊,布绸上还画有古代人饮酒的那种酒壶。我很好奇,还靠着酒壶照了好几张相呢!最吸引我的眼球的还是花瓶灯。花瓶很大,上面勾勒着精美的线条和绝妙的图案。旁边还站着两个喜娃娃,男娃娃的前额上留着一撮长发,穿着红裤红褂。女娃娃的装束与男娃娃一样,她扎着两只俏辫子,他们舞动手臂,笑脸相迎。“看!他俩在扭秧歌呢!”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

傍晚时分,花灯全亮起来了,那景色更加迷人。清风湖畔简直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长龙灯金黄金黄的。莲花灯粉红粉红,像小姑娘的脸。小树灯也不甘示弱,急忙闪起了绿色的光芒,向人们展示着自己,。花瓶灯闪出的光是蓝色的,男娃女娃那鲜亮亮的衣裳映红了过往人的脸颊。好一个“正月十五闹花灯啊!”

正月十五闹花灯,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民间习俗,它延续了几千年至今,不仅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更让中国的传统艺术之美和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合,交相辉映,使之成为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一个亮点。

家乡的习俗闹元宵作文六年级【二】

在这个春节里,我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其中让我最受益匪浅的是学会了做“荷花灯”

今年过年我与爸妈一起回到了家乡过年,过年期间家家贴春联,挂红灯笼,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我与妈妈说今年的灯笼我们自己制作不是更有意义,妈妈也觉得主意很不错,奶奶更是赞成我的主意。

在做花灯前,我在百度上查找了很多关于花灯的形状和制作方法,因为是第一次制作,还是有点小紧张的。琢磨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灯(也因为我的家乡是以“荷花”为品牌)。首先,我拿来一张红色的纸,把它对折再对折。变成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然后将长方形的两个角粘在一起就变成了锥子型花瓣的样子,这样以此类推。我先做好了七个锥子,然后将它们挨个挨个排队排一起,结果就变成了一朵非常漂亮的荷花的形状。单独一层显得很单调,我灵机一动创造性设置了三层,这样整个荷花灯非常有层次感!40分钟过后,终于一个简单又好看的花灯就大功告成了。我上下打量后觉得少了什么,又用黄色的纸剪成了柳絮状分别放在荷花灯的上面与下面。再加上一条红绳拎着,感觉很是不错。妈妈说金湖是“中国荷花之乡”,我们又做了荷花灯,创意完美,寓意深刻!妈妈的鼓励给我更大的信心,我决定每年过年都要做一份手工作品,这样每年都有纪念意义!

做完花灯后,我们把花灯挂在了客厅的窗纱上,整个客厅立刻增添了春节的喜庆!奶奶的邻居来拜年大家都夸赞我,心里乐开了花!

这个寒假过得真有意义。我不仅学会了做花灯,而且感觉只要自己肯多动脑动手,生活会变得更多姿多彩!

家乡的习俗闹元宵作文六年级【三】

新年里,家家户户忙忙碌碌。这天中午,奶奶提议:“今天中午吃汤圆吧,自己包的吃起来更美味。”“好哇!”全家人异口同声地赞成。

汤圆,又叫元宵,是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奶奶说包汤圆时馅不能放得太多,不然煮的时候会涨破,里面的馅就会流出来,但是也不能太少,否则就没味道了,所以馅的份量一定要控制好。奶奶说完,先往盆里倒上一些糯米粉,一边倒水,一边用力搓。和好后接下来开始揉了,奶奶用力地把面团翻过来,按过去,不停地揉搓。我也不禁想试试,于是奶奶就让我去把手洗干净。看上去挺轻松的一件事,可是我揉了又揉,搓了又搓,直到我的手臂都酸疼了,奶奶说还没揉好,我只好放弃了。

奶奶揉好面,就开始包汤圆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在揉好的面团上揪下一小块,放在手心上,来回滚搓,直到变成了圆形。紧接着,我用大拇指在“小雪球”上按了一个洞,将香甜的芝麻馅放在里面,再包起来,继续滚搓,直到再变成一个圆形。第一次由于馅放得太多了,汤圆又大又鼓,好像随时都会爆炸,第二个就做得好多了。渐渐地,我掌握了汤圆的大小和馅子的分量,包得刚刚好,不大不小,奶奶也夸我能干,学得快。

煮汤圆了。锅里的水沸腾后,将汤圆一个一个地放进去,过一会用勺子搅拌一下,避免让它们粘在一起。等水烧开后,放一些凉水进去,接连两次,直到汤圆宝宝都浮出水面,就可以熄火出锅了。

我品尝着自己包得又香又甜的汤圆,就像中了大奖一样高兴。在这次包汤圆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从生疏慢慢到熟练的,只有多练习,才能把技术学到手,这就是熟能生巧。

家乡的习俗闹元宵作文六年级【四】

正月十五看花灯,喜气洋洋度元宵。今天是元宵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汤圆,向晚霞古寺出发,进行——夜观花灯。

来到晚霞古寺的大门口,映入眼帘的是“晚霞古寺”的牌坊,门前的石狮子蹲在门前,栩栩如生。走进晚霞古寺,就有“四大金刚”在屋两旁守卫着。继续前进,应接不暇的花灯扑面而来:有祝贺新人的“新人灯” ;有招财进宝的“金钱灯” ;有步步高升的“官帽灯” ;有创意非凡的“水果灯” ……数不胜数。我和爸爸妈妈以及现场的观众,都被美丽的花灯夜景所吸引住了,不禁赞叹不已:“啊!多么美丽的夜景!”我开始仔细观察每一盏花灯,水果灯中的“莲花灯”和“西红柿”最受欢迎。“莲花灯”——冰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西红柿灯”——红红火火,一家人团团圆圆,好意头。“白花灯” ,就是专为新出生的男孩而挂的灯,寓意新年有好意头,祈求小孩平安长大,吉祥如意。“新人灯”希望新人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金钱灯”形状就像一个金元宝,顾名思义是招财进宝,财源滚滚来。“官帽灯”寓意参加工作的大众能够事业进步 ;读书的学生能够学业有成,考取理想的学校。另外,还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卡通灯” :有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有跳上窜下的小猴子 ;有小巧玲珑的小鸟……可爱极了。

接下来,来到天王殿,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佛像。最后一站: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里供奉着大佛与十八罗汉。大雄宝殿门前的两串用纸来编成的鞭炮,给了晚霞古寺的一个锦上添花。我和爸爸妈妈用相机把花灯照了下来,祈求我们永远幸福﹑快乐!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晚霞古寺,心想:我今年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