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小学生作文本规格(小学生作文本格子的标准大小)

小学生作文本规格(小学生作文本格子的标准大小)

更新时间:2023-12-13 21:09:06
小学生作文本规格(小学生作文本格子的标准大小)

小学生作文本规格【一】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

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话,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这样的课堂不要怕走向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生本教育改革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东方讲究系统的、秩序的儒家文化传统,这种作为背景的文化,是不可能也不必要抹去的,它会顽强地表现出来,成为教育改革的潜在的稳定的甚至是制衡的力量。由此,我们朝着生本的方向进和体系性的较为彻底的改革,乱不到哪里去,反而会在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结出丰花硕果。”《新基础教育改革不是“哥白尼式的革命”》中也强调了这样的观点,“基础教育改革不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它不是简单的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彻底分离,而是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和与时俱进的过程”。美国素来就比较强调儿童个性,推进儿童中心教育当然也是必要的,但却可能产生较多的问题;然而,“在我们传统的文化氛围之中的生本教育改革,如同晴空之见云霓,会产生优势互补的效应”。

韩愈也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回答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书中还谈到了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即“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江苏洋思中学闻名遐迩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与生本教育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该校蔡林森校长是否读过这本书或聆听过郭教授的报告?洋思中学取得了巨大成功,生本教育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应该说,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教育实践取得了同样令人瞩目的成绩,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反思我们的教育习惯,有太多的“以师为本、目中无生”,也有太多似是而非的“看似以生为本、实则以师为本”的例证。包括学校内部的某些汇报课,包括我自己的某些教研课,当然也包括某些带头人、特级上的示范公开课,或多或少过于强调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我不由得想起我们“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研究的“核心课程资源——教材的适应性应用策略的研究”子课题,分明也是在适应教师适应学生等角度改变、替换、拓展、重构、自主开发教材,原来一切的适应就是为了学生更自主高效快乐地学习。但愿我们在实践“生本教育”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在彷徨中探索,在摸索中奋进,也在反思中不断落实和提升我们的“生本”理念。

小学生作文本规格【二】

这章讲的是达尔大尼央从英国归来,沿途去见了波尔朵斯、阿拉密斯和阿多斯,并分别送了他们一匹好马,自己也留了一匹。但是,不幸得很,当四个朋友再次见面时,四匹马都没有了。阿拉密斯卖掉了马,波尔朵斯赌博输掉了,而阿多斯不仅输掉了自己的,也把达尔大尼央的马输给了别人。这样,当四个人在酒店会面时,也不禁为他们自己的不约而同相对大笑。

除了情节上的有趣,这一章也生动的将各个人物的性格展现了出来。如波尔朵斯,他把马输给了两个英国人,但嘴上却不肯承认,说是卖掉了——不过买主少付了不少钱。

全书的特点也从这一章中表现了出来:语言诙谐、情节起伏,多用语言描写,人物性格鲜明。

语言描写是这一章乃至全书最成功的地方。人物语言代替了情节叙述,又是人物性格的最佳体现;爱慕虚荣的波尔朵斯,沉稳干练的阿多斯,痴迷于宗教的阿拉密斯,还有关心朋友的达尔大尼央,他们似乎活生生的站在我们眼前。

小学生作文本规格【三】

我没有那清纯可人的靓丽外貌,没有婀娜多资的苗条身材,也没有那留云善睐的名目,自然也不会顾盼生辉,更不会“回眸一笑百媚生”。我的笑容虽被人恭维过,但我深知那只不过是同“病”相连的`好友的善意安慰而已。然而正因为我平凡,我便少了漂亮女孩的骄傲自矜和过分的矫揉造作,却多了一份平易近人的随和与发自内心的真诚。倩女们整日生活在我辈视为樊篱的别人的包围圈里,一颦一笑都备受关注,不免活的很累/普通的我却不受任何羁绊,过着闲云野鹤的舒适生活。

我不美,但我绝不会因此而去做一张假脸,整日对镜描眉画眼,首弄姿;我不美,但我并不会因此而埋怨造物主的不公,整天自怨自艾,偾世嫉俗。古人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虽算不上“简约其外”但也愿以自己磊落的胸怀和宽容一切的笑,拥抱每一次初升的太阳。既然每一个人不可能都成为太阳,那就让我做一轮月亮吧,哪怕只是一轮残月,虽孤寂黯淡,却将自己的清辉一泻无余的奉献给世人,照亮荆棘丛生的漫漫征程,我本平凡,但不平庸。

小学生作文本规格【四】

最近,刘校长向我们荐读了《生本教育》,我们在平台上学习了好多教育教学理论及心理学等知识,不但拓展了我的视野,而且更有意义的是使我再次认识到:上课是一门艺术,除了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其中的生本教育使我受益匪浅,茅塞顿开。

作为教师,我体会到要终身学习,平时要勤读书、勤思考、勤动笔。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能从容面对。同时还要学会以“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要靠自己用心经营的,和家长真诚地沟通,懂得顾及家长的感受,有责任心、公平心,这样家长就会慢慢地信任你,对待学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严、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

我们教师,要先做人,再教书。做人要有一个好心态,一个好心情。心理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态成就一切事业。爱学生,爱同事,轻轻松松地当老师,快快乐乐地当老师,简简单单地当老师,放下包袱,抛却沉重,让微笑永远绽放在您的脸上!我们要善待学生,尊重生命。要善于引导,能理解、宽容。我觉得在一天上班的时间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快乐度过这一天就觉得是很有效的一天!

《生本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的教学思想及方法,让我感受到教育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创造。今后我们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努力构建积极、欢乐、自主的课堂。同时,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精彩!

小学生作文本规格【五】

大约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说起。那时候我们家住在现在的浣纱路,5层楼房的顶楼。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城市没有现在的高楼林立,5层楼,就已经能够看得到这个城市的全部样貌啦!记得我们家朝西的那面窗户是看得到西湖的,在我与西湖之间,是一排排江南特有的民宅。那是夏天的傍晚,下雨天。我趴在窗前看着雨水一阵阵冲刷着那些房子,忽然扭过头对妈妈说,“妈妈,我发现给小房子洗澡的不是大房子,是雨!”

那时候我多么小,还是要妈妈帮着洗澡的年纪呢。

我至今记得妈妈那时候的表情,有点惊讶,更多的是赞许。她说我这样的想象力很好啊,而且要记录下来,很珍贵。于是她就翻出了一个硬皮、黑色封面的方方的大本子对我说:“从今天开始,妈妈会把你说的每一句有意义的话记下来。虽然你现在还不怎么会写字,妈妈会帮你写第一篇,以后你可以用拼音慢慢写,好吗?”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从那天起,我的写作小本本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我也开始热爱上用文字记录和表达。

我几乎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父母工作忙,打小就是个“挂钥匙的孩子”。但是小朋友的天性都是一样的,遇到好玩的事情,都希望讲给别人听,与其他人一起分享。于是在那些一个人的日子里,用文字记录,就成了我的一种表达的方式。忽然想到的好玩的事情,比如趴在窗边看到夕阳映红了晚霞,正好缠绕在高高的塔吊上,便会搬出我的硬皮本,写上一句“夕阳红彤彤的,就像给大吊车系上了一条围巾一样”。

记忆犹新的是那次,我的妈妈生病了,我就在硬皮本上记录着:“今天妈妈生病了,我来学做妈妈。我给妈妈倒开水、削(那会儿写的还是拼音)苹果、讲故事。妈妈笑了,我也很高兴。”然后有一天,我的班主任老师来家访,翻看我的硬皮本,无意中看到这篇,就鼓励我参加全国的小学生比赛,当时投稿投的就是这篇《学做妈妈》。记得这篇小小的豆腐干文章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小学生作文比赛的鼓励奖,还被发表在当时我们小孩子眼里最最高级的《小朋友》杂志上,还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那一年是1983年,我小学一年级。

这样的硬皮本用完了一本又一本,一直到上初中。一来初中有了写的要求;二来那会儿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事、小秘密,不太愿意写在半公开的本子上了。有时候到外面去玩,没有带这个大本子但是又想写东西,就会用身边的纸和笔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回家再仔细地粘在那个本子上。甚至做了错事的书,都会因为用了几个自己比较得意的形容词、比喻句或者排比句,而被“收录”到这个大本子里。久而久之,大本子越变越厚,像八爪鱼一般伸出了越来越多的触角,就像自己的心灵,由于记录和感知便更容易被生活所触动。

至今我一直不敢用“写作”这个词来形容我对书写文字的热爱,因为在我看来“写作”是一件多么崇高和情深意重的事情。而我,仅仅是一个喜欢用文字来表达的爱好者。在用文字书写和表达这件事情上,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杨明明真是特别要感谢的。是她无比包容地看着我肆无忌惮地写着我认为合适的文字,总是赞许地面对着一个小朋友的各种“胡言乱语”和异想天开,甚至“纵容”我的一些用词不当。记得有一次我大约是想表达“徘徊”的意思,却用了另一个词“盘旋”。杨老师并没有武断地指出这个词的不恰当,而是仔细问了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看着我语无伦次指手画脚的笨拙样子,杨老师也终于理解了我的意思,而后耐心地告诉我更合适的表达是“徘徊”。

我想,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热爱生活。常常遇到有人问我,要写什么啊,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写的呀。是哦,我们都是普通人,也没有太多的机会经历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生活每天都有不同,生活里各种各样的细节都是鲜活、生动而且美好的。只要热爱生活,与生活做好朋友,做生活的有心人,真的会发现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素材。另外一点,是要勤于动笔。从看到,到想到,再到写出来,是不同的。写出来,文字表达的魅力和乐趣。然后逐渐找到适合自己思维和性格的语言表达模式。试试看,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呢!

有时候翻开以前的记录大本子,就像撩开过去的日子。那些幼稚的笔迹和话语还有语气啊,是曾经幼小心灵里的荡漾。在那些文字里可以看得到自己的成长,语言的成长、思想的成长。有了文字的记录,就有机会回味过去的边边角角,甚至连一些檐角篱边都不会遗漏。虽说那都是过去的了,没有什么价值了,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有了与故旧相逢的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