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民俗的作文800字初二(以风俗为话题的初二作文)

关于民俗的作文800字初二(以风俗为话题的初二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04 16:51:09
关于民俗的作文800字初二(以风俗为话题的初二作文)

关于民俗的作文800字初二【一】

??樊的民俗600字叙事文

襄樊是一个风景优美秀丽的古城,也是我的家乡。说起咱家乡襄樊那特有的民风民俗可还真不少呢!现在,就根据我了解到的民俗给大家讲讲吧!

襄樊人历来好客。在待客方面,只要有客人来,必定不停喊着“稀客”,忙着端茶倒水,陪客人闲谈。而当客人走时,拱手相别,嘱“慢走”、“再来”。留客吃饭,必有酒,俗有“怪酒不怪菜”之说,叫做“有酒无菜,客人不怪;有菜无酒,站起就走”,强调酒的重要。一般先酒后饭,不可先饭酒。饭酒必强劝,往往客人碗中未尽,主人又端来一碗,趁其不备,叩进客人碗中,直到吃不完有剩余,主人方才称心,这叫“叩饭”(襄樊人土音念“KANG”饭)。

而寿诞,庆祝生辰,俗称“过生”或“做生”。儿童生日吃长寿面,穿新衣,长辈赠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岁、60岁、70岁生日较为隆重,多由晚辈操持,亲友祝贺,送寿联、寿匾或其他礼物,主人置酒款待。

丧葬,旧时土葬,对棺木很讲究,我用杉、柏、楸等上等优质木材制作,内装裱,外雕镂,反复油漆。人后,洗身、穿寿衣,放进棺内,名曰“入殓”。灵柩放入灵堂“停灵”三天。然后送至墓地掩埋。然而建国后,封建迷信的活动渐渐废除,火葬渐渐兴起。

而穿天节为襄樊古代特有节令。宋代的左季裕《鸡肋编》称“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穿天节,去交南解佩之日。郡中移合汉水之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在滩中找有孔穿的`不白石,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

襄樊的风俗之丰富,远不止如此,每一个风俗都是一个优美的故事或传说。如今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处处充满了幸福、宁静、祥和。生活在这里的我,也越来越爱上了她!

关于民俗的作文800字初二【二】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关于民俗的作文800字初二【三】

“第四届闽南民俗文化表演”在同安区举行!我和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体育场——表演场地。

舞台上,六十多岁的爷爷 、奶奶 跳起了欢快的车鼓弄,唱起了动听的南音;年轻的阿姨 转起了一百多个的呼啦圈;10岁的丁丁表演了优雅的柔术……其中,我最喜欢的是10岁的.可可那精彩的独轮车表演。

如此艰难的“独轮车技”都能学会了,那可可还有什么不会的呢?瞧:她拿起了一根绳子,要干嘛呢?原来,她要骑着独轮车跳绳!她的脚十分了得,又没涂胶水,可是一直就“粘”着独轮车—— 一边甩绳,一边夹起独轮车跳。

“1、2、3、……”我不由得开始数数,10秒钟竟跳了25下,实在是厉害!

不过,精彩的还在后头,她又拿了几个小路障,就地排得紧密。

只见她“刷”地一下,前后仅用几秒钟,马上就绕过了所有的路障,就到了另一边!接下来,她拿了八个饭碗,把一个碗放到了脚上,一踢,饭碗就完完整整地顶在了头上。

可是,当她顶起第三只碗的时候, “啪”的一声,不听话的碗摔到了地上。

大家睁圆双眼,嘴巴成了个大“O”。

“啪啪啪……”有一位观众看见可可开心的表情立马变得暗淡下来,便带头鼓起掌来。

接着,掌声雷动——这是一个个观众地真心鼓励!看:可可恢复了自信,双眼噙着泪花,骑上独轮车又开始了表演。

“有志者事竟成!”剩下的五个碗都稳稳当当地顶在了可可的头上,她又赢得了一阵阵喝彩!

“闽南文化表演”真有趣!它不仅让我目睹了表演者精湛的演技,还让我知道了更多的闽南文化……

关于民俗的作文800字初二【四】

每到中秋节,我们一家三口都要到奶奶家吃月饼,然后去公园赏月。

记得一次,奶奶给我们准备了许多月饼,有豆沙馅的,有牛肉馅的,有凤梨馅的……看得我直流口水,我飞快地拿起刀和叉,左右开弓,不一会儿我的两个腮帮子鼓鼓的,像两个小气球。没过多久,一盘月饼就被“消灭”光了。

还记得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日湖公园赏月,那次的日湖公园与众不同,有儿童、有大学生、有成年人、还有老爷爷、老奶奶,都聚集在日湖公园里赏月。我抬头望去,“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月亮真是皎洁明亮,像可口的月饼,又像王母娘娘的瑶台镜,还像白玉盘。真是美丽极了!看着看着,我不禁吟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啊,中秋节既能吃月饼,又能赏月,我好喜欢!

关于民俗的作文800字初二【五】

爱,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很深奥的。许多的父母总是带着自夸意味地对旁人说道:“我是最爱我的孩子的,我什么都给他(她买最好的!”我也总会听到一些小朋友洋洋自得地说:“我爸妈很爱我,无论我做错了什么也不会骂我的!”

看着他们眉飞色舞的'模样,我只能缄默不语,细细地品味着被他们所曲解了的“爱”,顿时生出一种凄凉之感,眼前交错的是却是几幅别样的画面。

人们总是为鹰翱翔于九天的矫健雄姿所惊叹,可谁又曾想过,鹰在学习飞翔时要做出多大的牺牲?它们付出的完全是与生命的代价呀!

鹰在刚刚开始学飞的时候,鹰妈妈便将其推下山崖,任凭自己的儿女被岩石,被锋利的树枝划的遍体鳞伤。它们不能倚靠任何东西,只能在绝望中寻求生的希望——用力拍打着自己的翅膀。这样,它们便学会了飞翔。当然,也有很多的鹰却并未成功而葬身于山涧之中。

许多父母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他们却几时付诸于行动?即使是一只凤凰,在父母盲目而无限度的溺爱中也可能变为一只鸡。

曾在新闻中,看过有这样一位父亲:为了使自己的儿子增强体质,长大后可以从事体育事业,这位父亲毅然决定每天带着儿子只穿一件单薄的衣服在零下三十多度的街头奔跑。有许多的人称这样做太过愚蠢,那敢问古往今来,哪一位有所成就的人不是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罪才取得成功呢?

相比之下,大多数父母口中的“爱”就显得那么的浅薄而又能难以理解。难道“爱”就是仅仅指为子女提供好的物质生活及享受,放纵自己的儿女骄横而置之不理。从而养成一些诸如无法自立的毛病吗?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网络名词“啃老族”,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不还是因为父母的不负责,儿女肆意纵欲所造成的吗?

我为他们感到深深的悲哀!

有觉悟的父母们,请清醒过来吧!严厉,有时候也是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