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六年级徐州节日习俗作文400字(徐州节日传统文化作文400字)

六年级徐州节日习俗作文400字(徐州节日传统文化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3-02-24 06:43:55
六年级徐州节日习俗作文400字(徐州节日传统文化作文400字)

六年级徐州节日习俗作文400字【一】

和煦的春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珠山公园。 一进珠山公园,便可以见到鹤鸣台。鹤鸣台面对着音乐厅,站在那里,偶尔可以听到音乐厅传来的歌曲,令人心旷神怡。

从鹤鸣台一直向前走,便可以见到生机勃勃的.百草坛了。百草坛,顾名思义,就是一个50米左右的花坛,花坛里有着成千盈百得花草树木。走进百草坛,那五彩斑斓的花朵千姿百态,婀娜多姿。花坛上有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只只蜜蜂在采着花蜜。真像是走进了一个花的世界。在花坛中间还有一棵参天大树,它苍劲挺拔,它高达8米多,吸引了不少前来参观的游客。

从百草坛往上走,再过一条马路,就到达了天师岭。我随着一条石铺的羊肠小道走上去,在树梢间,隐约看见了一条瀑布挂在眼前,宛如一条白绸子从织布机上泄下来,蔚为壮观。而在瀑布底部,却有着不一样的景色:人们有的蹲下来,撩一把水过来洗洗脸,有的把脚伸进潭水里,让鱼儿尽情地为自己挠痒痒,还有的用手与鱼儿们嬉戏玩耍。在瀑布旁,有一排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石块,它们像一群群绵羊,向我们走来。 这时我注意到,湖边有一个下沉廊道。我走进去,简直惊呆了,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海底世界。那里鱼儿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让你眼花缭乱。它似乎有一种魔法,把你的目光吸过去,目不转眼地盯着它,欣赏着它绚丽美妙的舞姿。我迟疑了一会儿,才缓过来,不禁感叹:“啊!这里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奇妙!”

徐州最美的地方就是南湖,而珠山则是南湖中璀璨的明珠!我爱你——珠山!

六年级徐州节日习俗作文400字【二】

中原地区有“正月十六跑百病”的传说和传统习惯,形式大抵和走百灵差不多,只是叫法不同。也就是说正月十六这一天,吃过早饭,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大门挂锁,全家出动,到四处去“跑百病”。在过去,老年人爱去逛庙会,参禅拜佛,祈佑福祥;年轻人也多会去尽情享受各种愉悦身心的游艺活动。即便是那些平时不太爱游逛,喜好清静的老人,凡是能走动的,这一天也都不会呆在家里,大多都会穿得暖暖和和,拄上拐杖去田地里转转。据人们讲:经过正月十六这一游,就会使“百病”在舒心畅快的短距离旅游过程中,全部“遗”在路上,“遗”在野外,使得“百病”全消;没病没灾的会好上加好,更加健康;有病有灾的正好“遗”掉,逢凶化吉,时来运转!如此良好祝愿,你能说它不对?因此,这一天的出游,也有一个禁忌,许多地方人们都可以去,就是不能专门去串亲访友,到别人家去“游百病”,你若贸然去了,人家会认为你会将自己身上的灾病“遗”在他们家里,于他的家人不利。所以这种犯忌讳的事还是尽量不要干的好!

从更深层次分析这项民俗,我们会发现,“跑百病”其实是一种可以起到协调、吻合、衔接、舒缓火红的年节放浪与很快即将转为正常的春耕生产生活秩序的减压阀与缓冲器。它是一项调养身心、振奋精神、恢复体力、以利再战的年节良俗!对于信奉“天人感应”的中国人来说,在年节的热闹使人疲倦之余,在冬去春来春耕生产即将开始之际,来“游百病”,正是对“人身虽小,暗合天地”这一机理进行的民俗学解释。

正月十六晚上,孩子们抓住最后的机会玩灯,他们以灯打灯,把灯碰碎、烧掉,不仅不恼怒,反而是无比开心,灯笼一着,吉利来到,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六年级徐州节日习俗作文400字【三】

珠山公园背倚珠山,面对波光粼粼的云龙湖,公园内绿树成荫,树木葱茏,她犹如一颗明珠点缀在云龙湖边。

停车步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鹤鸣台,它坐落在云龙湖边,上面立着一个巨大的道教标志。相传,徐州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就在这里修道。继续向前走,便是百草坛,据说,古时候徐州疾病流行,张道陵便在这里制出消除疾病的草药,使百姓安居乐业。在这里漫步,闻着淡淡的花香,让人沉醉其中。

距离百草坛不远处便是天师岭,岭上的瀑布沿着绵羊石垒成的水道弯弯曲曲的缓缓流淌下来。看上去,还真有几分像羊群在饮水呢。虽是初春,水有些凉,但这仍然挡不住孩子们嬉水的冲动,他们脱去鞋袜,纷纷跳入水中,撩起水相互嬉戏,开心地叫着,笑着。瀑布最下方的水潭中,种植着水葫芦、美人蕉等水生植物,更添了几分野趣。

整个景区最有趣的莫过于下沉廊道了。步入其中,犹如步入了水底世界。鱼儿有的在你身边游弋,不停地朝你张张嘴,似乎有悄悄话要对你说,有的吐出一串泡泡,有的停玻璃上一动也不动,似乎在思考什么,有的朝你挥动鱼鳍,似乎在向你打招呼……

啊,珠山公园,我爱你那优美的风景和动人的传说。

六年级徐州节日习俗作文400字【四】

有一天,小明拿着两个陶瓷盘子去装西瓜,是为了招待来他家玩的小强。结果,地上有水,小明为了保持平衡不摔跤,一不小心就把陶瓷盘子摔烂了。他们两个人非常着急,把妈妈的陶瓷盘子摔烂了,应该怎么办?

小明正要把摔烂的陶瓷盘子扔到垃圾桶,站在一旁的小强说:“等一下,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两个陶瓷盘子,把它们变废为宝。”小明想了想:也可以,要不然摔坏妈妈的陶瓷盘子,妈妈也会心痛,把他们变废为宝还有用。于是他们想:把陶瓷盘子用来做什么好呢?小强突然跳起来高兴的对着小明说:“我们可以比赛在陶瓷盘子上画画,看谁画得好,怎么样?”小明想了想,兴奋的说:“好吧,我们可以把他们变为装饰品。”

于是,小强就迫不及待的去小明的书桌上拿了水彩和笔。他们想了想,不知道应该画什么。小强看了看两个陶瓷盘子的形状像鱼,就说:“我们画鱼吧!”说着,他们就拿起画笔画了起来。

画完了,他们把自己画好的鱼挂在墙上,他们互相看了看对方的作品,觉得都很不错,小明说:“这一次就算我们打了一个平手,下一次绝对要分出胜负来!”

妈妈回到了家,看到了他们画的鱼,不但没有骂他们,还表扬了他们,说:“你们这样废物利用非常环保,没有用的东西又有它的利用价值了!”

六年级徐州节日习俗作文400字【五】

正月十六送牛桩的习俗由来已久。那时,还不知道要计划生育,好多人家,第一胎、第二胎生了女孩,总想再生个男孩,就邀请人家给自己送牛桩,以求生一带把子的。很多时候,凡是送牛桩的,总能如愿以偿。所以,当时送桩子比较盛行。

送牛桩要八个男人参加,最好是不同姓,其中一定要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这八个人是白天就约好了,晚上先到邀请的人家吃晚饭,酒足饭饱后,等大部分人家都睡觉时,这八个人就去偷牛桩了。偷的物品有砖头、碗、鞋子等。被偷的人家一定要男孩多,还要在庄上有势力,有人缘。东西偷好了用红纸包好,交给其中最年轻的一个小伙子拿,这叫抱桩子。然后就一起到主人家。到了以后,年长的就开始喊好,后面的人就应和,当然全部是恭喜主人早生贵子之类的。抱桩子的小伙子就抱着偷来的物品,爬上主人睡的床上,睡一会儿,最后还要撒一泡尿在床上。再把桩子恭恭敬敬的交给主人保管。几个人再次吃饭喝酒,一直到很晚才各自回家。各人要守口如瓶,在人家未生孩子之前,决不能提送桩子、偷桩子的事,否则就不灵验了。

等到主人家生下男孩的时候,一定要到被偷物品的人家去报喜。双方小孩互认对方为干爹,干娘,结成亲戚,这就是为什么要偷有势力、有人缘人家东西的原因。小孩的名字也十分有趣,偷什么叫什么。如偷的是碗就叫碗儿,偷的鞋子就叫鞋儿,直到长大了才改用大名。等到小孩一周岁时,偷桩子的人家要回报被偷的人家,偷什么还什么,一还十或一还百。如偷人家一块砖头,就还人家一百块砖头;偷的是一双鞋,就还人家十双鞋。习俗充满着迷信色彩,但这种习俗在偏远地区还有流行。

六年级徐州节日习俗作文400字【六】

舞旗花的准备工作须提前几天进行,到坟林山坡拾扫柏颗,寻找来废锅用石臼捣碎,选街面中央刨冻土、修地臼。做这几样很辛苦费力,此外,还要准备好麦秸、锯末、旗杆、拴羊的铁索和凿好眼的废铁桶。

我小时候,来金是我们村的孩子头。旗花的事都是他领着我们做。天不黑就闹着叫大人烧汤,吃饱喝足了,拿着家伙到宽阔点的街面上集合。旗型铁桶里表层装的是豆秸,然后锯末,靠中心和底部便是柏颗和锅硝。旗杆约丈高,用铁索把上头和铁桶连结实后,先将豆秸点着了,来金迅速把旗杆下头插在地臼里,开始转动。随着火势,慢慢加快速度,一条吐着火舌的游龙便呈现在人们面前。随着四周的人们的呐喊声,转动者越发卖力,直到汗流浃背被换掉为止。当碎锅硝烧红之时,正是最精彩之处,火红球变成了白炽球,四射的金星噼啪作响,漆黑的夜晚亮如白昼。速度再快点,铁索拉平成水平状,迸发出的锅铁打到石墙上,再反射回来,围观人群生怕飞到自己身上,不由得往后撤了再撤。伙伴们不怕疲劳,轮番上阵,这一旗烧完了再装第二桶,把舞旗的都热成了光脊梁。一直把伙伴们累得不能再玩了为止。

明末崇祯年间,我村有个叫张大力的,力大无穷,他年青时就舞过这个,传说他一口气就能把一旗舞完,而且把整个旗杆举起来舞,拿在半空划大圈,这是咱常人难做到的,几百年了,人们只说他一人。

舞旗花,源于何年?大概是源于明朝洪永年间。大量的士兵转业到苏鲁豫皖,垦农安家。为增添节日喜庆气氛,把军队的火药成份改过了,装在铁桶里摇,后来便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在我们嘉祥农村,直到现在每年都有上演。这是一个充满无限乐趣而又欢快的夜晚,是孩子们的天下。

六年级徐州节日习俗作文400字【七】

是从明代兴起的南京地区独特的民俗活动,流行着“爬城头,踏太平,走百病”的.说法。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由于城墙遭破坏等原因,这一民俗几近消亡。现在,随着台城、石头城、中华门、中山门、汉中门等段城墙陆续修复和向市民开放,这一活动又得以延续。现在可看到的是,登上城墙的主要是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不少人费力地扶墙登临后,只在上面走动一下就下去了。他们中多数人住在附近,也有的住在张府园等平日虽然也会来这里转转,但今天却是冲着“爬城头”来的,有位奶奶还随口说句“正月十六爬城头腰不疼”。记者在现场看到,也有为数不多的中年人此,借爬城头来找回自己儿时的记忆。记者在中华门城堡看到,爬城头的人明显多了,络绎不绝,但也以老人小孩为多,大多数人表示,因为是多年的风俗,所以一定要来爬一爬。但是登中华门城堡是要收费的,他们对此颇有看法。据中华门城堡一名负责人表示,收费的规定已沿袭了一段时间,不会因为“正月十六爬城头”这一风俗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