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湖北孝感(孝感的风俗作文600字)

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湖北孝感(孝感的风俗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21 10:55:10
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湖北孝感(孝感的风俗作文600字)

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湖北孝感【一】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新会司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其中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湖北孝感【二】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湖北孝感【三】

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赚)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拜年、打电话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希望过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湖北孝感【四】

每到秋末冬初,一棵棵高大的枇杷树结出了一朵朵黄白相间的小花儿,一簇簇、一团团,漂亮极了。成群结队的.蝴蝶和小鸟,在枇杷树上空来回飞舞,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小花儿虽然没有牡丹的宝贵,也没有玫瑰的艳丽,但当你走近时,一阵阵清香便会扑鼻而来,使你陶醉。

冬去春来,枇杷树结出了青涩的果子,像一位位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绿叶丛中,偷偷地向外张望呢,人见人爱。这时的果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吃起来又酸又涩。四五月到了,枇杷在果农的精心培育下,拼着劲儿地长,绿叶丛中露出了一盏盏可爱的黄灯笼。它们有的两个一排,有的三个一束,有的四五个抱成一团……沉甸甸的果子,把枝条越压越弯,灿若群星,逗人喜爱。每当这时,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摘下又大又红的枇杷进行品尝。剥开皮,鲜嫩的、金黄色的果肉便呈现在我们眼前,放入口中,轻轻一咬,甜得沁人心脾,让人直流口水,回味无穷。

枇杷不仅样子可爱,味道鲜美,而且它还具有一些神奇的功效呢。听大人们说,枇杷能够清肺止咳,小孩感冒咳嗽经常吃的枇杷膏就是用它做成的呢。另外,枇杷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经常吃枇杷对人的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枇杷!

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湖北孝感【五】

炎热的夏天一转眼就过去了,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赶来了。她给果园带来丰收和喜悦,给树林和田野送去美丽的色彩??

我的家乡也不例外。瞧去,我家东边的那片树林,一阵秋风胜似魔法拂过,树叶变红了,变黄了,半黄半绿,半黄半红,淘气的秋风吹过,树林里飞起无数斑斓的蝴蝶,飞着,跳起了舞。

再向远处望去,呀!是什么?走近一看是稻田,成熟的稻子像金子一样,给人感觉像地毯,看!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的腰,这时候稻浪起伏,茫茫的与蓝天相接。听,是什么声音,呀!原来是稻子姐姐告诉农民伯伯该收割了。

走出稻田我们来到了玉米地,这里热闹的不得了,高高的玉米杆上长出了一个个大大的玉米棒,玉米棒上的颗粒更是惹人爱,像一颗颗珍珠似的,让农民伯伯美不胜收。

紧挨着玉米的是高粱,在秋天它是最引人注目的了,它们像卫士一样,举着红红的火把,威武地站在那,整整齐齐地排成几排,但一阵风吹过,它们又像喝醉了似的,摇晃的站不稳??

果园更是一边丰收的景象,有红苹果、青香蕉、黄香蕉、金橘、香甜可口。

我漫步在小河边。这时太阳落山了,夕阳的余晖斜照在水面上。河水减少了,河中的石头露了出来,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从我头上飞过,天显得更高了,更蓝了。

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湖北孝感【六】

我的老家是浙江的临海,有许多与别的地方不同的习俗:过新年、元宵节、中秋节。

快过年了,人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

除夕那夜,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家家户户就开始放烟花爆竹,一走出门,便听见了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传来。这声音把我吓了一大跳:吓得我赶紧用手捂住耳朵!这声音大得,连说话声都被淹没了,不得不让人大声地喊。之后,我看着满天迷人的烟火,每个烟花,都像朵花,大的、小的,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真叫人看的眼花缭乱,简直就像杭州西湖的“烟花节”。

在我们浙江临海春节一般都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止。大年初一那天天还未亮,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天刚蒙蒙亮,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烛焚稥,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在初一那天还有许多禁忌:不准扫地吧,不准将水倒出去,不准动刀······

还有,我们那儿过元宵节不是在正月十五,而是在十四那天过。元宵节那天你猜我们吃什么?汤圆No!No!No!不是汤圆,在我们哪儿吃的是“羹”,它是将一大堆原料搅拌成的,都是薏米浆为主,再放芥菜叶、猪肉末、豆腐干······搅合在一起,搅好了之后,就用小火慢慢煮,最后调味出锅,因为做羹的原料很多,所以通常都是一煮就是一大锅,这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呢!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各地的风俗,各有各的特色;各地的节日,各有各的过法。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节日才会变得非常有趣。你家乡的`风俗,又是怎样的呢?

以家乡的风俗为题的作文湖北孝感【七】

 我家乡的环境很不错,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但是有的地方环境不是很好。比如:烟雾、垃圾……

我们楼下就有许多垃圾和熏人的烟雾。这都是有人吃小炒时乱丢垃圾、乱排放污气的严重后果。

街上,随处可见甘蔗皮、一次性杯子、一次性饭盒、塑料袋、卫生纸纸片等一些垃圾……。

校园,到处都是纸片、泡泡糖、泡泡胶和一些同学们用的铅笔头等垃圾破坏了我们美丽的校园。

为了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丽,行动起来吧!我们这样做:学习时,尽可能的节省铅笔。少吃泡泡糖,这样既省了钱又减少了污染。要爱护花草树木,多植树,保护环境。还要节约能源。

如果竹溪每个人都积极保护环境,那么竹溪会变的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