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无锡南山寺的作文(游南山寺作文)

无锡南山寺的作文(游南山寺作文)

更新时间:2023-05-03 11:52:46
无锡南山寺的作文(游南山寺作文)

无锡南山寺的作文【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所描述的意境,就是我今天游览的寒山寺景区。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秦淮古运河畔。我们乘车来到景区门口。在景区门口的右侧,写着三个雄伟的大字:“寒山寺。”进入大门后,正前方是宏伟的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里,有许多金光闪闪、栩栩如生的罗汉。在宝殿后的长廊里,有许多雕刻着“枫桥夜泊”这首诗的石碑。参观完这些碑林后,我们登上了利普明宝塔。在宝塔的二楼,我们便可以远眺整个寒山寺景区的美景了。大家一定还记得“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吧,我还登上钟楼亲自体验敲钟的乐趣呢!

在寒山寺景区的对面,间隔着一条秦淮河。秦淮河曲折蜿蜒,像一条银光闪闪的绸带飘落在寒山寺景区和枫桥景区之间,给两个景区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河的两岸架着枫桥河江村桥。过了桥后,便是枫桥景区了。就这两座桥,把寒山寺景区和枫桥景区给连接在了一起。

以前,我是在诗中了解“枫桥夜泊”的意境的。我今天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如诗如画的胜景,使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无锡南山寺的作文【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朝诗人张继的这首千年绝唱使寒山寺中外闻名。可作为苏州人我却一直没去过,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寒山寺,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漫步在寺院里,外公告诉我,寒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原来叫做“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时有一个叫做寒山的高僧主持过此寺,因此又命名为寒山寺。这位叫做寒山的高僧还写过一首有趣的诗——《杳杳寒山道》,每句话都是aabcd式的,读起来很顺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雨,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寺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桥、一塔、一碑和一钟。

“一桥”中的桥是江村桥,桥不长,拱立在寒山寺门口的小河之上。一千多年前,张继或许就坐着小船从这座小桥下穿过。不过,我没有来得及看到枫桥。现在的河边没有了枫树,而且水一点也不清,脏兮兮的,张继再来的话肯定写不出诗了。

“一塔”里的塔叫“普明宝塔”,一共五层,可是只开放到两层,其他都被锁住了。爬上二楼放眼远眺,寒山寺历历在目。我还看见有的人拿出硬币,往对面的屋檐上抛,扔中了并且不掉下来就算运气好。

“一碑”是院内的一座大诗碑,高16米。上面刻着张继写的《枫桥夜泊》,字是清代大学者俞樾题写的。这块碑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诗碑,在吉尼斯记录上榜上有名哦。

我这里隆重推出的是“一钟”。这口钟称得上是宇宙中最大的的佛钟了。高有8米,重量是——这个数字说出来简直吓人——108吨,有3600个我重呢!钟上还刻着7万字的经文,也不知是谁刻的,有那么好的精力。钟声浑厚悠扬,非常好听,我还没进寺时就已经听到了。敲这么大的钟一定要有很大的力气才行吧。

寒山寺虽然不大,但绿树掩映、古意盎然。走在寒山寺里,总是能想起张继,想起他写的《枫桥夜泊》。如果没有这首诗,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寒山寺,一首诗居然可以让一座寺庙流传至今,的魅力可真是神奇啊。明代诗人高启的一首诗写出了我的心声——

“画桥一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

无锡南山寺的作文【三】

清晨,一声鸟鸣,唤起了我。轻轻地坐起,看向了窗外,阳光甚好。我不禁心中一阵欢喜,将走出了屋子。四处走着,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山中的古寺。

初日,红着脸,从山的一边缓缓地翻过来。红色的光芒在薄雾中洒向了大地。我不禁深深地呼吸了这新鲜的空气,不禁觉得心中十分的舒适。不禁推开了门,悄悄地走了进去,两旁的竹林在初日下,显得是那么幽静。可谓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走过了竹林,一条曲径的小道直通向一片幽静,我轻轻地走在这小路上,周围一片安静,偶尔有几声鸟叫传入我的耳中。我不禁赞叹,这真可谓是幽静。

小路的尽头是一个禅房,四周种满了鲜花,树木。各种各样的,似一个拥有奇树异花的皇家园。禅师似乎离开了,只留下一座空房隐没在花木之间。真可谓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走出了这园子,抬头向前看,一座青山,飘渺的雾萦绕在山腰,绿树将整座山打扮得充满生机,鸟儿快乐的在这里歌唱。远处的一潭绿水,不禁让人感到了心中一阵顿消杂念。真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我低着头走回家的路上,周围一片静寂,远远的地方,传来了一声醇厚的钟声......

无锡南山寺的作文【四】

人到苏州,没有不游寒山寺的;人游寒山寺,没有不默诵张继那首诗的。我亦不能免俗。

离寒山寺还有一段路程,可是我心里就一直在默默念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幽幽古韵还在脑海飘浮,车已到了目的地。寒山寺门前,人涌熙攘。我就这样静静的站在寒山寺面前,千年古刹与我第一次亲密接触,古刹沉默,我却心潮澎湃,我在心底低低呢喃:寒山寺,寒山寺,你可知道,我早就知道你,却不知道你在哪里?我们从未见过面,我早就把你的名字刻在了心里,却一直不知道你原来在这里。我是带着虔诚、崇敬的心情来的,千里迢迢,山长水远,我寻你而来,我寻你,寻觅哪千古不散的诗魂,寻觅那声震千年的钟声。

寒山寺门前正对着一座石拱桥,石面洁白似雪,伏卧枫河碧波之上,桥下有小船往来。一打听,叫江枫桥,我轻轻问自己,这,这可是张继千年以前坐船停泊的枫桥吗?石桥无言,碧波含羞,倒影着我傻傻的痴迷摸样。

“咚——咚”一声声的钟声,悠悠传来,惊醒了红尘中痴迷的我,激起我浓厚的趣……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是此钟吗?当年,一个“做天和尚撞天钟”的和尚,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漫不经心的一撞,会撞动了远在运河小舟上一名落魄书生的心弦。落魄书生心生感慨,吟了一首伤时感怀的诗句。同样,书生也没有想到,他自己的一时感触,会使远处一个平常的梵钟声震千年!我也买了票上去敲了三下大钟,不为祈福或好奇,只是想满足一下虚荣:我和唐代的一首诗也沾了一点联系了,中的钟声,在这个时刻,我也敲响了。一边敲钟,我一边想,在这人声吵杂热闹的寒山寺里,钟声轰响不休,我敲响的钟声混杂其间,是没有谁听入耳了,我想我也不会敲动了谁的心弦吧。我问自己,我为谁敲钟祈福,谁又敲动了我的心弦?

寒山钟声声声入耳,紫儿心声深深叹息。

寒山寺外,十丈红尘,一片繁华,出售各种小工艺品的店铺很多,但最惹眼是的卖字画的。我在一家字画店里徘徊许久,写字画的是一着白褂布鞋的老者,面容清瘦,一副处事不惊的摸样,来往游客,只要花20元钱,就可请他写一副龙飞凤舞的好字,我不要字,只是看他写,看了1个小时,我亦做了一个小时书童,不亦快哉,临走,我跟写字老者鞠了一躬,感谢他给我一个小时忘却红尘惊扰的灵境时光,他亦微笑,我亦飘然而去……

走上了桥枫的台阶,临风依栏,极目四望,唐朝的客船早己不见了踪影,走下枫桥已是日落西山,枫桥岸边浪花飞溅,微凉而惬意。远处彩霞翩翩,衬映一弘碧水,蜿蜒的古运河上百舸争流,千舟竞发。此情此境,令人不禁思接千载,作千年的回想,正如,寒拾殿的楹联所说“座上有寒山拾得,仍是钟声敲佛地;庭中无杂垢嚣氛,何须月影锁禅门”,其实,只有我自己明白,其实,真正的佛不是在这里,也不远在天边,而是近在心里。一亦如我们心中的爱恨嗔痴,都在我们心里。

寒山寺,我不远千里寻你而来,原来,你一直都在我心里,在我心里。

无锡南山寺的作文【五】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一问一答,清简了多少红尘琐事。若饮食男女能做到此,世间少了多少纷争。

据说寒山是隋朝王室杨氏后人,隋朝灭亡,苟延在盛唐,只因相貌缺陷而屡试不第。顶着遗老的帽子,满腹才学无人问津。后机缘巧合遁入空门,从西京流亡到江南,礼佛侍经,再无心仕途。看淡了出身,丢掉了红尘,置身于重岩,只有飞鸟经过的白云缭绕的所在,从此晨钟暮鼓,做百岁僧人。拾得,是天台山高僧森林中拾到的婴儿,因怜悯带回寺庙抚养,后与寒山结为莫逆之交,一生向佛,被后人称为和合二仙。

这些简要的介绍来自许多年前父亲的故事中,曾经居住在乡村的多少个夜晚,父亲的一个个传神的故事伴随着我成长,寒山与拾得是其中的'一个。今日进入因寒山拾得得名的姑苏寒山寺,父亲的故事情节又活泛起来,二三十年了,未曾褪色。我在想父亲居于乡野,未曾进入学堂,他如何知晓呢!我不得而知,即便我问,父亲也便是淡然一笑,似乎许多故事天生嵌入在他脑海中一样。

唐朝的某一个夜晚,诗人张继夜宿枫桥,夜半听寒山寺的钟声,寒霜漫天的秋夜,家国忧思随秋霜弥漫开来,后寒山寺因张继的诗而闻名,而后人读着这首诗,也许不到诗人的忧愁,更多的却是对姑苏城外这座寺庙的向往与臆测,到底它的钟声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羁旅的人写出这首名垂千古的诗篇。

早秋的清晨,来到寒山寺,走过寒拾殿,看和合二仙的雕塑,双手合十跪拜,心得一缕安宁,替父母祈求平安,告诉父亲我在寒拾殿重温了孩童时代你给我讲述的故事。在空旷的寺院里随意漫步,来到闻钟亭下听寺院的钟声,据说寺庙的钟声以108次为吉利数字,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24个节气,一年有72候(一年360天,5天为一候,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刚好108。敲满108次意味一年烦恼尽消,尽善尽美。浑厚的钟声,多么美好的寓意,这便是佛家宁神之境吧。

坐在亭内,看婆娑树影,听钟声,听风吹过的声音,游客渐多的时候,抽身离开,拾得宁静清晨、宁静一隅的安宁,再走入市井,过尘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