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王仙岭一游作文(游阳城县骏马岭公园作文)

王仙岭一游作文(游阳城县骏马岭公园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30 15:50:26
王仙岭一游作文(游阳城县骏马岭公园作文)

王仙岭一游作文【一】

今年五月一日,我们一家坐着小轿车去云台山旅游,一路上,只见欢快的.麦苗在风中跳着舞,红红的玫瑰花,黄黄的月季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盛开着,不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田野到处充满着初夏的芬芳,我们仿佛行进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听爸爸说,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那里山岳高峻,山间常年云雾缭绕,风景优美,有着“小九寨沟”的美称。

快到云台山的时候,山路崎岖起来。远远看去,只见山脉连绵起伏,到了山脚下,我们下车步行进山。山路两边群山起伏,郁郁葱葱的绿色林海中,点缀着一簇簇小野花,带着露水和草木的清香。随处可见的潭水五光十色,色彩缤纷,而且清澈见底。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里,我禁不住跳进了清凉的水中,溅起的水花弄湿了爸爸的衣服,他拿起空水瓶,舀满水向我泼过来,哈哈,开始泼水了,我们俩互相追赶,真的是身上湿淋淋,脸上笑开花,课文里不是有句话:“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我们怎能不高兴呢!

当我们下山时,多次回头,不忍离去。云台山,我喜欢你的山,喜欢你的水,更喜欢我们欢乐的“泼水节”。

王仙岭一游作文【二】

买过票要过检票处时,我才明白这座石窟为何要叫做“龙门石窟”,因为检票处就在“龙门”口。

进入风景区,两面连山,中间夹着一条大河,它叫伊河。听说,现在供游客走的路已经向外扩展了很多,但是看着这条河还是那么宽敞,可想而知,它真的是条“大河”。再向里走,就是我们所说的“石窟”了。一尊尊大佛浮现在我的眼前,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有一尊佛像的手式不同于其他的佛像那么庄重,放的规规矩矩的,而是像我们现在俗称的“剪刀手”。导游介绍说,这不是后来改造的,而是原建筑就是这样。还说佛祖有预知能力,在遥远的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现在最流行的手势了。呵呵,当然,这只是传言而已。还有一尊“最美观音像”,虽然只是墙壁上几十厘米的小雕像,但是她的美丽却吸引了不少游客。在我们的印象中,观音,就是一个坐着莲花宝座,手里托着插着一条柳枝的宝瓶,一只手还拿着浮尘搭的庄重女神形象,而这尊雕像,观音却站了起来,一手拎着宝瓶,一手把浮尘向胳膊外甩。她丢弃了以往庄重的神态,以突出她优美的身段,仿佛马上就要翩翩起舞起来,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不禁为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的灵思妙手啧啧称赞起来,更为祖国有这么悠久、灿烂、美丽的文化而自豪。

再往前走,一些不和谐的东西开始出现在眼前。我注意到许多小石窟内的小佛像都没有了,还有很多小佛像的脑袋也不见了。那一尊尊大佛像,虽然一动不动的端坐在险峻的山上仍显得格外庄重,但也不再像昔日刚刚筑好后那样完美了,有的耳朵没有了,有的手指没有了,还有的那脸上布满炮灰风雨,看上去显得更加沧桑。这些美丽的残缺,有的\'是源于历久风雨的侵蚀,而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当年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国时所犯下的罪行,这里的一切,在向我们倾诉着那一段屈辱的历史。想到这里,我的心情不免沉重了起来。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保护我国的瑰宝,保护我国悠久、灿烂、美丽的文化!

“龙门”一游,是我今年暑假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王仙岭一游作文【三】

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到济南趵突泉公园游玩。

初春的趵突泉公园,阳光明媚。洁白的雪仿佛给大地盖上了棉被,远远望去,公园银装素裹,沉睡在白色的`王国中,只有松柏依然挺拨、青翠。公园的正门前,有各式各样的花灯,有八仙过海灯、虾灯、迎春花灯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向右走,不多一会儿,来到了一条小溪旁,朗朗晴空,河面上水雾蒙蒙,雨珠星星点点,如同晴天下雨,此处得名为“晴雨溪”。这种自然现象,是趵突泉难得一见的晴空景观。接着,我们来到了“漱玉泉”旁,漱玉泉的泉水绿如碧,清澈的泉水从石壁上平展溢出,好像水晶帘幕一样。而且还冒着热气呢!我们好像置身于仙境之中。这个泉池的水温是整个趵突泉公园中水温最高的泉池,据说当年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是在这里构思佳词妙句,掬水梳妆的。

由于看泉心切,我们很快经过假山,来到了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趵突泉位于公园泺源堂前。趵突泉池中小泉颇多,水泡如泄珠玑,有的像大鱼吐水,有的像一串珍珠;有的簇簇,有的串串,飘飘悠悠。在阳光照耀下,池水仿佛披着金鳞的蛇在游动,又宛如一颗颗银星在闪烁。水中青藻浮动,鱼儿穿梭。朦朦胧胧,妙不可言。池岸以石砌垒,四周近水楼台,与池相映,小桥回波,亭榭探水,游人俯视,尽得水趣。泉畔还有许多名人石刻,为名泉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趵突泉的泉水清冽甘美。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时,沿途饮用北京玉泉水,当品尝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用趵突泉水,并把玉泉改为“玉泉趵突”。将趵突泉封为“天下第一泉”。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坐落于白雪楼西北角的“无忧泉”,明代诗人晏壁曾赋诗曰:“槛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万斛愁。白叟黄童争击壤,春来有事向东畴。”泉池面积672平方米,四周以巧石缀岸,西部为一较小弯月形池,是无忧泉的主要泉源,水从地下缓缓冒出,清澈见底。好似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无忧无愁,娓娓动听地讲叙人间故事。池北,廊榭与趵突名泉浑然连成一体。据传饮用无忧泉水后能万愁俱消。

初春的趵突泉公园,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此次游览,让我大开眼界,不但领略了大自然风光,而且“认识”了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加深了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使我感到祖国不愧是一个文明古国。我要努力学习,让祖国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