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远足去参观德州博物馆作文800字(游青州博物馆和九龙峪作文800字)

远足去参观德州博物馆作文800字(游青州博物馆和九龙峪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28 10:43:07
远足去参观德州博物馆作文800字(游青州博物馆和九龙峪作文800字)

远足去参观德州博物馆作文800字【一】

我们由火文化广场进入我们参观的第一景点——隧皇陵。高高的石牌坊上刻有“隧皇陵”三个大字。随队老师介绍:古时,商丘叫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厌世则升天。国有燧木,又叫火树,屈盘万倾,云雾出于其间。有鸟若鸮,鸮就是猫头鹰,用嘴去啄燧木,发出火光,圣人受到启发,于是就折下燧枝钻木取火,人们就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氏。陵前有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所题“燧人氏陵”石碑一通。石碑坐落在一只巨龟身上,听说这只巨龟叫赑屃,传说:摸摸赑屃的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赑屃的腚一辈子不生病。石碑后便是墓冢,高13.9米。一级台基81.9米见方,整个墓冢15亩(10043平方米。形状像埃及的金字塔,蔚为壮观。领队老师生动的介绍之后,学生们自由活动,首先他们争先恐后的去摸摸赑屃的头和腚,保佑身体健康,然后观赏造型别致的各种动物石雕,有的同学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些石刻的内容,(学生没有带照相机刘昊抄写的《鹗鸟啄燧》:燧明国中火树生,盘根错节横万顷。鹗鸟频频叩燧木,星星之火放光明。《钻木取火》燧人神异多聪颖,鹗鸟啄木得灵性,折下燧枝取圣火,开天辟地第一功。学生们津津有味的欣赏着,赞叹着古人的聪明机智,善于动脑。忘记了时间已是中午12点多了,肚中饥肠辘辘。

学生狼吞虎咽午餐之后,我们来到火神台亦称阏伯台、火星台,是距今4000多年的观星台的遗址。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观星台。火神台形如墓,为圆形夯土筑成,台高 35米,台基周长 270 米,台上建有阏伯庙,大殿、拜厅、钟鼓楼等俱全。台下有戏楼、大禅门等建筑。拾级而上,砖石台阶一级高过一级,为步步登高之意。台的两边有两个阁楼,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也就是所谓的“晨钟暮鼓”。

台的中间是拜殿,拜殿之后是大殿,大殿东西两侧各有一耳房,整个建筑小巧别致。殿宇飞檐走兽,金碧辉煌。学生专心的听着老师的讲解,感叹阏伯管火负责,为民造福的精神。着这重重垒土之下的文化积淀,使我们意犹未尽,兴趣盎然。由阏伯台向南是通向王亥广场的砖石小道,小道两侧草儿绽青,几棵梨树上,洁白的花儿迫不及待的张开笑脸,一簇簇、一团团。

远足去参观德州博物馆作文800字【二】

??观萧山博物馆750字

老远,就能看见一座独特的建筑——古代的印纹陶器器形,陶红色的外墙面、蓝幽幽的玻璃窗透着一股浓厚的陶瓷文化气息。再走近些,由书法家启功所写的“萧山博物馆”五个红色大字印入我们的眼帘。

博物馆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们都想到里面一饱眼福。我也迫不及待想进去。 “萧山博物馆新馆成立于2008年,文物有4千余件,国家文物1700件。包括陶瓷,书画,金属,玉石……其中陶器最多。”老师介绍说,“下面,我们要跟着解说员一起去参观陶器馆和名人馆。”

我们跟着解说员先来到陶器馆,解说员介绍萧山是中国瓷器发源地之一,有一个完整的陶瓷发展过程。萧山先民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烧造软陶,历经秦、汉,直到成就两晋南朝越窑青瓷辉煌的整个历程,整个过程表现了萧山人民的勇敢和善于创造的特点。后来解说员带我们到“烧制工艺”这个景点去看,她说:“做陶瓷要经过这几个程序:采泥、陶洗、石展、羼砂、作胚、修胚、晒干、装窑、投柴,出窑。”

大约半小时过去了,我们要去参观名人馆了。名人馆里精心展出了许多名人的蜡像: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有民族英雄葛云飞,有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还有“萧山相国”朱凤标等。这一些蜡像惟妙惟肖,跟真人一般。

接下来,我们自由参观博物馆。我先到钱币展厅去参观,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古钱币,令我眼花缭乱,有金条,有银锭,还有银元宝。后来,我们又到多媒体厅去参观,厅里主要运用了幻影成像,虚拟制陶、火焰跟踪等多媒体技术,能让人在虚拟的制陶中感到欢乐。我好奇地摸住那根圆柱,图画里面的泥巴渐渐地变细,变长,不一会儿,一个陶瓷成形了。

十一点了,该是离馆的时候了,但我仍有些留恋。今天的收获真不小,在这里我免费做一趟穿越千年的陶瓷文化之旅。

远足去参观德州博物馆作文800字【三】

今天是我第二次去自贡恐龙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三个部分:室内、龙山和球幕电影。

室内以展示恐龙骨骼为主。一部分是对恐龙身体结构的还原,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恐龙的庞大。另外部分是被围栏圈起来的,这些都是被发现后,国家为了避免发掘时候的破坏,统一保护起来。

我觉得室内最好玩的还是拓印恐龙。一张A4那么大的白纸是5元钱,铅笔免费,恐龙图案是固定在一个台子上的,凹进去,把纸蒙在上面,用铅笔把白纸涂黑,就显现出图案。我拓的是盗蛋龙。

360°球幕电影非常刺激,有从悬崖上直接冲下去的,有从高处向下穿过木板长桥的',还有恐龙张开大嘴,像似要吃了我们。妈妈看完后出来,一个劲儿地打嗝,不知道是不是吓的。

龙山上有很多种类的恐龙,风景很好。

虽然我是第二次来这个恐龙博物馆,但是我还是玩得非常开心。

远足去参观德州博物馆作文800字【四】

吃饱喝足之后,大家又出发了。这次我们是来找春天的哦~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厉害!一会儿找到了紫色的花,一会儿又找到了粉色的花,还有的在和花草树木进行亲密接触

正当我们玩得开心的时候,两艘大大的船从小河上飘过,吸引了好多宝贝的注意,大家争相看着这两艘发出响声的大船,孩子们还互相讨论着:“看,那里有船!”“我坐过船”“我也坐过”。。。O(∩_∩O哈哈~

后来我们还看到了来这里写生的混龄二班的哥哥姐姐。他们一个个手持画板和铅笔,坐在大石头上画画,那样子神气极了!托二班宝贝们那崇拜的小眼神一直就没离开过哥哥姐姐们

别着急,我们也会长大的。

远足去参观德州博物馆作文800字【五】

??观博物馆有感800字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博物馆有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余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文物古迹举世闻名。尤其是河姆渡遗址,这是我们祖先创造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的摇篮,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

漫步在博物馆广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还是江泽民爷爷亲笔题的呢!

去发掘现场会使你大开眼界,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是当地村民在1973年夏天兴修水利时发现的,先后两期共发掘2800平方米,经专家们的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的科学测定,确认河姆渡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是属于我国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之一。经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它由四个互相叠压,又有内在联系的文化层组成。第一、第二层距今5000至5500年,属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第三、四层距今约六七千年,属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每个文化层里,都有大量的文物、遗迹。

更使人惊叹的是,在河姆渡遗址的第三、四文化层中,发现了大片木构建筑遗迹,经古建筑家鉴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这种已经成熟地使用榫卯的木结构建筑,设计之科学,规模之宏大,不仅是我国所罕见,亦是人类建筑史上最早的杰作。如果说发掘现场使人大开眼界,那么文物展览厅会使你叹为观止。一跨进博物馆大门,展现在眼前就是第一展厅,这里陈列着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有鸟类、爬行类和类等,展示了昔日河姆渡是古木参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鱼跃雁飞,一派生机盎然的动物世界。

走过通道,来到第二展厅,这里展示的是“稻作经济”,形象地反映了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令人称奇的是展出的一些7000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同时展出的还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盘等全套耕作、加工工具,以及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以夹炭黑陶为主的钵、釜、盆、罐等容器,不仅充分证明了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而且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已基本形成,饮食文化已很丰富了。

转弯进入第三展厅,让我们领略了创造了许许多多奇迹的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逼真的陶塑,优美的刻画装饰与绚丽的绘画,展现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展出的众多艺术品中,以象牙雕刻件最为珍贵,作为遗址标志的“双鸟朝阳”碟形器最为醒目。徜徉在遗址公园,目睹着河姆渡人各类生活、生产场景,面对着这些河姆渡人创造的原始文明,耳边仿佛传来了河姆渡人用骨哨吹奏的悠扬的曲调,在向你倾诉着那段历史,不由得使人思绪绵绵。

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劳的双手、非凡的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原始文明。身为河姆渡人的子孙,应该知道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值得我们骄傲,也值得我们去更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刻苦学习,长大了,为祖国,为家乡创造出更伟大、更辉煌的奇迹。这样,我们才不愧为河姆渡人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