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中国文化遗产医圣祠作文600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九龙壁 作文)

中国文化遗产医圣祠作文600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九龙壁 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09 21:06:49
中国文化遗产医圣祠作文600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九龙壁 作文)

中国文化遗产医圣祠作文600字【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成为你们的导游,我叫陈子安,大家叫我陈导或小安都可以,我会尽自己全力为你们服务。

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有很多古老的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广场,这里就是皇家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当时叫奉天殿。后来,该叫皇极殿。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

太和殿高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那是皇帝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

好!这里可以拍远处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个影。

各位朋友,北京故宫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们细细游赏、拍照。但是要注意不要乱扔垃圾那些,祝你们玩得开心!

中国文化遗产医圣祠作文600字【二】

南阳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坐落在豫西南的医圣祠。

走上九级台阶,迎面看到的是一个子母阙,下面雕刻着一对朱雀,代表方位和吉祥。走进医圣祠,看见的是一个长3。5米的照壁。照壁的正面刻有已帮中医黄竹斋老先生所著的《医圣张仲景传》。两侧分别刻着著名学者任应秋给《张仲景传》写的一幅: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救人。照壁后面刻有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的续言。走过照壁就可以看到一座表情庄重,深想苦思的张仲景石像。我想可能是张仲景为了如何编写好《伤寒杂病论》而思考吧!石像的两边有两条长廊,长廊的花岗石上刻着许多医学知识,还有十大名医的塑像:他们有的和张仲景一样苦思;有的背着药筐准备上山采药;有的则是慈祥地站在那里,可能是在不厌其烦地回答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吧?总之是形态各异。

走过一道朱红色拱形的门庭,就到了医圣祠的后祠,这里长眠着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张仲景,我们轻轻地走过,怕要惊醒沉睡的他。张仲景就葬在那个俯斗形、四角用石斗雕成羊头的棺材中,这就是他的墓地。

如今医圣祠的名字,已经享誉中外了,许多外国游客都来游览医圣祠,这不都是托了张仲景的福吗?而医圣祠也正是我们南阳走向新时代的坚固桥梁。

中国文化遗产医圣祠作文600字【三】

河南南阳的“医圣祠”我曾不止一次去过,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也去过,但是问起她来,全然没有任何印象,借助这次探望父母的机会,带女儿重游了“医圣祠”。

医圣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东郊温凉河畔,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大师张仲景的祠堂。医圣祠是张仲景墓穴所在地,人们在这里供奉这位对中医药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医圣。医圣祠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位于中轴线的建筑有大门、照壁、仲景雕像、纪念碑亭、山门、冢墓、过殿和正殿。医圣祠前院东西两侧建有画廊。东廊镶嵌着记述张仲景生平事迹的史画,西廊镶嵌着自伏羲以来历代名医的一百一十七幅石刻画像。

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等书,在祖国四大医学经典中占两部。熔理、法、方、药一炉。自唐以来,仲景学说传播于世界各地,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日本、朝鲜等国人民称张仲景为医学“先师”,国内则称其为“医圣”。

后世尊奉张仲景为医中圣人,万世楷模,对仲景不追求功名利禄,以解救民众疾苦为己任的高尚医德赞誉甚隆。高度评价仲景在中国医学上的贡献和对促进中医学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认为张仲景在一千八百年前,能够破除旧的医学体系,以古代哲学思想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为指导,确立祖国医学“辩证论治”的`原则,奠定了全新的中医临床治疗学基础。堪称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

中国文化遗产医圣祠作文600字【四】

首先,秦始皇陵作为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价值无可估量。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秦始皇兵马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曾在90年代,有人提出过,“卖几件文物来盖博物馆”。当时,有人大代表针对文物工作的窘境,提出“卖它一个兵马俑如何”的动议。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表现,博物馆就是为了更加良好的保护文物而兴建的,如果,出卖了文物,来盖博物馆,那这博物馆本身就一直悲哀和耻辱。秦始皇兵马俑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怎么能单纯因为其数量众多,就起了“倒卖几个又如何”的愚蠢无知的念头。破坏了这个完整的整体,于心何忍呢?在物质社会中,也同样不能将“卖”字作为文物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是先民们智慧和创造力的见证。文物的特殊性在于其不能再生。我们固然听说过像梵高、毕加索画作等艺术奇葩在国与国之间拍卖过,但从未听说过有哪家国立博物馆的藏品沦落到拍卖场上的,至于拍卖珍藏了几个世纪的顶尖的馆藏文化则更是匪夷所思。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将整个民族的历史财富出卖。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给兵马俑定位价格,这是无价之宝。

在20xx年,“陕西旅游”上市以8000万股“卖”掉兵马俑再次引发争议。按照陕西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初设想,“兵马俑”的上市借鉴的是“黄山旅游”的模式,将门票经营权通过租赁等方式进入股份公司,进而上市融资。其中目的是开发旅游,资金重组,但要强调的是文物有没有经营权,文物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能否分离?这才是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所在。公司负责人一再强调不是“卖文物”,而是“卖门票”,以便于更好的保护文物。目前,这种“卖兵马俑”的方式,仍然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

当文物变为买卖的媒介时,是否就降低了自身的品格呢?靠着祖宗的宝藏,来融资上市是否不够尊重历史呢?似乎这都是我们有待解决的观念谜题。

中国文化遗产医圣祠作文600字【五】

我国古代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如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浙江雁荡山、普陀山、杭州西湖、广西桂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风光,也是我国古代人民为我们留下的杰作和一些自然景观。

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清明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故宫的一些代表性建筑群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前三者又被称为“三大殿”而后三者又被称为“后三宫”。这六个建筑中最值得一谈的当选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而且太和殿也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收朝贺。这也是太和殿最值得一谈的一点。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了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我想当时一定很热闹,很好玩。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通过查阅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因此,谁如果要鉴赏,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工匠们一致要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所以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注意细节和微小的事物,没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呈现在人眼前的永远是完美无瑕。

我国还有更多的好风光,如安徽黄山、九华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云南石林、山东泰山、河南开封、嵩山少林寺。虽然这些是自然景象,但是不容我们破坏。而是需要我们保护,让华夏儿女都能看到如此的美景。

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也更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允许其他国家侵略我们中国,也不允许中国儿女损坏这些美好的景象。

中国文化遗产医圣祠作文600字【六】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现在带大家去参观世界著名的遗产——乐山大佛。它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据说,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其意义是消减水患,造福民众。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家看,大佛,体态匀称,雍容大度,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气势磅礴。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家跟我来,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点,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看啊,栈道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前几年,有游客发现它所处的凌云山整体又如一尊硕大无比的卧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

游客们,现在我们顺着又窄又高的栈道往下看,呵呵,你看,下面的游人像不像小不点?好了,大家跟我来,现在我们到了大佛的脚下。我们抬头仰望,大佛简直顶天立地啊!你看,那些摆着的照片为什么游人能摸着他的鼻子、脸、耳坠?哦,大家明白吗?其实,选个好角度,就可以构造出来了!大家跟随我来,呵呵,摸着大佛的脸了,照张相吧!好了,就地解散拍张照啊!二十分钟后在这里集中。

中国文化遗产医圣祠作文600字【七】

医圣祠是坐落在豫西南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医圣”的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医圣祠建筑群具有汉代艺术风格,博大雄浑,巍峨壮观。

张仲景,名玑,东汉南阳人(公元150-219年)。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甘愿弃长沙太守而行医济世,所著不朽名著《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辩证率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被医林后学奉为“医中之圣”、“万世医宗”。

走进威仪肃穆的医圣祠大门,迎面就是赫然挺立的照壁。照壁后面的院落,优雅宁静,独具匠心,令人心旷神怡。庭院里十大名医塑像中间有一尊高大的医圣塑像,后面的六角碑亭里,是我国的题词。院内两侧的东西长廊,分别镶嵌着《张仲景组画》、《历代名医评赞》、《历代名医画像》石刻200余方。另有“百寿亭”等景观。

沿青石大道穿过宏伟的朱红色三孔拱形山门,便来到清雅肃穆的“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墓呈俯斗形,四角各有石刻羊头,代表吉祥如意,墓顶一莲花台坐,象征着张仲景高尚的品德。后院里各类塑像丰富多彩,厢房里各类文物琳琅满目。西苑里古井森森,杨柳依依,蟠龙怪石,小桥亭阁,也不失为现代的后花园。

医圣祠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以其丰厚的医学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医圣祠博物馆自重建以来,已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团体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建立了业务关系,仲景医学思想正以独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为全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