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三月三的习俗作文)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三月三的习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09 21:19:34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三月三的习俗作文)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一】

长沙的习俗可真不少,可我最爱的习俗便是三月三日喝地地菜汤了。

地菜又叫芥菜,三月三日时,长沙人便会煮地菜汤。

煮地菜汤时,人们还会加上几个鸡蛋。煮好的地菜汤美味可口、香气扑鼻而来。咬上一口鸡蛋,鸡蛋已融入了地菜的清香,非常美味,让人咬了第一口,就想咬第二口,第二口还没咽下去,就迫不及待地去咬第三口……就这样,一个香喷喷的鸡蛋一下就被吃完了。

在我们家,老的小的都爱吃地菜煮鸡蛋。这种美味又营养的汤,老少皆宜!

三月三未到,妈妈便会出门买地菜,老长沙话叫:“买地菜子。”到了三月三日,我们家就要煮一大锅地菜子水(家里人讲长沙话,叫它地菜子水)。灶上架起一只大锅,把水煮沸,再加入”地菜子”,待锅中飘出清香,就该往锅中放鸡蛋了。在煮鸡蛋这方面,讲究可多啦。要先用清水煮熟鸡蛋,煮熟后凉会儿,然后剥壳再放入飘出清香的地菜子水中煮。这一煮,差不多得半小时,把地菜子中的营养逼出来渗入蛋里。

煮地菜汤还有许多技巧需掌握。比如说什么时候开始煮蛋,因为加入鸡蛋的时机非常重要,一点都不能耽误,不然地菜与鸡蛋就不能最完美的融合了。

地菜子水煮好后端上桌,马上就会被全家人瓜分完。这么好喝的地菜子水,不被一下抢光才怪呢!

其实呢,长沙的.习俗我都喜欢,只是我对三月三日的地菜汤情有独钟,我喜爱它那清香,那美味的口感……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二】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便到了农历白马的三月三了。

对于三月三这个传统的节日,别人认为似乎是热闹的,而我却并不喜欢它,因为三月三的吃、住、玩我比较讨厌。

我讨厌三月三的吃。因为三月三这几天的中午和晚上都有两、三桌的客人,甚至更多。爸爸、妈妈以及前来帮忙的姑姑、姑父们忙得不可开交。而我呢,只好在旁边照顾几位小弟弟,小妹妹,为他们提供“服务”,实在无聊的时候,我便只能到外头去转转。等到客人吃完了,我才能吃,吃的呢,当然是客人们的残羹剩饭,苦涩的滋味一直蔓延到心间……

我讨厌三月三的住。因为这几天,姑姑、姑父以及一个哥哥、一个弟弟都住在我家。这倒还好些,可还有其他留宿的客人,那只能勉强了。可客人睡在我家,糟糕的是他们必定在楼下打扑克牌,而且喧闹声萦绕耳畔,还要打得很晚,让我想睡却又睡不着,睡不好。

三月三的玩不仅讨厌,而且给我带来的是苦恼。因为,我们这个村子不大,操场里没有多少摊位。即使有玩的,也只有蹦蹦床和旋转木马之类的,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说到蹦蹦床,那是一个不大的充气垫子。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好玩的,因为蹦蹦床不仅面积小,而且玩的人也太多了。如果你去玩,只能是你碰我,我碰你,实在没意思。旋转木马只能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或者更小的孩子,根本不适合像我这样年龄段的人玩。

摊位上还有许多玩具,最受男孩子欢迎的当然是一把把帅气的枪,而这也是让我最反感的。因为,我们班中的一些男生总把枪口指向我们女生,打了便跑,存在安全隐患,可男孩子们还在隐蔽处偷乐呢……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四】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了。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

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我和妹妹拿了四个鸡蛋、四个鸭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结果三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皮吃掉了。小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色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了。

我们回到家里,只见妈妈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热气腾腾的鱼、肉、菜摆满一桌。这时,爸爸笑盈盈地拎来了几瓶好酒,同邀来的亲戚好友开怀畅饮。一桌人高高兴兴地吃饭、喝酒,欢笑声在屋里回荡着。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五】

提到三月三大家一定会想起特别美好的游玩经历吧!如:听名人对山歌去郊游去吃好吃的……..这次的三月三更是让我恋恋不舍。

经过大家的再三考虑决定去楼顶自助烧烤。早早的就准备好了烧烤工具的我们,只需等叔叔一家人来就可以烧烤了这时饥饿的我看到了那香喷喷的鸡腿眼珠子都快飞出来了,只盼他们快快到来。果然不出我所料,叔叔他们一两分钟就赶来了,我连忙拿起那妈妈提前烤好的鸡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当然我不是只顾吃的,我拿起一个鸡翅在烧烤工具上,左滚滚右滚滚,看见它差不多熟了便吃了起来,刚咬一口才发现我什么都没有放就吃了,难怪那么难吃,因为太熟了,不能放油了,我只能加上孜然粉和酸甜酱,才困难的把它吃了下去。爸爸和叔叔在喝酒,妈妈和婶婶在聊天,我和弟弟也不会闲着,我决定和弟弟一起来一次烧烤比赛,我拼命的拿着要烤的东西在烤,而弟弟呢?就在一旁谈定的边看漫画书边烤,我觉得弟弟一定会输,我必赢我很有信心!过了半个小时,我烤的太干了。弟弟的刚刚烤好,我恨不得把它吃个精光。不用比就知道我输了。俗话说得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不应该太骄傲。

三月三。快乐的节日!你们快乐了吗?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六】

充满奇风异彩的壮族节庆,多数是以村寨或家庭为中心的。说到交际最广泛、规模跨州过县、可以把所有人都牵动起来的节庆,莫过于三月三的歌墟了。

壮族人的能歌善舞是举世闻名的,他们以歌来讲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泄情绪,自古以来就有以歌会友、赛歌选贤能、以歌传情择偶、赛歌择婿等风俗,逐渐形成了“歌墟”这种以歌为主的节日盛会。

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壮乡处处成了歌的海洋。盛装打扮的人们向“歌墟”涌去,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据说“歌墟”便是为纪念刘三姐而起的。

人们敬过刘三姐后,即争相亮七歌喉相对唱,歌声此起彼落。打擂台式的对歌是最有趣的,应对双方或单对单、或组对组,歌词往往都是脱口而出,即兴“爆肚”,以难倒对方为胜,当然大不乏戏谑诙谐之词,逗得听众哄堂大笑。

节日期间,不但有欢歌笑语,还有抢花炮,耍杂技、舞龙舞凤、演壮戏等各种文娱活动;而最终硕果累累的,却是造就了双双对对的美好姻缘。

实际上,壮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视为他(她)们的“情人节”,谁不想抓住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际机会,觅得意中人呢?这时,传情择偶的对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开。通常先是小伙子唱“游览歌”观察特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声回应,彼此有了倾慕之心,就唱爱慕歌。若姑娘觉得小伙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会悄悄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球赠给意中人。

绣球是用12块花瓣结成的一个圆球,每瓣代表一个月份,它是壮族人的传情信物。有的专访,歌墟场上还会搭起彩棚让男女青年互抛绣球,那场面既欢乐又让人感到情意绵绵,煞是动人。隆重的歌墟往往要一连狂欢几天。而近年来,壮族歌节更发展成为“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云集而来,自然,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了。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七】

今天是农历的三月初三,我姥姥家那里有会。一大早我和妈妈就去姥姥家看戏。

刚到姥姥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姥姥带我去看戏。会场那里的人真多,人山人海的。有卖炒凉粉、热干面、凉皮、米皮和炸肉合的等等很多,阵阵香味扑面而来,馋的我直流口水,不过我的兴趣可不在这里,我拉着姥姥直奔会场。

远远的我就看到有一座大台子矗立在那里。走近一看,台前有很多人都在仰着头看戏,还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我顺着响声往前看,舞台上有几个穿着花花绿绿戏服的人在唱戏,我听了一会,一点也没有听懂,怪不得都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爷爷老奶奶在看戏。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在唱得是什么,可是我还是觉得很新鲜。

今天我看的戏太好看了,以后要是有戏还要接着看。

写三月三风俗的作文【八】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