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桥的发展历史作文(桥的历史变化作文四年级)

桥的发展历史作文(桥的历史变化作文四年级)

更新时间:2023-02-12 03:39:19
桥的发展历史作文(桥的历史变化作文四年级)

桥的发展历史作文【一】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券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券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桥的发展历史作文【二】

精彩南阳,悠悠白河,至美光武大桥!我的家乡南阳历史悠久,白河母亲美丽动人,宛如玉带环绕古城,而雄伟挺拔的光武大桥就是这玉带上最灿烂夺目的明珠,靓丽独特,引人赞叹。

光武大桥是以纪念东汉光武帝刘秀而命名的。桥头的大理石石基上深刻着”光武大桥“四个大字,祥云缭绕,朱漆渲染,庄重典雅。光武大桥是我们南阳第一座斜拉桥,它东连飞机场,西接光武路,如一条巨龙飞腾,横跨东西,气势如虹。大桥全长20xx米,桥塔高37米,桥面总宽41.5米,桥体线条自然流畅,简洁明快,处处透露着时尚活力。

远望光武大桥,它似银龙出海,又似虹桥卧波。桥塔高大敦实,像四个威武的将军,沉默坚定地守护着大桥。银色的斜拉钢架牢牢地抓紧桥身,如扬帆起航的轮船,又像展翅欲飞的雄鹰,蓄势待发坚不可摧。那桥上的路灯两两相对,整齐划一,像精神饱满的迎宾一样,向来往的行人致意问好。美丽的光武大桥,以它独具特色的面貌,给南阳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白天的大桥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大桥用坚实宽厚的脊梁挑起希望,担着梦想,把人们送往各自的方向。晴空万里无云,白河碧波荡漾,大桥在阳光下明亮耀眼,于水天一色处更显恢宏,大气!

夜晚的大桥是流光溢彩的画卷,路灯像无数璀璨的明珠,映亮夜空。夜风迎面扑来清新舒适,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来到桥边,或散步,或健身,或垂钓,各有情趣,悠然自得。在这悠闲的夜晚,大桥也放下了一天的喧闹,显得安静沉稳。

桥的发展历史作文【三】

读了《桥》这篇文章,我有很大的感受。

《桥》主要讲述了:有一天,在一个村庄里,山洪向村庄狂奔而来,人们惊慌失措。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一直沉稳、果敢地指挥着,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自己和儿子却都牺牲了,他也不后悔。

这篇文章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对比。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洪水的可怕,可以看出老汉的高大形象。

作者还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老汉的沉着、镇定。面对可怕的洪水,人们是跌跌撞撞、乱哄哄、疯了似的,而老汉是威严的、冷静的,由此可见老汉是个临危不乱的人。

我还读出了这篇文章的三大特点:一是构思新颖,巧设悬念,前后照应;二是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气氛;三是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这篇文章的表现力。

文章中的老汉是心系群众、临危不乱、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人。文章《桥》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老汉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

老汉的.行为令人感动。希望大家也可以去看看,非常推荐你去看!

桥的发展历史作文【四】

在一场秋雨过后,空气非常清新,下午两点,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到禄丰县城北边参观一座历史悠久的古代石拱桥——星宿桥。它座落在星宿江上,桥因江得名。此桥又叫“西门大桥”。

星宿桥建造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后屡遭水患,清初三修三塌,雍正五年又坍塌,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在原址重建,到现在已有三百九十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来到桥头,桥向东西,横跨星宿江上。抬头仰望,眼前出现了一座雄伟、壮观、具有民族特色的桥牌坊,它是由两层楼阁的小亭子组成的,在两层楼阁之间的横梁上刻着金光闪闪十分逗眼的三个大字“星宿桥”。桥牌坊四柱三门,两旁的底坐有两个大石鼓,上面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花草树木,有被当地老百姓称作兽中吉祥物的石龙、石狮……,它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在牌楼的八个角上各挂着一个小小的鱼铜玲,当微风轻轻吹过,铜玲就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叮当声,仿佛在热情欢迎远方的游客。

这座石桥全长118.8米,宽10.56米,高10米。桥身、桥面、桥栏、桥墩全部都是由二、三百公年重的红沙石和石灰掺糯米浆砌成的。有六个船形的桥墩,七个拱形的桥洞组成。

如今这座古桥已被云南省列为禄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禄丰人民假日、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走过大桥,桥尾的石牌也不甘示弱,它虽然没有桥牌那样雄伟壮观,引人注目,可是它记载了,当时修桥的工匠和捐款建桥的人的名字,银钱的数量以及星宿桥的历史。在石碑中间有四个醒目的大字“坤维永镇”,意思是:和地相连永远安定。

走到桥下,远看大桥像一条巨龙、像巨蟒、像巨象饮水……七个圆形的桥拱倒映在水里就像七面大圆镜。星宿桥不但坚固、美观、而且高大雄伟。它体现了禄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工艺,是云南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爱家乡的星宿桥,更爱禄丰勤劳智慧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