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历史人物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寻访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的作文)

关于历史人物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寻访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12 13:12:52
关于历史人物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寻访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的作文)

关于历史人物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一】

我们是新一代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是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中长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为我们换来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的社会我们秉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红色精神。

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军队简称红军,全国红军发展最多时达到约三十万人,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的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中国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长征历时两年,纵横11个省份,攻战700多座县城,进行了300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牺牲了无数的红军战士。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时,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到半山腰,就冷得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了,到了山腰,小董看队员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许坐下去,一滚一百多丈,终于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雪山。

小董才比我大两岁,她是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因为有一个坚定的内心在支撑着,这就是长征精神。对于我们新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揣摩。当然,在新世纪中,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关于历史人物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二】

年幼时,父亲常教导我:“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那时我还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要义。此次,我有幸参加了“红色追寻”采访活动,在车流如织的蔡锷北路边一个小小弄堂里,找到了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这里曾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先生的办公地。在旧址陈列馆里,一副字迹隽永的使我倍感亲切:“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心身事莫为。”

随行采访的文史专家介绍,徐特立先生1938年9月赴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途经湘潭,在一家油盐店住宿了一晚。当时店里几位青年店员围坐在徐老面前,要他讲革命道理。徐老从国家大事谈到社会生活,深受鼓舞的青年要求徐老题词留念。次年12月,徐老便履诺为他们题写了这副对联。

此联,语重心长。上联中的“家国”,应该是指齐家治国。一个人应该先修身,尔后才有可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无益身心事莫为”,告诫我们,对身心健康没有益处的事情不要做。

今天重温徐老的金玉良言,感慨万千。作为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我们,应该常读一些利于家国的好书,这对个人修身,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理想,服务于国家的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关于历史人物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三】

暑假里,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湖南的省会城市——长沙。

长沙是个非常热闹的城市,大街小巷,一眼望去,人山人海、川流不息。长沙的天气也非常炎热,一出门就汗流浃背。

长沙是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名城,名胜古迹众多如岳麓山、橘子洲头、太平街、天心阁等等,首先我游览了灯火辉煌的五一广场和非常热闹的太平老街,接着我们又去了高高的岳麓山,还去了湖南省博物馆,最后我们去了的诗《沁园春·长沙》中提到的橘子洲头。

在我去的几个景点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橘子洲头了,橘子洲头坐落在湘江河的中央,就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在江中展开,又好像一块碧玉的翡翠在江中央熠熠生辉。平静的湘江水倒映着城市的倒影,美丽而壮阔。听爸爸说这里曾被无数英烈的鲜染红,才换来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往前走就看见了青年毛泽东雕像,雕像表现出青年毛泽东心忧天下,长沙人民为了纪念才建下这座雕像。橘子洲真美呀!远远地看见一排排橘子树,像一个个卫士一样守护着橘子洲,橘子树上面挂着一个个小巧玲珑的橘子,空气中弥漫着橘子的清香。我站在橘子洲上不禁吟诵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如果不是带领人民打破旧中国,迎来新中国,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间就要离开了,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关于历史人物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四】

原本我是打算去烈士陵园的,但因种种原因搁置到周日下午,加上老辈又向我宣传了一些迷信的东西最终我也没去成……

这次怪我败在一个“堕”字上。虽得不到家人的支持,但我还有两个支柱——书和互联网!

我先在网上搜索了解放我的家乡卫辉的那段历史,一个人进入了我的脑海……

那人名叫张加贤,是革命幸存者之一。这零八年的报道上说那十一月二十九日是卫辉解放100周年纪念日。照这推算,我的家乡已解放近六十八年了,也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浴奋战的战士,我们才得以安逸!

似乎此刻我才明白这“牢记历史”短短四个字的真谛!这也许不是说让我们痛恨侵略者和对国家什么的产生偏见,而是让我们去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后来我了解了一些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郑州二七纪念堂,我明白了为何董必武先生会给井冈山如此高的评价;我了解到了在新文化运动馆对于“红楼”那新的释义;我略懂了些许革命精神,这或许并非教科书上的那么深奥;我领悟了……

此刻我想到了那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那惊天动地的辛亥革命;那可歌可泣的戊戌变法!

我的沉默把思维推进了无底洞……良久,我睁开眼睛、思绪万千。那一刻我似乎才懂得为何国人对那军旗服事件反应如此激烈;对日本控股的某牌酸菜“置之不理”;对烈士子女实施加分政策等的原因,正是因为你们的榜样力量,使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会如此强大!此刻我想说,“你们是值得的,真的!”

这正如电视剧《康熙王朝》孝庄太后说的那样,“你们个个都是少年英雄……这辈子哪怕只管有那么一回哪怕只做那么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没白活!”

后来我仅仅是朝着那烈士陵园的方向——西北方向深鞠了三躬,就当是为了小时候那个无知的、自以为是的我道歉了。明年暑假我定会动身亲自感受一下那番无形的力量。

关于历史人物寻访红色足迹的作文【五】

还记得五四运动吗?还记得秋收起义吗?还记得万里长征吗?这些都是我们的先辈在革命岁月中不可抹灭的光辉事迹。我们的先辈们为了革命,为了保护自己至亲至爱的人,不惜抛头颅、洒热,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的感受到红色精神,组织五年级师生去烈士陵园为烈士们扫墓。我们捧着自制小白花,有说有笑地来到南阳市烈士陵园。刚一进门,我就被陵园正中间的墓碑吸引住了。只见那高耸入云的墓碑上刻着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去世的先辈:杜风瑞、彭雪枫、张星江……扫墓仪式刚一开始,陵园内的气氛就变得格外凝重,同学们都低下头,缅怀那些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们。

扫墓仪式结束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纪念馆。在馆内,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革命烈士的故事,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杜风瑞战士的故事:

1943年,杜风瑞刚满10岁,就给地主打长工,15岁,杜风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杜风瑞从航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空14师40团1大队当飞行员。1958年9月,杜风瑞所在的飞行中队,奉命奔赴福建前线,参加国土防空作战,此时,他刚刚结婚一个月。

1958年10月10日,在福建前线一次激烈空战中,他奋不顾身单独与四架敌机交战,在不到3分钟的空战中,一架敌机被他击落坠入大海。一架敌机的驾驶员被他击出了座舱。当杜凤瑞同志在连续打落、打跑三架敌机的同时,自己也被敌机偷袭负伤,不得已跳伞后,遭到敌人的射击,为祖国捐躯在空战疆场,年仅25岁。杜凤瑞同志英勇战斗的事迹,在空军中树起了一面战斗的红旗……

返校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同学们都恋恋不舍、不肯离开。最后,在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下,才不情愿的离开那南阳烈士陵园。

经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百折不挠、团结互助、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我们一定会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格去描绘未来,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