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描写都江堰南桥作文(关于都江堰南桥的游记作文)

描写都江堰南桥作文(关于都江堰南桥的游记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16 11:27:06
描写都江堰南桥作文(关于都江堰南桥的游记作文)

描写都江堰南桥作文【一】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外公外婆带我去青城山玩。

记得上次到青城山路过山门时,偶然发现山门的二楼有个黑洞洞的门洞,我突发联想,到里面去看看,探一下险该多好啊!于是我就把想法告诉了外公外婆,果然外公外婆答应了我,我们吃完午饭就去青城山山门探险了。到了那里我们刚爬上二层,外婆突然说我们回去吧,我问为什么要回去呀,我外婆说我们忘了带电筒了,我们只得回去算了。可是我觉得不能白来一趟就跟外公外婆说,总不能白来一趟呀!外婆就说那么我们到对面的大草地玩吧!于是我们在大草地完了一阵。

在大草地我们发现又有几个人准备去闯黑洞,我说,我们一起去吧!于是我们一起闯黑洞,我们到了黑洞好像从不认识变成认识。我们在第三层是已经伸不见五指了,当时在我后面的比我大一点的哥哥,走到第四层因为害怕就返回去啦,而我也很想回去,可是外婆鼓励我不要害怕,不让我回去,还说前面有一个男孩比你小,人家都不怕。我硬着头皮继续往上走,越往前走越黑,我们只能借用手机微弱的亮光照着走,我们一直爬到大山门的顶层,在顶层上我在那里还大喊一声,“我们上来了”,下去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那么害怕了。

回到了青城山的家我就跟外婆说,我以后再也不害怕了/。下次一定要让我妈妈也来闯闯这个黑洞。

描写都江堰南桥作文【二】

又是一个美好的夏天结束了。在这个暑假里,我去了成都。我最喜欢的景点是都江堰。

爸爸在去都江堰的途中对我说:“都江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充分展现了李冰父子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一直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爸爸的介绍让我对都江堰景区充满了向往。

我们走过南桥,跨过岷江,进入都江堰景区。那天天空万里无云,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但景区里游人如织。在景区里,我被一处喷泉里的景物吸引住了。导游向我们解释:这些景物都是古代人民修建都江堰的工具。摆放在喷泉外面是竹笼,它是用竹条捆起石块,垒砌成墙,抵御水流的好帮手。还有一些铁棒和三角架。在喷泉底部的铁棒,是来测量沙子深度的工具。在竹笼上方的三角架,是用来固定竹笼的。看到这个,我立刻想起李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说的,三角形最具稳定性。古代人民能在千年前就利用这个原理修建都江堰,我由衷地赞叹他们的劳动智慧。

我继续往前走,跃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茵茵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的树木苍翠欲滴。我不由自主地跑进树林,在粗壮的大树间来回奔跑,夏天的炎热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周围弥漫着香甜的新鲜空气。啊,真舒服!可惜不能带走。

我终于来到了鱼嘴,一阵水汽铺面而来。前面滔滔的江水汹涌流过,在这里激起大大的水花,哗哗作响。江面上,你会看到有些地方无缘无故地发起浪涛。我问过爸爸之后才知道,其实这是江底的石头在作怪,是它打起了一朵朵浪花,目的是为了消卸掉水的冲击力,哦,这就是它为什么叫飞沙堰了!

再回头眺望远处的宝瓶口,看着水流缓缓地流进成都,我不由自主的感叹道:“都江堰真壮观啊!”

描写都江堰南桥作文【三】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关键是如何让其为我所用,都江堰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初闻都江堰,寻思着便是个寻常水利工程罢了,远远没有美食对我的吸引力大,但既然到了,便去看看好了。

一进门,便是竖立着5A级功绩的石块,是何德何能让一个水利工程获得世界遗产称号呢?

再往里走,两旁是青铜色的人物石像。一列排开,服饰各异,其中不缺乏我们的熟人诸葛亮,更有着许多为维护都江堰耗尽心却不为人知的功臣匠人。他们,不仅是都江堰的功臣,更是几千年来保天府之国安定的功臣。

望着一尊尊铜像的陌生面孔,我有些失神,有些可以理解世界遗产的名不虚传了。他们只是众多匠人中的代表部分,而都江堰也只是历史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实这些铜像是一份淳朴的缩影,一种对文化长河传承保护的坚定与智慧。因为有着人与自然的相辅相成,因为一直以来人类并未对大自然丢下尊重与敬畏,所以水是生命之源,而不是常有洪涝之灾;所以我们才能平安幸福地生活,而不是妻离子散。

余秋雨先生曾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

未见其流,先闻其声。

声音是慢慢变大的,像是蓄力着,等待着高潮。过了人山人海的铁索桥,视线便明朗了,水是不甘被驯服的,它在狭窄的石壁间冲荡,溅起白色的浪花,可终是一滴水也未脱离石壁的怀抱,望着水流去的方向,是云雾缭绕的青山与稀稀落落的人家。闭上眼帘,觉得水便是活的,是有灵性的,浪声是沉稳有力的心跳与不甘的嘶叫,便是如此,为庄稼浇灌,将一滴滴水的灵性给了人类。站在鱼嘴旁,望着滔滔而去的江水,我的思绪往云深处去。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两千多年前,一位先哲懂得了水,懂得了自然。

两千多年后,人与自然,仍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