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乐山大佛导游词作文(乐山大佛导游解说词200字)

乐山大佛导游词作文(乐山大佛导游解说词200字)

更新时间:2023-12-10 02:19:58
乐山大佛导游词作文(乐山大佛导游解说词200字)

乐山大佛导游词作文【一】

古有人言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今有诗云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而这山便是凌云山,是乐山大佛所在之处。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四川乐山,来瞻仰这尊举世闻名的大佛。

进入景区,一拐弯便能看见苏轼所题写的大红佛字,佛教的气息扑面而来。沿着上山的阶梯,我们一路拾级而上。山道边,不仅有观音洞,兜率宫,载酒亭等各种古迹,还有龙湫虎穴等自然景观,令我目不睱接。

走过阶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寺凌云寺。从外观上看,这座凌云寺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寺内的一座祖师殿让它出了名。祖师殿内,供奉着乐山大佛的三位建造者海通法师、唐代四川官员章仇兼琼和韦皋。当年,海通法师见到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之处水势湍急,常出现船毁人亡的事故。于是,他决定在山壁上凿一尊大佛,保佑众生平安,并将凿出的石土用来填河道,以缓解水势,减少事故。大佛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正式开凿。但过不了多久,海通法师圆寂,大佛的建造被迫停止。此后,多亏章仇兼琼和韦皋的倾力相助,大佛才得以在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凿成,前前后后共经历了90年。

在凌云寺后面,还有一座巍峨的宝塔灵宝塔。它由石头砌成,共有十三层,每层都供奉了一尊佛像。这座宝塔是一座多功能塔,不仅有宗教功能,还有镇水功能,保佑这一方土地免遭洪水之灾;更还有导航功能,为南来北往的船只指引方向。千百年来,它屹立在凌云山顶,造福着三江两岸的百姓。

参观完凌云寺,我们便赶紧加入寺门前看佛的长队,等待下九曲栈道。

炎炎烈日下,我们虔诚地、耐心地等待着,终于,轮到我们下栈道了。这条九曲栈道早在唐朝就已修建在这大佛身边的峭壁上。栈道边的石壁上,雕刻着许多小形佛像,但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打,早已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出人形。走在这千年栈道上,看着身旁这尊71米高的大佛,心生感慨,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要想凿出这样一尊佛,是多么不易啊!我不禁对古人肃然起敬。

一步步走下九曲栈道,我们离大佛越来越近。千百年来,大佛身上已有些斑驳,一些小草在大佛身上冒出,随风飘摇。其实,大佛建成时,周身曾罩着一座十三层楼高的大佛阁。保护大佛免遭外界的风吹雨打。可惜,大佛阁在明末时毁于战火。得益于当初大佛阁的保护,以及历朝历代无数工匠对它的维护保养,如今,我们才有机会瞻仰这尊神圣的大佛。

听着讲解,不知不觉,我们已来到了大佛脚下。抬头仰望,大佛端坐于山间,面容庄严而又慈祥,眼睑微微下垂,仿佛在俯视众生,保佑着这片川蜀大地的'平安。

参拜完大佛,我们沿着大佛右边的栈道回到了景区门口,怀着对大佛的敬仰离开了乐山。

头大与山高,足宽踏浪涛。千年仍未老,静坐看朝朝。千百年了,乐山大佛就在这三江之畔,亲眼见证了多少沧桑田,迎来送走多少人来人往。它经历过无数风霜雨雪,却仍然屹立在这儿,至今仍在谱写着传奇。

乐山大佛导游词作文【二】

乐山大佛是一尊唐代摩岩石刻弥勒佛坐像。它位于凌云山上,坐东向西,注视着岷江上来来往往的游船。乐山大佛坐高71米!

大佛头顶有一千多个螺髻,都可以放一个大圆桌。大佛的耳朵洞都可以装下两个人,眼睛的下眼皮儿那里都可以横躺两名成年男子。站在九曲栈道上,大佛能看见的风景,我们也可以看到,大佛在这里看了一千多年,景色真得很不错!

乐山大佛的肩宽28米,可以并排坐下五、六十个人呢!大佛的手指长8米,看到它,我想到了《西游记》中无尽大的如来佛的手掌,的'确很相似哦,它们都那么大。这双手可以抓到所有的犯罪分子,普渡他们成为善良的人。

大佛得脚背宽约8米,可以围坐下一百多个人,光是一个脚趾甲盖就可以坐下七、八个人呢!我心想:要是我能拥有这么一双脚,我一定可以走遍天下。

乐山大佛气魄雄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坐佛。我喜欢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导游词作文【三】

亲爱的游客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郑涵文。今天,我们游览的`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像,游客们,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对了,它就是四川的乐山大佛。走,随我去看看吧!

乐山大佛修凿在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汇合处的凌云山的临江山崖上,与乐山城隔水相望。

游客们,在我们身旁的就是形象生动、气魄宏伟的乐山大佛。瞧,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4米,耳长6米,可藏进几个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只脚背上竟可站100多人!游客们,还要一点你们可能不知道,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所以它被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现在让我给大家讲讲乐山大佛的历史吧。它从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一锤地凿,一刀一刀地刻,从公元713年至公元803年,整整化了90年的时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了1000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完好无损,安详端坐。

1956年,乐山大佛被四川省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而今,它已和我国其他28处景观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好了,介绍完了乐山大佛,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凌云山峰,看看这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吧!请不要在佛像上刻字哦。

乐山大佛导游词作文【四】

??山大佛导游词四年级作文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大家的导游,我叫王乾颖,大家也可以称我为王导。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乐山大佛风景区,乐山大佛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它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花了大约九十年时间。现在我重点介绍凌云寺和大佛的创始人海通禅师自剜双目启建的故事。

我现在为大家介绍凌云寺。凌云寺据有浓郁的文化,凌云寺寺宇轩昂,苍楠翠柏、修竹茂密、花木扶疏,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士墨迹、碑刻众多。有历史悠久的珍贵佛教文物700多件,有唐代至今的摩崖诗文、石刻、佛龛、碑刻350余通,古今楹联150余副。头每年接待游客众多,信众百万余人,香火十分旺盛。

接下来我再介绍海通禅师自剜双木启建的故事:一日,嘉州郡守听说海通手里有一大笔钱款,就带了一大批随从前来讨要。海通面对威胁,毫不畏惧,断然拒绝了,他斩钉截铁地说:“自目可剜,佛帐难得!”海通的高傲和轻蔑激怒了贪财如命的'郡守,郡守恼羞成怒的说:“那你就剜出来看看。”这时海通就剜出了自己的眼珠,放入到一个铜盘,拿到郡守面前。郡守顿时大惊失色,吓的魂不附体,仓惶逃下山去。

现在我们游览完了乐山大佛,各位游客就要回到酒店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一个愉快的心情!我相信,我们还会有缘相见的!

乐山大佛导游词作文【五】

??于乐山大佛的导游词的作文

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当你们的导游,我叫钟俊豪,大家可以叫我俊豪导游。这次我们去看世界遗产——乐山大佛。我们先不说了,赶快出发吧!

游客们,这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乐山大佛”,请看对面乐山的巨型大佛,一个大大的身体,一个又大又壮的头,长长的耳朵,像大象的'耳朵,尖尖的鼻子和小小的嘴巴。眉毛中间有一颗豆子般大小的红点。一座乐山上有好几尊不同的大佛,每一尊大佛的样子都不一样。大佛通高71米,肩膀宽24米,头直径10米,耳朵就有7米了,颈高3米,手指长8.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头上有1021个发根。你看!乐山大佛真是名不虚传啊!

废话不说了,接下来让游客们仔细游赏乐山大佛,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请不要扔垃圾,做一些对景区不好的事情。

教师点评:第二自然段很自然地过渡到参观“乐山大佛”,很好。导游词中可以抓住一些数字来写,但应抓住最主要的来写,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