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游眉山三苏祠作文(描写眉山三苏祠优秀作文)

游眉山三苏祠作文(描写眉山三苏祠优秀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15 06:52:04
游眉山三苏祠作文(描写眉山三苏祠优秀作文)

游眉山三苏祠作文【一】

暑假的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了“仙山佛国”——峨眉山。

峨眉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有一百五十四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峨眉山大约有二十六座寺庙,风景秀美,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曾在1996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到了峨眉山,我才知道,峨眉山并不是单单一座山,而是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组成的。

峨眉山可真是”层峦叠嶂,山势雄伟;峰回路转,云断桥连。“难怪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誉。

早在战国时期,峨眉山闻名于世,可是,它为什么叫峨眉山呢?

原来,峨眉山山脚下有一条渡河,古称”涐水“所以山就叫”涐湄“,可山上没有水,于是,涐湄山就变成了峨眉山。

啊峨眉山,你让我流连忘返。

游眉山三苏祠作文【二】

听说峨眉山风景优美,这次去峨眉山果然名不虚传。

8月3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峨眉山。我们来到峨眉山的山脚,参观伏虎寺和报国寺。伏虎寺的屋顶是个三尖角。走进伏虎寺,里面立着十八尊罗汉像,中间是释迦牟尼,又高又大,雄伟而威风。

来到半山腰,我们去了清音阁,是一个小亭子,坐在亭里,凉爽又惬意。亭下是条小溪,更增添了清音阁的幽静。我们又来到一线天。左右两边都是高大的山,瀑布顺着刀劈一样的绝壁流下来,仿佛青龙吐涎,激起一朵朵水花飞溅在山涧。溪水清澈见底,溪底是五色斑斓的鹅卵石,银色的水泡似一串串珍珠抛在水面上,泛起微微涟漪。我们一边看,一边照相,不知不觉中,走到了猴区。我看见很多人围在一起,就跑去看热闹。原来他们在看一只黄色毛的小猴。在观众的笑声中,铁链上站着的这只黄毛小猴,“腾!”来了个大倒立;“唰!”又一个倒挂金钟;“呼!”又来了个大回转:“嗖!”窜上猴山上去了。

随后,我们坐缆车上了山顶——金顶。金顶上有一个塔,塔的四个方向都有一头大象的雕塑,而下面是一层层的灯,听说晚上点一盏灯,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哩!峨眉山最好看的应该属日出了。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床,来到金顶。我仰望深蓝色的天空,稀落的残星疲倦地眨着眼睛。周围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我凝视着东方,东方渐渐有些发白了。过了一会儿,星星全都不见了。渐渐地,东方有些微红,并越来越浓,不断地向上扩展着。终于。太阳公公露出半个火红的笑脸,染红了天边。我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

升高了,更高了,火红火红的太阳悬在空中,放出耀眼的光芒。周围的一切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啊!太阳升起来了,它把温暖洒向大地,把光明带给人间。

峨眉山风景优美,景色宜人。真是美不胜收!

游眉山三苏祠作文【三】

暑假我去了峨眉山玩,我们开车来到山脚,买好票后,便开始上山了,可以坐缆车上去,但我们选择了爬山。这里的台阶很陡,我杵着一根木棍爬呀爬,累了就靠边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在路边吃一桶方便面,这里的东西都要贵很多,方便面10元一桶。我们互相鼓励着,爬了2个多小时,终于到了金顶,累得我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

金顶中间有一个又高又大的雕像,它是十方普贤菩萨圣像,它全身都是金黄色的,像是用金子做的一样,金碧辉煌的,在阳光下光芒耀眼,周围全部是石刻的大象。这里烟雾萦绕,天空中的云像水一样流动,时而快,时而慢,我像到了天庭一样。有的人为了实现愿望就花钱去点灯,我们拍了一些照片,最后坐缆车下山了,真美呀!

游眉山三苏祠作文【四】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参加北域老师主讲的'“行走的课堂”。

我们一大早就出发去眉山了,不久来到了三苏祠。我们到的时候,老师已经开始讲苏东坡的祖先的故事了,原来苏东坡的祖先在陕西,后来经过了唐朝末期的战争来到了这里。

我们一路听,一路看。

到了洗砚池,一个五边形的水池,苏东坡当年洗毛笔和砚台的地方。洗砚池前方有一堵墙,上面刻着一些诗词。墙头有瓦,立着一只石狮子。墙上“洗砚池”三个字旁边,画着两条跳出水面的鱼和一些水花。池子有围栏,池水面上有很多落叶,小虫在落叶上嬉戏,水底有绿色的水草和沙石。我们听着老师讲课,旁边还有哥哥姐姐在画和记。

我们还去了瑞莲池。瑞莲池是一个很大的水池,夏天的时候会有荷花从荷叶间钻出来。 此时,池中没有荷叶,只有水草和一条旧木船。

我们最后去了苏氏祠堂,正殿里有苏洵、苏轼、苏辙的塑像。殿外院子中还有一口井,这口井是一口古井,因为井口有一两道井绳磨出的沟槽。那时,有的哥哥姐姐在画这口井,大家也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这口井的故事。

三苏祠之旅,有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我今天玩得很开心!

游眉山三苏祠作文【五】

前不久,儿子和老婆都读了苏轼的传记,这一次从峨眉归来,我觉得是应该一起去访访三苏祠了。穿过一段又一段悠长悠长的林阴小街,透过浓密的行道树叶,远远地就能瞥见一角角朱檐灰瓦;街面上,铁青的石板早已被行人匆匆的脚步磨得幽光微现。

顺着那道翠竹掩映下的红墙信步而前,不知不觉地来到一道褐色的大宅门下。土漆斑驳的大宅门啊,她默默无言地伫立在古榕叶下,俨然一位日夜守候游子的苍苍慈母。跨进大门的那一刻,我顿时觉得思绪联翩,多到无穷,一会儿又延伸错杂,无法梳理,只得让它交错重叠,直到纷乱如麻。

我为什么就来了?我到底需要些什么?我又能够得到些什么?而这处古老的院落,她又能够给我们些什么?

漫步于翠竹幽径从林画亭之间,眼前晃动的却是一页又一页微微泛黄的篇章,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一幅幅朦胧的画面:那是严父慈母前乖巧的懵懂少年,还是堂上才高气正的翩翩学士,是神游赤壁的旷达东坡,还是伫立崖边的怅然老叟?你的月,是温婉如玉的爱妻,还是情同手足的兄弟?明月映照下,是令人悲痛欲绝的茫茫松林,还是让人无限神往的虚无?

你们从幽僻的蜀地蹒跚而来,是怎样,一下子就辉映了整个神州?你们在漫漫历史的那头,如同幽暗的天际的那头,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千百年不落的明月。从此,历尽艰辛的游子常会从中找到一丝温馨的曙光,起起落落的宦者总能从中看到了一份不灭的希望。

于是,尽管再结实的木墙瓦屋也难敌千年的风雨,而千年的三苏祠却安然屹立。物换星移,即使岁月的狂风吹皱了脸颊,吹弯了脊背,吹得生灵涂炭,吹散了木架泥瓦,却吹不暗那一轮悬挂天际的月。

众人相拥的三苏祠不老,愁煞了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