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环县风俗作文500字(家乡的风俗作文写环县的)

环县风俗作文500字(家乡的风俗作文写环县的)

更新时间:2023-06-19 01:40:45
环县风俗作文500字(家乡的风俗作文写环县的)

环县风俗作文500字【一】

艾饺是我们绍兴当地清明节前后家中常吃的美食,清明食艾饺,能驱邪排毒,越谚有“清明吃艾饺,不怕阵雨浇”之说。

清明未到,我和妈妈也在家里做了一些鲜美的艾饺。我们在田间地头采来一些艾叶,挑去老叶、艾梗,清洗干净。接着是煮艾叶,待锅中的水沸腾后,倒入这鲜嫩碧绿的艾叶,煮艾叶时不能盖锅,还要拿筷子不停地搅拌,防止它颜色发黄。煮到艾叶软嫩,汤水碧绿,就关火,等到水有些凉了,就来和粉。先准备一个盆子,将米粉和少量的糯米粉一起倒在盆子里,再舀上煮好的艾叶和汤水,周围顿时清香四溢,一边用手使劲和着面粉,一边根据面团的湿软程度添加汤水或面粉。

妈妈双手不停地和着面粉,最后揉成了一个均匀的绿色团子,软乎乎如气球,绿莹莹如翠玉,还散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开始包艾饺了,我洗净手从面团上扯下一个小团子来,,把它揉成一个小圆团,再用手一压,变成了一块小圆饼,然后双手拇指和食指轻捏四周,小圆饼成了一个碗状大小的圆片,中间厚四周薄。接着把馅料裹进去,我加的是炒熟的芝麻糖粉和葡萄干,当然根据个人的喜好,也可以加其他的馅料,如咸菜竹笋等,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四边开口捏紧,这样一只艾饺就包好了。

我和妈妈忙碌了两小时,包了四十多只艾饺,看着这一只只千姿百态的艾饺:有的像枝头未成熟的柿子,有的如海面跃动的'海豚,有的似林间觅食的小兔,心里美滋滋的。妈妈把这些可爱的的艾饺被放进了锅中蒸,二十分钟后,当锅盖被掀开时,香味扑鼻而来,口水在我的嘴里不觉地流了下来……

环县风俗作文500字【二】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风俗,现在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好吗?每年到了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到了腊月就要过年了,遇到的任何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日,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日每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还有到了大年三十这一日,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这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当它最害怕声、光和红颜色。一日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风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有趣的风俗。

环县风俗作文500字【三】

10月的东城,秋高气爽。

一天,一阵凉爽的秋风,把我们送到了西山公园。

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红柱黑瓦的门楼,红柱上是一副镏金,再看便是两只威武的石狮蹲在门口,像两个忠实的卫士时刻守护着公园。

走进公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绿中带黄的草坪和像宝葫芦一样的人工池。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倒映的假山千姿百态:有的像猫头鹰,在洞口等候着田鼠;有的像活泼可爱的小白兔,似在草丛中蹦来跳去;有的像一条栩栩如生的小白龙,好像马上就要飞出来;有的像一只小猴,似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吃着鲜嫩的桃子……

我们踏着青石,绕过草坪,来到了一个造型别致的大湖边。

这是一个人工湖,湖面上漾着鱼鳞般的微波,在阳光下闪耀着点点金光,好像金子铺在水面上。一只只游船仿佛一片片叶子漂荡在水面上,为这耀眼的湖光水色,做了美丽的衬托。

湖里有许多鱼,有的成群结队地在一起,好像一支战队,阵容严整地朝着一个方向游;有的独自在游,好像和成群结队的鱼闹别扭似的;有的躲在石头底下,好像在说“别看我,别看我,我好害羞”;有的小鱼还浮出水面,嘴巴一开一合地,好像在说:“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西山公园游玩,以后常来玩啊!再见!”一会儿就游远,钻进水底不见了。

观赏了人工湖,我们踏着石头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香雪亭举目眺望。向东望,只见一片茂密的树林,树叶好像被染过似的,全是绿的。我记得读过的书上写秋叶是金黄色的,还有香山红叶,看来在10月还看不到红叶。往北望,一幢幢高大的楼房,一排排崭新的厂房,鳞次栉比,一条条马路纵横交错。朝西看,一排排红瓦白墙的别墅,后面是一片松树林,下面还有一个湖。啊!别墅、松林和湖,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而又和谐的画卷。

看了西山公园的美景,我不禁深深地赞叹:“美啊,西山公园!”

环县风俗作文500字【四】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