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包粽子的风俗的作文(关于吃粽子这种风俗习惯的作文)

关于包粽子的风俗的作文(关于吃粽子这种风俗习惯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1-27 17:58:53
关于包粽子的风俗的作文(关于吃粽子这种风俗习惯的作文)

关于包粽子的风俗的作文【一】

小时候,只要一到端午节,我多会求这奶奶给我做十几个小粽子。可是去年端午节的时候奶奶却对我说:“小旭呀,你也不小了,该学会自己包小粽子了。”我高兴地点了点头,因为在我的眼里,包粽子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开始包粽子了,奶奶帮我准备好了粽子馅和粽叶,她就开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卷成你想要的粽子的大小”。奶奶一边说一边给我做示范动作,“接着在卷好的粽叶里放上糯米,还要把糯米压紧,这样包出的粽子才好吃,然后在中间放上一个小枣,最后把粽叶包起来用绳子扎好。”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粽叶,把粽叶先卷成了非常小的一个“窝”,然后就照着奶奶教我的步骤包起了粽子。可是在奶奶手里听话的粽叶,到了我这里却不听使唤了,还没等我拿绳子扎,馅就全散了,第二个,第三个,……。一连包了好几个,都是如些,我有点泄气了。

原来粽子好吃,却这么难包呀!奶奶看出了我的变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可不能在困难面前低头。”听了奶奶的话,我不好意思放弃,只好接着包。不知道是第几个了,我包的第一个粽子终于“问世”了,它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我还是很高兴,我总算学会了包粽子。一个下午过去了,我包了好多小粽子,后来包的比前面包的就好看多了,奶奶看了,一个劲地夸我心灵手巧。奶奶还把小粽子串在一起,据说这样象征着好运连连。

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还懂得了要不怕困难的道理。

关于包粽子的风俗的作文【二】

今天是端午节,我飞快地跑回家想早点跟奶奶学包粽子。回到家,只见奶奶已经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业。

忽然,我听到奶奶的喊叫声:“丁柠,作业做完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听,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厨房。到了厨房,我一看,奶奶已经包好了几只粽子,它们像列队的士兵整齐挺立,心想:“奶奶包得这么好,一定有决窍吧。”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像模像样地包了起来:先拿起一片干竹笋叶,把它卷成凹斗形;然后加一点米,在上面铺一点红豆,把竹笋叶的一边蒙贴在凹斗上,再用绳子缠上几圈,打一个结,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包了好几只粽子。奶奶一边包粽子,斜眼看看,边乐呵呵地夸我。

吃晚饭的时候,我看着桌子上一盘盘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

关于包粽子的风俗的作文【三】

端午节快到了!今天老师很开心,教了我们包粽子,材料有:芦苇叶、糯米、线。另外我喜欢吃甜的',所以我包的馅儿是白糖。

首先把芦苇叶和糯米洗干净,拿起芦苇叶放到切菜板上铺平,将它折起卷成一个圆锥形,之后舀起糯米倒进刚才卷好的芦苇叶里,再将多余出来的芦苇叶从左边按到右边,从右边压到左边,最后再从前边盖到后边,然后用线绕三圈裹起来系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是现在的粽子还不能吃,那怎么办呢?答案是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关上盖子,点火煮!但是煮粽子要20分钟,那么就让我们等待吧!“呼”,漫长的20分钟终于过去了,现在我们揭开锅盖熄火,戴上手套伸进锅里拿起一个粽子放到盘子里,端起盘子摆在桌子上,拿起剪刀剪开线,拉掉线丢进垃圾桶,剖开芦苇叶用筷子夹住粽子,就可以吃了,小心烫哦!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好了,我要拿去给爸爸妈妈分享了。

关于包粽子的风俗的作文【四】

星期三第一节课,我们排着队伍到美术教室去包粽子。到了美术教室,我们各分四桌,每一桌都有一位奶奶教,我们一桌是侯希闻奶奶。大家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看着奶奶包粽子,她包粽子地过程很熟练,很快,不一会儿,就包完了一个粽子。我心想:原来包粽子这们简单啊!我还以为很难呢,怕学不会!接着到我们包粽子了:我先拿了四片芦苇叶子,然后把它们卷成一个漏斗形,放米时由于手松了,漏斗形又变回了原来的样子,试了许多次都没有成功,真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像泄了气的汽球,但我想到了一句名人名言“失败为成功之母。”我的信心又回来了,接着我让奶奶帮忙,让她拿着漏斗我来放米结果成功了,

我又继续做着。做到系完绳子以后,我以为已经做成功了,拍手欢呼,但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拿起粽子的时候,米却从芦苇叶里掉了下来“哗啦啦!哗啦啦!”掉下的米好像在说:“你真笨!连一个粽子都不会做,哈哈!哈哈!”我又灰心了,自己辛辛苦苦做的粽子竟然自形能体了,但我又想到了答应过爸爸妈妈要包粽子给他们吃,我又振作起来,重新包粽子。不一会儿,粽子又重新包好了,米没有一点漏出来的,我非常高兴,接着又开始包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过了一段时间,包粽子活动结束了,望着自己辛辛苦苦包的粽子我喜出望外,虽然没有市场上卖得好,但我很开心,因为那是我自己包的。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能向困难低头,只要你不灰心,认真总结教训,那件事就会变得很渺小,努力就会成功。

关于包粽子的风俗的作文【五】

今天上午,我和范奕均一起在家里学包粽子,之前的准备是;一碗调好料的糯米,一些粽叶,兰草和调好料的肉。

妈妈拿起两张粽叶把叶子圈起来变成一个漏斗形,但一个小洞也不能有,接着把糯米装进去,把肉埋进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后用兰草把它紧紧地绑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经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两片叶子要圈起来,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来,只好让妈妈帮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进去,挑了一块大大的瘦肉放进去,在我要封口时“沙”“啊哟!我的粽子”我大叫一声米全撒了,妈妈见了直摇头,连声说不行,妈妈把着我的手轻轻的包粽子妈妈说“好了”,现在我该看一看范奕均包的粽子了,哈!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没有糯米(她超爱吃肉)。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高压锅了煮,不一会儿熟了,我们吃了好几个,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练习包粽子,你会包粽子吗?

关于包粽子的风俗的作文【六】

我只会吃粽子,但不会包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我看见奶奶正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我好奇地问:“您在干什么?”奶奶笑着说:“我在包粽子。”我兴奋地说:“哇!我最喜欢吃粽子啦!”奶奶依旧笑着说:“过一会你就可以吃了。”说完,又继续包起来。我看了有半分钟,突然乞求地对奶奶说:“您让我包一下粽子吧。”奶奶经不住我的央求,只好让我试一试。

我先挑选好粽叶,放在水里洗干净,哇!真像一条条腰带。再把米也洗干净,放在盆里,然后把粽叶一折,就像“漏斗”一样。奶奶突然对我说:“别把粽叶折破了,还有,舀米进漏斗时,手要握实,不然,就不结实。”我听了之后牢牢地记在心里。我小心翼翼地尝试着。

不过还是有偏差:米填少了,粽叶破了无法包。我不气馁,有做了一个,我觉得还是不行:米填多了,丝线扎不住。终于,第三个包成了,一个粽子变成了一个小星星。不过和奶奶包的放在一起,我的还只是“丑小鸭”。我心想:我一定要做的更好,我又做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漂亮,我高兴极了。

最后,我把粽子交给了奶奶,奶奶把一个个像小星星的粽子倒在了锅里,它们像一群小鸡奔向窝里。闻着粽叶的香味,我口水直流。奶奶看见了:“看你这个样子,真是一只小馋猫。”

虽然这是第一次包粽子,也包的不算很好,不过我很有成就感啊!

关于包粽子的风俗的作文【七】

端午节快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我家当然也不例外了。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准备了糯米、蜜枣和绳子,还采来了新鲜的芦叶作粽叶。奶奶把粽叶放进水里煮透,据说煮透的粽叶包起来更柔软。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奶奶拿起四片粽叶搭在一起,然后用手指熟练地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并往里添上糯米、蜜枣,再放一些米盖住,最后把翘起来的粽叶按下,并用绳子扎紧。就这样,一只小巧的粽子在奶奶的手里轻轻松松地诞生了。

原来包粽子这么简单,我有点跃跃欲试了。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也包了起来。真没想到,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仅仅是卷一个圆锥形就费了我好大的劲。放糯米和蜜枣也不简单,糯米像调皮的小孩似的一点儿也不听我的话,接二连三地蹦出来。我一着急,手一松,糯米撒了一地。奶奶见了,有点不耐烦了,让我一边玩去。一向不服输的我哪肯低头,扫好米粒后接着包。终于在奶奶的指点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包成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粽子。一回生,二回熟,后来我又成功地包了几个粽子。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水中煮,一小时后,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粽叶的清香,真让人垂涎三尺。终于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甜甜的蜜枣,吃入口中不仅有嚼劲,而且回味无穷。

通过这次学包粽子,我又懂得了一个道理:学一样本领,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