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粽子来历的作文(粽子的由来简介30字作文)

关于粽子来历的作文(粽子的由来简介3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5-02 18:27:35
关于粽子来历的作文(粽子的由来简介30字作文)

关于粽子来历的作文【一】

今天是端午节,我飞快地跑回家想早点跟奶奶学包粽子。回到家,只见奶奶已经在洗米了。我急忙做起作业。

忽然,我听到奶奶的喊叫声:“丁柠,作业做完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听,一蹦三尺高,火速奔向厨房。到了厨房,我一看,奶奶已经包好了几只粽子,它们像列队的士兵整齐挺立,心想:“奶奶包得这么好,一定有决窍吧。”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像模像样地包了起来:先拿起一片干竹笋叶,把它卷成凹斗形;然后加一点米,在上面铺一点红豆,把竹笋叶的一边蒙贴在凹斗上,再用绳子缠上几圈,打一个结,一只粽子就包好了。然后,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包了好几只粽子。奶奶一边包粽子,斜眼看看,边乐呵呵地夸我。

吃晚饭的时候,我看着桌子上一盘盘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

关于粽子来历的作文【二】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粽子吗?哈哈,告诉你们吧,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把粽子扔进河里,给鱼虾鳖蟹吃,据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我的老家在浙江,那里每年过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包粽子也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候,人们都会聚集到海边,边吃粽子,边怀念屈原。粽子的味道非常的好,碧绿的粽叶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剥开粽叶,一股粽香扑面而来,吃一口,让人回味无穷,每家人包粽子,都有人闻着香味而垂涎三尺。

粽子的做法也非常简单,只是时间长些罢了。首先我们要选最好的糯米,放到水里泡一上午,当看到糯米光得白白胖胖的时候,用粽叶包成三角形的样子后放到蒸笼里煮。一开蒸笼,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做成了。

你可别看粽子小,可是能吃饱肚子的,早上如果没有吃早饭的话,饿了的话就可以拿上一个小粽子放进碗里,再加一把糖蘸着吃,可香了,吃完后,我们的肚子立即就饱饱的了。有的粽子里加了红豆,放进嘴里嚼一嚼,十分可口,有时往往没有尝出味道,一个粽子便没有了,又说服自己再拿一个吃吧。

我们这一口,那一口,不到几口,粽子便没有了,嘴马上粘满了粽米。

世界上每个人都一定喜欢吃粽子,特别是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弥漫着粽香。

关于粽子来历的作文【三】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妈妈说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还能引起人们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常见的粽子样子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有棱有角的。粽子用翠绿的芦苇叶包裹雪白的糯米而成,里面还可以放进蜜枣、香肠、咸肉等各种馅,形成各种不同的味道,我最喜欢吃蜜枣馅的。

粽子煮熟后,颜色就变了,剥开墨绿的苇叶,只见光洁如玉的珍珠米团里镶嵌着几颗红色玛瑙似的蜜枣,红白绿相映衬,显得格外艳丽诱人。粽子的味道更是堪称一绝。米团因为苇叶发出淡淡的清香,使人垂涎欲滴,咬上一口,甜而不腻,粘而爽口,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食品,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老少皆宜。

当然,粽子还有它独特的来历,据说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被奸人所害投江而,人们为了防止鱼虾蚕食屈原的尸身特意投米团于江中,后来人们就用包粽子这种方式来纪念屈原的。粽子就是这么好看又好吃,还有它的独特意义。

关于粽子来历的作文【四】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为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擦雄黄、戴香包,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妈妈为了让我体验端午节的气氛,和我一起参加了宇佳广场举行的“父爱粽如山,亲子包粽子”活动。工作人员给我们讲了活动规则及注意事项,然后将准备好的原料:糯米、粽叶、红枣、葡萄干、花生给我们每组端过来一份,并给我们做了简单的讲解,我听着觉得很简单,可是我自已包时,手就怎么也不听使唤,后来妈妈告诉我,粽叶要做成一个的圆锥形,但我包时,下面总是有一个洞,我左右观察,终于把粽叶捏的没有洞了,我往里面放了少放许糯米,接着放红枣、葡萄干、花生,然后把它包起来,可无论我怎么折,总是做不好,不是这儿漏了,就是那儿破了,我气的火冒三丈,只好求助妈妈,妈妈告诉我:“坚持就是胜利,妈妈来教你”,我看着妈妈那么轻松的就包成了一个漂亮的粽子后,我学着妈妈的步骤,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终于包成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包好了十四个粽子,看着包好的粽子,十分自豪,虽然包粽子过程很辛苦,却很开心,妈妈的`话又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坚持。坚持才是胜利!”

我次“亲子包粽子”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让我吃到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关于粽子来历的作文【五】

端午到,端午的风俗也就随之而来。我的家乡河水很浅,难以承载龙舟这样的大船,但艾蒿还是插的,鸡蛋也是要煮的。煮熟了,揣在兜里,带到学校去,比谁的鸡蛋壳最硬。一切之中,最重要也最麻烦的是包粽子。先是随着母亲,到绿海一样的苇塘里采苇叶,手在上面掰着,眼却不停地在地上睃,生怕有青蛇从草丛里窜出来。糯米是自家水田里产的,红枣是邻居给的,干柴是父亲从河滩的树林子里拉回来的,只消称上一斤白糖,一切工作算是准备停当。

然而那是过去,是记忆中的事情了。现在,村子外的苇塘早被一把火烧个精光,河边的水田也因水位不断下降改作旱地了,更重要的是,传承外婆手艺的母亲也紧随外婆,撒手而去。

包粽子,似乎成了只在记忆中出现的事情了。

不料父亲说,明天我给你们包粽子去!我一愣,连一碗饭都做不好的.父亲,该不是在说梦话吧!但父亲真的来了,还带来了粽叶、糯米、大枣,一兜一兜,大的小的,红的白的,煞是好看!

我知道,像我每天用纸币换取各种必需品一样,这些东西,父亲不是从家里带来的,它们都来自超市!有一样,父亲带不来,也买不来,那是干柴!家乡的河滩上,一棵棵树也都变作记忆,像母亲一样,只能永远把梦藏在远方。

护理田地里的禾苗似的,小心翼翼,父亲把一张张粽叶展平,放上糯米和红枣。像包裹一个睡熟了的婴儿,父亲谨慎地用丝绳系了,放进不锈钢盆里。我笑了。看着粽子臃肿的身子,父亲也笑了。母亲的作品,用侍弄田地的双手,竟难完成。

我也艰难完成了一个,笨猪似的。原来,手握笔杆做细活儿的我,也难传承这样看似简单的手艺!

但我们还是要传承下去。由慢到快,由笨拙到熟练,艰难地,一个一个地,堆起一座绿色的小山。

刷好大锅,生起炉火,一个一个放进去,煮,续水,再煮,然后焖上一夜,扑鼻的清香就四溢开来。原来,丑陋的外表里面,竟包含着和精致一样的味道。

一个一个拾出来,放在桌子上的盆里。热气腾腾中,我看见了母亲,端坐在云雾之上,微笑着,检阅我们耕耘的硕果。

我给父亲盛了一碗,给自己盛了一碗,也给母亲盛了一碗。母亲食量不大,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够了。我拿起一个,慢慢剥开,露出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

我恭敬地递给父亲,父亲指指母亲。于是,虔诚地,我又转向母亲,递到含笑的母亲口中——朦胧中,母亲慢慢吐出了一个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