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三年级作文关于习俗(习俗作文300字三年级)

三年级作文关于习俗(习俗作文300字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3-12-13 21:06:37
三年级作文关于习俗(习俗作文300字三年级)

三年级作文关于习俗【一】

小猫的家住在一条大河边,河里有很多鱼。 可人们往大河里倒垃圾,里面的鱼了一大片,侥幸活下来的鱼也被污水呛得难受。小猫也不敢去里面洗澡了,他只好去井里打水洗澡、喝水。 这时,小猫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因为生活在小岛上,没有食物,他是吃鱼长大的。如今,鱼差不多光了,小猫心急火燎。

他看着洗澡的木盆,又想出了办法。他在木盆中装满井水,向河边走去。鱼儿正在河里困难地呼吸,因为水底没有氧气,鱼儿都游到了水面上。小猫正躲在盆后睡大觉呢!鱼儿忽然看见清清的水,连忙一蹦跳在小猫的盆里。其他的鱼儿也不知是计,接二连三地跳进盆里。 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小猫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看见了盆里的鱼儿,高兴地笑了。他把木盆带回家,把三分之一的鱼放进水缸,把三分之二的鱼吃掉了,第二第三天也是这样。到了第四天,他把四分之一的鱼吃了。就这样,一年以后的`一天,小猫对河的变化大吃一惊,原来河水在小猫不注意时被治理得干干净净了。小猫笑了,把水缸里的鱼儿放回了干干净净的大河了。 从此,小猫再也不用“钓鱼新法”了,因为河水干净了嘛!

三年级作文关于习俗【二】

动物王国有一只老母鸡,它有九个聪明的孩子,其中有一只小黄鸡很调皮。 一天,鸡妈妈带小鸡们春游。

他们出了家门,翻过小山坡,来到草地上,啊,这里的风景好美呀!

你看,在绿绿的小草中间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野花,蝴蝶和蜜蜂正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像在欢迎他们。 小鸡们跟着老母鸡,一会儿跑向东,一会跑向西。他们有的摘花,有的捉虫,玩得可开心了。 不一会儿,小黄鸡便玩得不耐烦了,他想:“这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到大树后面自己玩个痛快。” 想到这儿,他便偷偷地要溜走,不管鸡妈妈怎么劝说,他总是不听。

小黄鸡哪里会知道,在树后藏着一只老猫,老猫发见了小黄鸡。老猫想:“美餐送上门来了。”

等小黄鸡刚走近大树旁边,老猫就龇着牙“喵”地一声扑了上来。小黄鸡吓得大叫:“妈妈!妈妈!快来呀!”鸡妈妈闻声赶来,老猫吓得逃走了。鸡妈妈疼爱地把小黄鸡搂在怀里,说:“孩子,别怕,有妈妈呢!”小黄鸡听了妈妈的话,脸“刷”地一下子红了。 他低着头说:“妈妈,我今后一定听您的话,再也不乱跑了。”鸡妈妈高兴地说:“知错改错就是我的乖孩子。” 傍晚,鸡妈妈带着小鸡们,衔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家去。

三年级作文关于习俗【三】

我的相册里面,有一张小鲨鱼照片。

照片是我们在浦东海洋世界拍的,海洋世界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有美丽的鱼和贝壳,其中有我最喜欢的小鲨鱼。

小鲨鱼是白颜色的,在海水里快乐的游泳。听阿姨讲,海里的大鲨鱼很凶猛,会咬人,但是海洋世界的鲨鱼一点都不凶。小鲨鱼有两个铅笔盒那么长,我们可以用手去抚摸它。小鲨鱼是我的好朋友。

三年级作文关于习俗【四】

星期五下午,学校组织了一次防震演习的活动。

我觉得这次演习活动办得很好,而我觉得好的原因,不光是因为这是我们六年级最后一次的防震演习,也是因为,这次活动办得比以往全面。

第一节刚上课,我老师就告诉我们今天下午学校进行防震演习,在演习开始铃声响起之前的一段时间中,老师教了我们一些有用防震常识:

在地震来临的时候,要保持镇定冷静,在室内的同学要选择教室四个角落躲入,双手护住头部颈部。如果不在角落,要立即躲到桌子底下,单手护头,单手抓住桌腿,以保持现在的姿势不变。

听完之后,同学们都自己练习了一下,然后坐直了,静静地等待着铃声的响起。

过了一会儿,铃声响起了,没等老师开口,同学们训练有素的一起多到了桌子底下,做好了确的姿势。躲到桌子底下之后,我们才发现一个问题——桌子太矮了……

随着又一阵铃声的响起,同学们从桌子底下爬了出来,听着老师的指挥,一一离开了教室,除了腿脚不方便而没有参加这次演习的汤昊楠,同学们全部撤离成功。然后跟着其他班下了楼梯,来到了暂时性安全地带——操场。

之后,在操场上,同学们又看了几个小话剧,然后就彻底地结束了此次防震演习活动。

经过这次演习活动,我了解了更多的防震小知识,地震时该怎么做。总之,我觉得,学校这次组织的演习活动很有意义,希望以后可以更多的举办此类演习。

三年级作文关于习俗【五】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是现在,每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三年级作文关于习俗【六】

文具盒传来了唧唧喳喳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铅笔、橡皮、蜡笔争吵的声音。

“我是老大!”铅笔骄傲地说:“因为小主人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都是我来写字的,所以我的本领最大,我应该当你的老大!”

“我才是老大!因为我有五颜六色的兄弟姐妹,可以把一幅单调的图案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蜡笔自豪地说。

“你们都给我靠边站!”橡皮傲慢地说,“不管你们画的得多么好看,写得多么优美,我都会把你们擦得干干净净,所以说我才是小主人所说的老大!”

它们一直争论不休,也分不出来谁是老大,铅笔盒实在听不下去了,说:“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你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团结有爱。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小主人服务!”

刚好美术课到了,他们三个帮助小主人画出了一幅美丽的作品。

从此以后,铅笔、蜡笔、橡皮再也不争吵了,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