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家乡的习俗作文安徽亳州(亳州家乡的民俗作文)

家乡的习俗作文安徽亳州(亳州家乡的民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2-03 08:58:07
家乡的习俗作文安徽亳州(亳州家乡的民俗作文)

家乡的习俗作文安徽亳州【一】

第二站,花戏楼。进去时先映入眼帘的时钟,上书“花戏钟”,于是我就学古人虔诚的撞了三下。呵呵…感觉不错!或许这是一种必然对待如此之宝我们就要用一种仰望的态度对待而花戏楼就是!它雕刻细腻,灵巧,传神,生动…正面雕刻的是包公寒窑请娘娘,正是狸毛换太子那一段,往里走麒麟,龙凤,花鸟,虫…个个活灵活现,灵动似真…诸葛亮七擒孟获,赵子龙孤身救幼主…人物个个逼真,传神;场面个个精彩,生灵…只知道有位大家看到花戏楼时喜极而泣,彻底被它的'精湛技巧所折服…我辈只是一般人,只会做常人的举动,触摸,拍照…但是这全是因为对它的喜爱!我只能说我来早了,因为我还不足以领会到它的深奥与灵魂!或者是我来晚了,没有阻止住它不该有的褪变和劫难!在这里我像你深深一拜,拜我对你的无知与浮浅,拜我对你的做作与无能!我来了却又没来!

第三站,华祖庵。神医华佗应该是老幼皆知吧!这里就是华佗曾经讲课,授五擒戏,治病救人之地!它分三大部份,先是大殿,再是古药园,三是华纪念馆!我最喜欢古药园,仿佛真是个园林一般,亭台,走廊,小桥流水,奇珍异草,百年古树真真是走进了大观园啊!还是自然成趣的东西容易亲近,最起码没有历史的厚重感,会让我玩起来比较舒心!

还有几个景点没来得急去,我想这也就够了,大凡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积累也就如此,以后有时间每年去一个地方。希望比较轻松,真是钦佩我们的祖先啊!太聪明,太灵巧,大智慧啊!作为中国人这是一种无上的光荣和骄傲啊!我爱你,家乡~亳州!你是我今天的自豪!明天我要成为你的骄傲!

家乡的习俗作文安徽亳州【二】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家乡的习俗作文安徽亳州【三】

春节在人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中拉开了帷幕,随着日子的一天天推进,过年的氛围也也越来越浓。进入二十几号,人们已经开始收拾房子、购置年货了。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让我们成为生活的DV,去留意每一个独具风味的瞬间吧!Let’sgo!

“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写连对,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这种过年的顺口溜我们这儿的小朋友都会说,也正体现了我们这儿年前的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祭灶王爷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都会摆上灶糖供奉灶王爷,相传是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以求得来年的兴旺和富裕。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这天一大早人们就开始忙着打浆糊、贴对联,使整个家内外一新,红红火火,还要把“福”字到着贴,寓意“福到”。等到二十五、二十六,人们就忙着购置年货,而且年货中一定要有鱼,寓示着“年年有余”。

转眼间到了除夕。除夕夜守岁是最重要的习俗。它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曾关,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到了晚上零点,大家都会拿着烟花、鞭炮到院子里去放,欢庆新年的到来,在一片爆竹声中给没能归来的亲人打电话问候。这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只要在这天晚上开开心心,来年就一定能事事顺心。

“初一初二磕头儿”,大年初一的早晨,人们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整装齐发,去走亲戚串门儿,给各位长辈们拜年。当然,这也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因为有压岁钱啊!大家聚在一块儿,叨叨家常,说说知心话,别提有多幸福啦。大年初二则是“闺女们回娘家”的时候。这一天是母亲们最开心的日子,出家的女儿回娘家,即使再远,女儿们在定会赶回老家,与父母团聚。

“初三初四耍球儿,初五初六跳猴儿”不用说这几天出门游玩的时刻。一家人一起出门,逛逛庙会,玩玩游戏,一家子在一起真是“乐亦无穷”啊!

这样浓的年味儿大约要持续到元宵节,过了正月十六,过年的氛围将会慢慢黯淡下来,人们就会重新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学习中。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几天里,人们一年的收获会有一个总结,新年的理想也会重新树立。人们会在每年的春节中,有更好的收获,更高的理想。愿大家在新的一年中更上一层楼!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