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400左右(寻找红色足迹的作文400字)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400左右(寻找红色足迹的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1 17:44:13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400左右(寻找红色足迹的作文400字)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400左右【一】

今年的暑假,我来到了拥有“十里惊天河,千年古村落”美誉的沂蒙人家,去找寻革命前辈的熟悉足迹,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沂蒙人家我看见了蒙山县县委的旧址和肖华故居等。我在蒙山县县委的旧址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奋斗的地方——几间矮小的草房子又暗又潮,下午根本看不清屋子里什么样。

肖华爷爷的故居非常简陋。一张床,一张书桌,一盏煤油灯就是这间小屋的全部家当。那张小床还不到一米五十厘米。可以想象肖华爷爷在多少个夜晚,在书桌上奋笔疾书,为我们的生活操劳。

在蒙山县县委外有一个学堂,也不能说是学堂,它由三根石柱组成,两短一长,一共四十多个吧。那是他们上学、开会的地方。共产党就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工作。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换来的,在看《开学第一课》的时候我就想到了革命前辈们在战场上,在后方同仇敌忾的场景。我决定为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好好学习争取,做好祖国的接班人,长大后加入共产党,报效祖国。使祖国不再受欺凌!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400左右【二】

??找红色足迹征文

触摸历史的脉搏,传承英雄的精神,让往日的抗战精神,照耀你我的存在,追寻前辈的足迹,聆听不朽的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寻访红色足迹,向历史、向中国、向革命勇士致敬!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快来欣赏与借鉴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今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趁着好天气,我们来到了徂徕山游玩,山青水秀,景色美极了!忽然,一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展现在我们面前,走近一看,原来是徂徕山起义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它是1987年为纪念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建的高23米的纪念碑,徐向前题写“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武中奇题写隶书碑文。

看着这座碑,让我心潮澎湃,想起当年的徂徕山起义!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发动泰安、新泰、莱芜、泗水等地群众和平津沦陷区的流亡学生,在此誓师,宣布抗日武装起义,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队长,赵杰任副队长,黎玉任政治委员。队伍以徂徕山为根据地,转战于鲁中南地区,经过短期训练后,1月中旬,部队下山,沿泰安的茅茨、良庄向新泰进发。途中,得知敌人要从大汶口去新泰便决定伏击敌人以打击敌人、锻炼部队。部队从二、三中队中挑选了部分精干人员和武器,由赵杰、封振武率领,26日拂晓隐蔽进入设伏阵地寺岭村。下午15时,日军的一支马车运输队由大汶口方向进入了伏击圈。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向敌人猛烈开火,排子枪、手榴弹,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打响了四支队抗日的第一枪。但是战斗中,三中队班长杨桂芳在抽出大刀要冲上去砍鬼子机枪时不幸被敌人的枪弹击中胸口儿壮烈牺牲,成为四支队创建以来的第一位烈士。

徂徕山起义是山东省委直接发动领导的一次起义,发挥了山东抗战的源头作用、山东抗日队伍的种子作用,在山东首次打出了八路军的旗号,打响了山东省委独立领导山东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山东省党组织独立自主领导抗战的'序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一九三八年六月间,全省共爆发了十余起较有影响力的抗日武装起义,而泰安地区这两场起义为今后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看着长埋在大山里的这些英雄,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些真的是来之不易,是先烈们为国捐躯,不怕牺牲,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换来的。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400左右【三】

近日,参加“红色寻访”活动的同学发起了“百名寻访同学进百个团支部上百堂党课”活动,通过组织开展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团支部学习活动,将自己在寻访过程中的所思所悟传递给更多同学。目前已有60多名寻访学生走进各个团支部。

讲台上,浙大外语学院德语专业研究生罗刚满怀激情,与同学们分享着他寻访中共一大会址的感悟。“一大的召开就像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重新探寻中共一大的历史,我更加深刻感受到党的伟大。”

讲台上3位同学真切地将自己的寻访感受与大家分享。电气工程学院08级本科生白杨赞,来自一个“党员之家”,寒假时,他们一家3名党员走访了西柏坡革命纪念馆。“作为一名党员,面对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门前的党旗,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学习。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入党,我说,我想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人。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很多以前无法到的感受,在那一刻都涌现出来,我为自己是一名党员感到自豪。”白杨赞激动地说。

今年寒假,跨越南北5000公里,从家乡黑龙江来到深圳,浙大工科信息大类大一的学生徐磊追寻着深圳的发展步伐,感悟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徐磊动情地说:“我们年轻党员肩负开拓未来的重任,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荣耀,更是一种新老传承的使命。”坐在前排的学生连冰洁一直听得很专注:“这是我所经历过的最特别和生动的一堂团支部党史理论学习课,3位同学讲得非常精彩。这一段段红色的历史时刻提醒着我要更加努力提升自我,更好地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

今年1月,由浙江大学与本报联合发起的“红色寻访”活动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吸引了众多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寻访归来,同学们自发组成了“红色寻访”报告团,举办专题报告会、感悟分享会、座谈会。据悉,下一阶段,同学们还将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企业和其他高校,分享寻访感悟,播撒红色信仰,在“红五月”里再增一缕青春气息。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400左右【四】

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他们的身影……

记得伟大领袖毛泽东曾说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是革命烈士们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他们的生命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坚信!虽然他们的身体已,但他们的精神却依旧存在!我坚信,即便是在和谐的现在,我们依旧可以找到他们留下的“红色足迹”!

还记得“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吗?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感人肺腑。在生一线之际,她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危,而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将学生推开,确保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彰显了一位人民教师无私、伟大的品格。这样的老师,足以成为共和国人民教师的代表。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她在生考验关头,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真谛。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我想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还有他,被大家称为“最美司机”的吴斌。5月29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员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跳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

恍惚间我看到他们的身影和足迹与革命烈士们重合在了一起,我明白了!他们便是革命烈士精神的体现,他们留下的足迹就是我们要寻找“红色足迹”!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400左右【五】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呢?尊敬的老师告诉我们:是由无数位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不由得使我想起上次去“郑州市烈士陵园”的情景。

去年清明节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班到“郑州市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到了陵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碑上周恩来总理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久久的注视着这几个大字,使我思绪万千:革命烈士们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名族,为了中华儿女们……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虽然你们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你们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我们会沿着你们的足迹继续前行。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烈士墓地,看到这里有这么多革命烈士离我们而去,心里有说不出的痛,使我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眼泪……躺在这里的还有很多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彭雪峰、杨靖宇、吴焕先等四位将军都是河南人,也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革命烈士们的鲜是不会白流的,我们一定会继承你们的遗志,保护好我们的国家,不容他国侵犯,如有来犯会让他们双倍的偿还。最后,我向所有的革命烈士们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同学们,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好好学习、掌握先进文化知识;要多走进革命老区,感受红色文化,积极主动的进行爱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为我们可爱的祖国保驾护航!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400左右【六】

还记得五四运动吗?还记得秋收起义吗?还记得万里长征吗?这些都是我们的先辈在革命岁月中不可抹灭的光辉事迹。我们的先辈们为了革命,为了保护自己至亲至爱的人,不惜抛头颅、洒热,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的感受到红色精神,组织五年级师生去烈士陵园为烈士们扫墓。我们捧着自制小白花,有说有笑地来到南阳市烈士陵园。刚一进门,我就被陵园正中间的墓碑吸引住了。只见那高耸入云的墓碑上刻着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去世的先辈:杜风瑞、彭雪枫、张星江……扫墓仪式刚一开始,陵园内的气氛就变得格外凝重,同学们都低下头,缅怀那些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们。

扫墓仪式结束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纪念馆。在馆内,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革命烈士的故事,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杜风瑞战士的故事:

1943年,杜风瑞刚满10岁,就给地主打长工,15岁,杜风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杜风瑞从航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空14师40团1大队当飞行员。1958年9月,杜风瑞所在的飞行中队,奉命奔赴福建前线,参加国土防空作战,此时,他刚刚结婚一个月。

1958年10月10日,在福建前线一次激烈空战中,他奋不顾身单独与四架敌机交战,在不到3分钟的空战中,一架敌机被他击落坠入大海。一架敌机的驾驶员被他击出了座舱。当杜凤瑞同志在连续打落、打跑三架敌机的同时,自己也被敌机偷袭负伤,不得已跳伞后,遭到敌人的射击,为祖国捐躯在空战疆场,年仅25岁。杜凤瑞同志英勇战斗的事迹,在空军中树起了一面战斗的红旗……

返校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同学们都恋恋不舍、不肯离开。最后,在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下,才不情愿的离开那南阳烈士陵园。

经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百折不挠、团结互助、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我们一定会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格去描绘未来,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