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灵石的春节风俗作文(山西晋中灵石风俗作文500字)

灵石的春节风俗作文(山西晋中灵石风俗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3-02-27 17:24:54
灵石的春节风俗作文(山西晋中灵石风俗作文500字)

灵石的春节风俗作文【一】

湖南人认为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俗称过年,它持续的时间最长。即从先年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起到第二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为止。

除夕与团年饭

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湘西苗族更有特色。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包谷烧酒,欢欢乐乐吃“团年饭”。但这时全家还不能入席。主人全副武装,手里操一支满面春风梭镖,独自躲进大门角落里,两眼不住窥伺寨外,以防野兽和外族来犯,要是朋友来了,主人跑出门外,将朋友拉进屋里,“高低”要吃一顿友好的团年饭,一道圈炉欢度除夕良宵。

吃团年饭多在三十夜,如株洲、长沙、永州;也有在天未亮的早上,如邵阳、娄底;也有在中午的,如衡阳。吃团年饭,全家大小围坐一桌聚餐,最长者最先尝菜,并要求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渴一口酒,以讨吉利。桌上的菜多是有意思的。比如:鱼丸、肉丸象征团圆,萝卜意为好彩头,全鸡,“食鸡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团年饭时,如果家里有外出来不及赶回,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摆上杯筷,甚至将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对他的思念。株洲、衡阳等地民间吃团年饭,蔬菜不用刀切碎,随便用手撕一下即可,吃时也不咬断,而是慢慢地吃进去,意为祝父母长寿。邵阳、怀化等地,吃团年饭时,不吃白菜,忌讳“一年白过了”。

小年与祭灶神

湖南不少地方有过小年的习俗,只是具体时间和隆重程度不同而已。过小年是“过年”的`“开幕式”,从这天开始,喜庆的气氛持续到元宵。株洲等大部分地区视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小年”,益阳等地以二十三日为“小年”,而邵阳、娄底等地却以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衡阳及湘北地区较看重过小年,而株洲等地不太注重过小年。

湖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神的风俗。据说,灶王爷二十三日这天要上天言人善恶,因而祭灶这一天,家家要将灶台、几案、锅碗瓢盘打扫干干净净,在灶神像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在灶前供上糖果,全家大小要行礼许愿,希望灶神吃了以后,不说人们的坏话。这叫“送灶神”。

灵石的春节风俗作文【二】

我的家乡——福清,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有许多让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的景点:石竹山、弥勒岩、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周末,晴空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灵石山公园踏青啦!

一进入公园大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使人神清气爽。忽然,一只蝴蝶停在我的肩膀上。往下一看,哇!清澈见底的溪水上围着好大一群蝴蝶,似乎跳着欢迎我们的舞蹈。再往旁边的`指示牌一看,噢!原来是蝴蝶溪。

灵石山公园以石头而得名。今日一见,果然不负盛名。走着走着,我们就看到了有一块刻着大大“福”的石头。再往前,又看到了面对面的雌雄石、香石……让我们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眼前一片金光闪闪,哇!松树居然是黄色的!原来是黄金松!一大片黄金松像金色的海洋,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地毯,真是美极了!

随着淡淡的花香,我们来到了樱花园。樱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马上要绽开了。如此美丽的花景引得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爸爸妈妈和我也拍了好多照片,留下了最美好的樱花记忆。待到明年樱花开放时,我一定还要再来看一看。

啊!我陶醉在美景中,久久不想离去……

灵石的春节风俗作文【三】

难得有一次长期假,怎么可以不出去游玩?于是,十一放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了灵石山公园。

人人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但在福清,“不到灵石山非好汉”也算是一句佳话了,刚踏入灵石山公园,便有一股幽邃的香气随着秋风,向我扑来。我追随着香气,来到了一块草地上,眼睛好奇地向四周眺望,只见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的旋转。地上满是黄叶,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金毯。再望望脚底的草地,草儿不愧被誉为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仍随风摇摆,连绵不断,似大海波涛起伏。我在这草地上,像个野孩子似的,拼命地奔跑,大声地呼喊。

玩够了,喊累了,便踏着一条幽径,来到了一条小溪前。这又浅又窄的小溪,清清的溪水,静静地流淌着。在正午的阳光下,小溪洒上了金丝碎银,光芒耀眼。溪水时而湍流向前,时而又聚集在稍大的鹅卵石洼中间,打几个漩儿,随即又匆忙赶路了,蜿蜒伸向远方,隐入深林。

我挽起裤管,像一只小兔子似的,一跳,跳到一块礁石上,再一跃,就稳稳地坐在了“礁石椅”上。潺潺的溪水在我脚上轻轻的淌过,犹如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我,痒痒的,流得我哈哈大笑。

就在样,一个白天的时光悄悄地从我身边飘过,直到斜射的夕阳透过树梢,柔和地照射大地时,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次旅行……

灵石的春节风俗作文【四】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