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汉族的春节作文(汉族民俗作文600字)

汉族的春节作文(汉族民俗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5-10 00:37:49
汉族的春节作文(汉族民俗作文600字)

汉族的春节作文【一】

年味是什么呢?年就是新年。

年味是什么呢?在人民的眼中,年味就是一家人吃饭团圆饭,大人们给小孩发压岁钱、放鞭炮、拜年等。

在我的记忆里,年味已经成很遥远的时候。

记得小时候,过年是一件十分热闹的事情。在过年前,我们一家人都会合力把家里的一切打扫干净,这么做都是因为要扫去坏的运气。之后,就会去商场进年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妈妈要去晒咸鱼干,妈妈都是买回来一大堆的黄鱼,用盐泡鱼,再加一大堆的香料下去涂抹,后就经常要拿出去晒一晒,就大公告成。之后我都会帮妈妈手去送些咸鱼给亲人们。每一次,闻到那咸咸的咸鱼就知道要过年,这就是年味。

过年前,还要得把家里打扮成“红堂堂”,当然就是要贴挥春。贴挥春时,先要选择一对漂亮又有意头的。然后把联放在桌子上,把糊在背上涂上对联。但贴对联是都要小心又要开心,因为嘴里要唱着新年的歌,一边要贴对联。瞧,贴对联是多么开心啊!

在家里,不必说奢求些高贵的玫瑰花,也不必说要放些高雅又气质的百合花,单是朴素清香的水仙花就能飘满整个屋子,春意融融。闻,清淡的味就像预说春节的热闹。

光阴似箭,昔日春节的热闹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似乎是一块白白的冰,在回忆里不知不觉地融化掉。

而回忆的年味是什么呢?回忆的年味就是咸咸的黄鱼味,是贴对联的唱歌声,是清淡而又朴素的水仙花味。

汉族的春节作文【二】

寂,一片寂静,亮大灯的堂屋里,取香,上香,燃香,亮香,作揖,上香,拖着年已古稀的身体,数十年在这无鞭炮声的除夕夜里,独自过无味的年。

静坐,思绪却已飞回到那栋老房子,回到那一个,我叫“爷爷”的人身边。记得年到腊七之时,和爷爷一起赶集去。那天总得要起早些,天尚是蒙蒙亮时便出门去,衔着那小竹篮去买豆。早些去时买来的豆新鲜,熬出的腊八粥好喝。买来豆后,便把家里的盘盘罐罐,搬到院子里的水井旁,我摇水,爷爷洗豆。到下午,院子里的几家人会聚在一起,各自拿出自家一年来收成中最好的五谷杂粮,邻里之间相互交换,掺到粥中去,别有一番风味!到晚上,小火温熬的香粥常常引得我口水直流,小小的心一晚上都不能平静。

腊八,是年的前兆。腊八的粥香带来年尾的丝丝幽香,而紧接而来的便是小年,廿四的小年起,年便是真的有年的味道。

自廿四始,和爷爷上街去时,总会遇到一些老书生端着台砚,持着狼毫大笔,捋开红纸,为求联者书写一副副大红联。偶尔还会遇上卖树人,拖来一皮卡的常绿松,买来种下以祈求来年鹏程万里,好运常来,健康比树。小年后的每个早上,不待太阳照进屋内,我就会被爷爷和邻居家老人的打纸声给惊醒。曾经爷爷拿着纸月子,念叨着“一拍三个,一张九排”一遍遍地教着我。如今,孙子连祖人都不愿祭拜,何求他学会打纸?除夕前的日子,看不见那些楷正行草的手写春联,寻不见曾经为千万小朋友追捧的烟花、擦鞭、礼花,也听不见那“笃笃”的温暖的打纸声……它们一起被封存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

继续在记忆中搜索。我偶遇幼时和母亲一齐去看年会的场景,时已久远,记忆却似陈坛佳酿,历久弥新。

这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凌晨,东方的鱼肚白迎来新年的晨曦时,家家户户便燃起那万响长鞭,迎接新年的到来。早早地,我著大红袄,新帽新鞋新形象,和父母一齐拜邻居家的年,踏在红红的鞭末子上看年会去。手里还啃着小笼包,脚下却不敢有丝毫的停歇,直奔区政府广场,那儿是年会的举行地。广场前,政府大楼上庄严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其下挂几个大红灯笼,更是庄严中透出喜庆。没至场开,广场上便围满人,人群身上散出的.热气驱走冬日的寒风,唤来暖阳。“锵”的一声锣响,龙珠先行,神龙后动,珠龙互戏半晌,至高竿夺珠之时,人群中更是掀起一个高潮,紧接的便是民歌贺春,晚稻大户讲,村村拔河,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过年的热闹与喜庆。

年味,还表现在……“老头子,二更天,我来换你”说着,老伴从里屋出来,“唉,这年哪里有年的味道啊!”是啊,年无年味,怕是味已逸散于时光的碎片之中。在这寂而无声的夜里,我回味着,那记忆中的年味……

汉族的春节作文【三】

从古至今,在中国的历史之上“汉”从来没有消失过。长期占据中原的汉族,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之间从来都使人忽视不得。这是炎黄的脉!这是我中华之组成的一大部分!这是我中华大部分荣耀的缔造者!汉,无疑是骄傲、自信的。而今日之汉族,使人唏嘘不以……

在大部分人眼里,汉族就是户口本上轻飘飘的两个字。它不可以使自己加分,而晚清也无疑是中华一耻,汉族一耻,就这样而已,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甚至在有些想要闹事人的眼里,说一句我大汉族都是欺辱少数民族!现在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优惠政策,开国时期为了国家的和平我们没有说过一句不是。这样的政策延续至今,就是这样一个对我们汉族极其不公平的加分也一直存在着,我汉族的青年怨,觉得不公平,觉得自己被欺负了,因为这就是事实!可到头来我们也仅仅是抱怨而已,都默认着这种不公平。我们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那一个个故事令人心澎湃,激动不已。至此,我对我们这受过欺辱却又在英雄的鲜之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有了深深的归属感,我们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可是,没有人跟我们说过,汉族这两个字,在历史之上为它抛头颅洒热的人数不胜数!在那改朝换代,在那如墨长发,锦绣华服被人野蛮的去除时,你想到的是什么?仅仅是剃发易服这轻飘飘的四个字吗?那你是否知道,这些,在汉民族的眼里,就是属于他们的荣耀,就是这汉族的脊梁,你若要毁这脊梁!毁这荣耀!那只能玉碎!在这场轰轰烈烈斗争中,被直接或间接屠的应在1000万人以上。1000万,这个数字!叫我看的寒毛直竖,我们的祖先为的'到底是什么啊?!!!那样明知道是却还奋起的勇气到底是从那里得来的?!!!

在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我数次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他们,他们一身华服满身鲜,可脊梁却是挺得不能再直!我为他们而感到自豪,他们为的是汉民族的骄傲不被摧毁,他们是多么为自己的脉中的“汉”而感到骄傲啊?!!!历史的更替无法阻止,直到了今日,汉族的人数不断地增加。可什么时候,我可以不在看到“我是汉族,没什么好的好吗,一点用都没有!”或听到“是汉族一点都不值得骄傲。”汉族的荣耀一直都存在!这是祖先一代一代传承到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怎能忘,怎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