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关于人物雕像的作文(学校里的人物雕像作文400字左右)

关于人物雕像的作文(学校里的人物雕像作文4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01-27 09:12:12
关于人物雕像的作文(学校里的人物雕像作文400字左右)

关于人物雕像的作文【一】

在我的脑海深处,一直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是我的同学叫雯君。

记得那学期刚开学,我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听同学说,这学期要转来一个女孩。我心想:太好了,又可以交一个新朋友了!想着想着“叮咚叮咚!”清脆的上课铃声音响起,我赶紧坐得笔直,一心期盼着新同学的到来。

谢老师带着微笑走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可爱的女孩,看样子这个女孩子就是新同学了,“不知道性格怎么样,容不容易相处。”我心想着。这时她开口了,好听的声音响起:“大家好,我叫雯君,很高兴认识大家。”说罢便甜甜一笑。这时老师开口了:“那么雯君是我们的同学了,希望大家能和她朝夕相处,”接着,老师看了一眼我身旁的空位。“雯君同学就坐在高玉的旁边吧!”雯君提起书包来到我旁边坐下。我仔细打量了一下她:黑黑的头发扎成一个马尾,一双明亮的、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一个小巧的蒜头似的鼻子,一张樱桃小嘴,娇小的身体,真可爱呀!好像一个洋娃娃!

这时,我鼓起勇气,伸出手对她说道:“能和你做朋友吗?”她急忙伸出手握住了我的手:“当然,我怎么能错过你这位好朋友呢!”就这样,我们成了好朋友。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坐在座位上,拿出语文书漫不经心地读了起来。雯君急急忙忙地冲进教室,而且一脸神秘。我的好奇心上来了,刚想问个清楚,上课铃响了,没办法我只好下课问。

“叮咚叮咚!”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如潮水般向教室门口涌去。我拦住正准备出去的雯君,问道:“你又带什么好东西来了?”雯君从口袋里掏出个东西,平摊在手上。我仔细一瞧,哟!原来是手帕呀!雯君的手帕真漂亮!洁白的丝质手绢上,印着点点红梅。

“我要看,我要看。”我高声说到。“不行,追上才能看!”雯君对我做了个鬼脸,飞快的跑了起来。为了那漂亮的手帕,我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跑着。

“啊!”我没注意到前面滚来的石块,“扑通!”摔了一跤。胳膊立刻渗出了鲜红的来,真疼!雯君停下脚步,转过身,走到我身边,关切的问“没事吧?”我似乎都要哭了,只见雯君从口袋里掏出手绢,蹲下来,把手绢缠在我胳膊上,帮我包扎。“雯君……”我声音有些哽咽。“没事,大不了不流时再还我!”雯君微笑着说。很快,我感觉到胳膊不疼也不流了,多亏雯君。我心中充满了感激。

这事过去很久了,我依然记得鲜明,那是因为雯君那美好的心灵。

关于人物雕像的作文【二】

??清洁工雕像为题目的作文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开始过上好日子的人们为了表达对生活的赞美与期待,中国的城市里兴起一阵树立雕像的风潮。慢慢地,那些雕像有了一定年头之后,仿佛变成城市里的居民,居住在人们的记忆中。

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对面的马路边上有一尊女清洁工雕像。 “她”身着普通工装,右手握一把长柄大扫帚,左手轻拢长发,姿态自然大方地站在路边;“她”的目光仿佛环顾着刚被自己打扫的焕然一新的街道,秀美的面庞浮现出满意的微笑。

光阴荏苒,多少次秋风把纷纷黄叶吹落在“她”脚下,多少次夏日透过浓密绿叶为“她”洒下光影斑驳。在“她”注目下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的从孩子长成大人,有的从壮年进入老年,还有的迈着初降人世的蹒跚步子。匆匆走过的人们似乎对“她”无暇多顾,但是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她”的笑容,每个人——尤其安阳的老市民,都在心里记得“她”。“她”是人们在记忆中重温已逝岁月的标识。

“她”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她”的身份是清洁工,和现在大街上铺天盖地的广告海报中的明星、精英相比,“她”简直平凡到不起眼的程度,而“她”的平凡却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特点。曾经的新中国,英雄可以是各个普通行业里的劳动者,雷锋是一个兵、王进喜是石油工人、孟泰是钢铁工人、时传祥是掏粪工、李素丽是公共汽车售票员。这些平凡的偶像饱含人文关怀,赞美、慰藉广大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与心灵。小时候,我的父亲每天骑车十公里到厂里上班,那么多年,他穿着中山装的身影消失在晨雾中、返回在夕阳下,红旗牌自行车上风尘仆仆的身形,是我心目中永恒的偶像。那时候,虽然物质生活清苦,却给我们留下很多如此温馨幸福的记忆画面。

随着社会加快物质水平的发展速度,精神的身姿被物质的大手拖拽地踉踉跄跄。我们变得过份重视感官享受和财富积累,厌倦了平凡的偶像,喜欢更英俊潇洒的、性感漂亮的,追求更有钱的、地位更高的。看看现在的偶像,街头上和银屏里,英俊地一塌糊涂的男人,漂亮地一塌糊涂的女人,搞笑、煽情地一塌糊涂的明星,钱多地一塌糊涂的大款。在现代偶像的教唆下,人的内心像弓弦一样绷紧,把自己射向永无休止的目标;人的身体为每一次短暂的满足而疯狂,却忘了已经身陷永不可能爬出的沟壑。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富有却感到越来越累?因为娱乐喧嚣充斥感官,人忽略了心灵的空虚;因为财富积累霸占理想,人背离了道德与良知。

当司机吴斌、女教师张丽莉带给世人一种久违而又清新的感动,我用重逢的目光凝视隐立在枝叶间的女清洁工雕像,心中唤起的童年岁月的回忆像清风,吹拂着被物欲烘烤地发热发胀的大脑。我幡然醒悟,路边广告牌中的.大明星们的脸蛋儿再漂亮也遮蔽不了路面垃圾的丑陋,唯有清洁工用一把大扫帚扫清道路才能让我们感到神清气爽;能触动我们心灵的还是来自于平凡的美,因为平凡的内在是真实亲切。

女清洁工雕像的造型简单明了,线条关系恰到好处,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有劳动者的干练;很多现代雕塑为了显示所谓理念的高妙、品位的豪华,材料高档奢侈、空间占用更多,却总是抽象怪状、做张做势,要么看着吓人、要么让人看的一头雾水。女清洁工雕像体现着八十年代的另一个特点:朴素。

朴素的实质是精神与物质均衡、协调的关系。在朴素中,物质材料被物尽其用,精神思想不被感官淹没,身体能获得来自物质的满足、头脑还能保持清爽敏锐。例如:现在我的内存卡能储存上千首MP3,但我最熟悉的旋律还是当年对着录音机反复听、跟着唱的那一盘磁带中的歌曲;现在我坐在家里用电脑能看到数不清的电影,但我却怀念以前坐在大礼堂中仔细观看一部影片的滋味;现在的图书种类丰富,但再也没有哪本书能像从前借来的那本杂志让我入迷地看一下午;现在我可以天天吃肉、顿顿吃肉,但是觉得肉再也没有以前隔上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回地那样香。因为是无穷尽的,但是人体的实际需要却有限,过奢令人的感官麻木、受损,而朴素具有珍惜的质量和热爱的力度。

朴素保障身体健康,精神与物质的均衡造就八十年代的纯净与勃勃生机。那时候,人们的思想从极左年代的意识形态管制下解放出来,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经济开始开放搞活,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人们变得有钱了,可是社会风气仍然很好。市场上涌现出大批的新式商品;文化界有众多作家、诗人、学者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在那个精神与物质同时从起跑线上出发、暂时并驾齐驱的年代里,人们获得了精神与物质的双丰收。女清洁工雕像的笑容里不仅有对劳动成果的满意,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生产积累大大超过了精神文化的孕育生长,社会中出现了种种令人深恶痛绝的丑恶现象——犹如因饕餮暴食而虚胖昏胀的大脑做的噩梦。须知,“物质文明只能改善人类的住房,却改善不了住在房子里的人”;精神文明是让我们保持人格的健康茁壮、并且创造出更高级的物质文明的阳光。

如果把物质比作灯泡,精神比作电流,只有两者适配才能产生光明。电流过大、灯泡太小会烧毁灯泡,像赤贫的极左年代里,人们饿着肚子斗私批修,以变态的精神暴力掩盖痛苦的饥肠辘辘,疯狂地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物质基础——曾经深受其害的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但是,灯泡太大、电流太小,灯泡是的物质,不会产生光和热,我们现在更需认识到,失去精神阳光照耀的物质世界,该是多么冰冷、丑陋。

精神与物质是人类的双翼,缺一不可。我们亟需重视精神文化、关注心灵完美,使社会重现八十年代的精神与物质的均衡、和谐,当然,是在更高层面上的重现,这正符合马克思思想中否定之否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平凡、朴素的女清洁工雕像站立在城市中,注视着我们,“她”的目光是三十年前的人们对今天我们的憧憬。对我们而言,这份憧憬等于审视,促使我们反省自身缺失的东西。我们还应感悟,这份憧憬和现在所说的“中国梦想”一脉相连。

关于人物雕像的作文【三】

每当看见小兰花,我就会想起童年里的那一抹淡淡的微笑。我仿佛又看到了那枯黄的手,那枯黄的脸,但她慈祥的脸上永远是那一抹微笑,她的眼睛总是看向天空,似乎在望向某个人。

小时候,我非常调皮,还很贪玩。我总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爬小山丘,到各家各户去留下自己的小脚丫,但我们不会去一个地方,那是一座孤僻的房子。虽然那时家家都盖了新房,但那房子还是一成不变。爸爸让我们不要去那儿,对我们撒谎说有个老妖婆住在那里,专门吃小孩。所以一直以来,大家都没踏上过那儿一步。可那儿却种着许多小兰花,到春天时,就异常漂亮。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那一年春天,我们几个陶器鬼玩捉迷藏,轮到我藏时,没地方躲了,正好看见一个小洞洞,我就钻了进去。刚站起身来,我便被眼前的景象给迷住了:一片花海,那花儿随着春风的吹拂下扭动着。这时我又砍刀了一位老奶奶,她太瘦,太瘦了。但是她望着天空,脸上挂着微笑。我正犹豫着要不要出去,想着她可能就是“老妖婆”。但那“老妖婆”发现了我,对我慈祥的说:“孩子,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陪我这老太婆把,自从老头子后,就没人和我说过话了……”她变成了喃喃自语。我不受控制走了过去,她高兴极了,微笑着看着我。

我对那老奶奶说:“奶奶,这些花都是你养的吗?真漂亮!”“是呀。”她抚摸着那几朵小兰花,就象爱抚一个个孙子一样。我就用“对付”奶奶的方法,帮那位奶奶捶起了背。老奶奶连声说我真乖,我听了这话,便又讲了几个笑话。但奶奶只是用她那经历过沧桑的的眼睛望着天空,一脸慈祥的。虽然那时我还不懂,但我猜到奶奶应该在望着天堂里的某个人。我不知道当时是怎么了,嘴里竟说:“老奶奶,我做您的孙女,好吗?”“恩,谢谢你,孩子,我已经好久没那么开心了。”那奶奶,以后我经常到您这儿来玩。我高兴地搂着奶奶的脖子,奶奶不语,依然微笑……

从这以后,我就经常到奶奶那去,每次见到她,总看见她一个人望着天空,脸上露出幸福的的微笑。我总会不经意的去吓她一跳。而那满院子的小兰花,也成我的好伙伴了。每当爸爸妈妈问我去哪里时,我会神秘的一笑:“秘密!”对呀,这时我和奶奶之间的秘密。

如今,奶奶已去世,可那满院的小兰花依旧开得那么艳,那么香,犹如奶奶的笑容一样,淡淡地,淡淡的……就像幸福的源泉让我不经意地露出那一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