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瑶族的风俗作文350字(瑶族饮食作文350字)

瑶族的风俗作文350字(瑶族饮食作文350字)

更新时间:2023-04-06 11:44:01
瑶族的风俗作文350字(瑶族饮食作文350字)

瑶族的风俗作文350字【一】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风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象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日,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日,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日,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日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瑶族的风俗作文350字【二】

瑶族多在山上居住(有所谓“无山不瑶”之说。中国南方山上树木繁茂,鸟类群聚,因此,瑶民与鸟关系密切,感情深厚。所以,瑶山传承着与鸟有关的风俗和传说就比较多。以前的农历二月初一,繁忙的春耕还未开始。这一天,江华瑶族民众穿上本民族的节日盛装,愉快地开展喂鸟、比鸟、歌鸟等活动,欢度敬鸟节。他们一方面祝福鸟类快乐、繁衍;另一方面也学习鸟类自由的生活。清晨,瑶胞像汉族过年那样兴高采烈,大人小孩全忙开了,把自家做的圆糍粑一个个地插在房屋的四方和田土的四角,心里不停地默念着传统的“”:

鸟神王,鸟神王,

你的生日我不忘。

吃饱吃好耍个够,

为我农夫大帮忙。

“祝词”朴素地表现了瑶山民众对鸟的特殊情感。敬祭完毕,瑶民一家才坐在堂屋里火塘边,欢欢喜喜地吃糯米粑粑。早饭以后,男女老少成群结队,高高兴兴地去赶“鸟会”。风雨无阻,十分热闹。

传统的鸟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于奇特的魅力。一般都有比鸟、歌鸟两项活动。“比鸟”,是甲、乙两方把各自的鸟笼挂在一起,双方的鸟便会搏斗起来,越斗越凶猛,越斗越精彩,观看的人们不断喝彩,斗赢一方的'鸟主自然更是高兴,其鸟获得的赞美也更多。

“歌鸟”更富于情趣。主要是以鸟为由,以歌为媒,男女青年对唱瑶歌,选择伴侣,自由恋爱,缔结良缘。在传统的鸟会上,那情意缠绵的歌声缭绕云端,成双成对的情侣笑逐颜开……

旧社会的瑶山被“山主”(财主霸占着,也被鸟兽损害着。为了摆脱贫穷困苦,瑶族劳苦大众把善良的愿望寄记于美好的幻想之中,因此,有些地方过的是敬鸟节、麻雀节,更多的地方则过着“粘鸟节”(用圆滚滚的米汤粑粑把棍子戳起,插到自己菜园里,免得鸟儿来啄菜吃——如果来啄菜吃,就会把鸟儿的嘴巴粘住、赶鸟节”。新中国以后,特别新的历史时期的,绿化家园,绿化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随着绿化工程的深入开展,自然生态环境的改良和爱鸟、保护珍禽等工作被人们所重视。因而,广袤的瑶山的敬鸟节也就具有了新的涵义。

瑶族的风俗作文350字【三】

篝火晚会十分精彩,令人难忘。

中途在互动环节时,主持人会邀请4名男观众会被到舞台上参与节目互动,与台上的女演员们进行互动表演,整个过程非常的有趣,时不时有搞笑的一幕幕出现逗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

演出的会场大概看了一眼座无虚席,据说场所最多可容纳2500人同时观看演出

最后这一部分演出我认为傣族宫廷舞蹈:《贝叶之光》是整个演出的高潮部分,也是演出中最震撼的一幕

各种精彩的演出简直让我们视觉应接不暇

演出结束后主持人告诉大家在门口会给每位观众赠送一盏纸质的祈福灯

我们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的脚步前往放生湖举行放灯仪式

最后来到广场和大家一起载歌载舞,那就暂时把我们所有的不开心的事情放在一边尽情享受这一刻的狂欢吧

瑶族的风俗作文350字【四】

我的老家是浙江的临海,有许多与别的地方不同的习俗:过新年、元宵节、中秋节。

快过年了,人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

除夕那夜,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家家户户就开始放烟花爆竹,一走出门,便听见了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传来。这声音把我吓了一大跳:吓得我赶紧用手捂住耳朵!这声音大得,连说话声都被淹没了,不得不让人大声地喊。之后,我看着满天迷人的烟火,每个烟花,都像朵花,大的、小的,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真叫人看的眼花缭乱,简直就像杭州西湖的“烟花节”。

在我们浙江临海春节一般都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止。大年初一那天天还未亮,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天刚蒙蒙亮,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烛焚稥,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在初一那天还有许多禁忌:不准扫地吧,不准将水倒出去,不准动刀······

还有,我们那儿过元宵节不是在正月十五,而是在十四那天过。元宵节那天你猜我们吃什么?汤圆No!No!No!不是汤圆,在我们哪儿吃的是“羹”,它是将一大堆原料搅拌成的,都是薏米浆为主,再放芥菜叶、猪肉末、豆腐干······搅合在一起,搅好了之后,就用小火慢慢煮,最后调味出锅,因为做羹的原料很多,所以通常都是一煮就是一大锅,这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呢!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各地的风俗,各有各的特色;各地的节日,各有各的过法。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节日才会变得非常有趣。你家乡的`风俗,又是怎样的呢?

瑶族的风俗作文350字【五】

人们都喜欢过年,其原因当然在于美食与热闹的习俗呀!

湖南人过春节,家家户户都得吃腊肉,其腊肉的制作也是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做,味道才会地道、肥而不腻。做腊肉也不简单呐,首先要准备好肉,再用盐腌一段时间,直到色泽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下一道工序要将腊肉挂在柴火上面,把它烤成乌黑就完成了。

话说年年有“鱼”,在湖南春节的时候,这道菜是少不了的,在过节的前几日,家里的大人都会去集市采购肉质鲜美的鱼来做成各种佳肴。因此吃上这些美味,才有过年的味道。

孩子们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就是缠着父母买新衣,家长也都不会拒绝,新年嘛!当然要辞旧迎新啊!之后才是采购各种各样的.爆竹,等着在除夕夜晚大肆的开心一把。

孩子们都在开心迎新年,大人们自然也不会闲着。他们要买各种干果,等着春节的时候招待客人,还要买好烟花爆竹在除夕夜迎财神,据说这样才能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在赶着做年菜来犒赏在外辛苦装钱的“功臣”,因此,家家户户都是酒肉飘香,喜气洋洋的气氛笼罩整个湖南。在除夕夜里,家家大门敞开,赏烟花。美丽的烟花点缀了黯然的夜空,就像绽放在夜空中的花朵,叫人连连称赞,整个除夕夜灯火通明。

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家家都在这孩子到亲戚家拜年,孩子们更是乐不开支,因为在这一天,他们能得到丰厚的压岁钱。

湖南的每个春节都过得分外热闹,一点也不比别的城市差。

瑶族的风俗作文350字【六】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瑶族的风俗作文350字【七】

篝火晚会瑶族舞蹈,让跨年喜庆感染现场每一个人。

将旧年的尾声,留在连州瑶乡竹海中的熊熊篝火旁;把新年的开头,放在新八祭祖祈福的古老仪式中。刚刚过去的2016年,由清远日报策划、执行的“返寻味”冬游连州读者采风活动第7期———“瑶乡竹海过大年”隆重举行,30名团友和数百名闻讯前来的游客,元旦假期期间共聚三水瑶族乡新八村,度过一段不寻常的欢乐跨年之旅。

12月31日,2016年最后一天,“返寻味”第7期的30多名团友统一从清远市区出发,踏上欢乐连州跨年采风活动的行程。

约3个小时的首段车程,在一路的欢声笑语中很快过去。上午11时30分许,团友们到达连州市东陂镇和香隆酒店,品尝当地有名的腊味宴。

在近年崛起的和香隆腊味,已成为连州腊味产业的翘楚,除腊味生产外,还经营餐饮酒楼。该公司负责人之一何心燕介绍,东陂腊味工艺特点在于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风干,不经烘烤或者烟熏,不添加亚硝酸盐和防腐剂,具有腊香浓郁、香嫩爽口、回味悠长的特色。

长桌盛宴迎客

在游完竹海、逛完茶园、品完茶之后,随着夜幕降临,游客们,陆续返回红心村小组。红心村文化室对面一片四五百平方米的河边空地“小云洲”上,已经灯火璀璨,将数十张竹桌摆成了几长排。极具过山瑶特色的长桌宴,已准备就绪在此迎客。

三水瑶族乡乡长赵神兴介绍,长桌宴是瑶族婚庆、节庆以及狞猎庆功的传统宴席,节庆全猪宴、瑶山特色腊肉、瑶山美酒等集中亮相,瑶族青年热情敬酒,款待各方来宾。每当重大节日,瑶家男女老少穿着盛装,摆起长桌宴、斟满糯米酒、放满烟熏肉、挂上红灯笼,欢欢喜喜过新年。一桌原汁原味的瑶族盛宴绝对是饕餮食客的最爱。

跨年之夜,长桌宴上准备的全猪宴,包括猪肉炖萝卜、猪杂煮香菇等4种“硬菜”和青菜;次日迎新午宴,长桌宴则准备了豆腐烧鱼、冬笋炒烟熏腊肉等5种山珍“河味”与青菜。露天长桌、河畔盛筵,吃起来自有一番豪迈滋味。游客们大块吃肉、大杯喝米酒,根本停不下来。

篝火烟花辞旧岁

一个多小时的晚宴结束后,长桌被撤去,团友们围着巨大的柴火堆落座,等待当晚最热闹的篝火晚会开启。

晚8时许,篝火晚会在音乐声中拉开序幕。盛装瑶族姑娘和小伙们,敲长鼓、迈舞步、唱山歌,向四方来客展现瑶乡傲人风情。游客们不时被邀请上前,与舞者、歌者互动,学打长鼓、说瑶话、跳竹竿舞,为众人带去欢笑时也收获村民们赠予的茶叶、冬笋等特产。

当晚节目中,获掌声最多者,当数最具三水特色的“布袋木狮舞”。一阵锣鼓声中,两只身披黄布的“狮子”出场,随着音乐的节奏或趴地撒娇、或跳跃逗趣,数分钟表演中,游客们鼓掌超过10次。

三水瑶族乡党委书记冯郁娴介绍,布袋木狮是连州市三水、瑶安乡瑶族人喜闻乐见的`一种道具舞,舞木狮共有72象(景,分为喜、悲、护、想、报、形、反等七类。木狮由若干人舞动,主要表现瑶族人民漂洋过海的艰辛过程,是广东省目前唯一现存的独特舞狮种类。

晚9时许,熊熊篝火正式点起,众人围着篝火跳起拉手舞,绚烂烟花也在此时升上天空绽放。柴火燃烧的噼啪声、烟花绽放的爆炸声、瑶族风情音乐声、众人合成一片的歌声相互交织,成为人们对2016年共同的告别宣言。

祭祖分肉迎新年

2017年第一个清晨,散布村中各处民宿的游客们,从竹海摩挲声中醒来,享受当地特色的“油茶”早餐。炒米、炸豌豆、炒花生、炸面糖果,构成了新八油茶的主料;油炸糍粑,则是新八油茶的配食。

丰盛早餐后,团友们一起观摩当地祭祖迎新仪式。一位白发苍苍的七旬阿婆坐在红心村文化室外香烛案后,村民和游客们按幼、长顺序排队,从阿婆手中领取颜料染红的水煮鸡蛋,同时接受阿婆的拥抱,象征领受福气。村中有威望的瑶族阿公,则将祭祀后的烧猪切成小块,分发给村民和游客,让众人共享一年丰收的喜悦。

祭祖领福毕,村中长者谭佳良在一旁,手握毛笔饱蘸金漆,为村民、游客写“福”字。本次进行网络直播的两位主播,受邀与谭佳良一起互动写福。连州手绘插画师何旭岑利用自己的特长,为谭佳良速绘一张肖像,被谭佳良称赞“像,像,像,好看”。此后,何旭岑又以2017农历生肖“鸡”为元素,现场设计绘画一张像鸡的“福”字,收获现场一阵叫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