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经历过的民俗的作文(写与自己有关的民俗作文)

经历过的民俗的作文(写与自己有关的民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4 13:07:07
经历过的民俗的作文(写与自己有关的民俗作文)

经历过的民俗的作文【一】

我的家乡位于准葛尔盆地边缘的小县城,因为这里是江格尔的故乡,而成吉思汗又在这里停留过较长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蒙古族人居住在这里。为此,我们这个县取名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关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

在蒙古族有一种风俗叫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和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脖子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向

献哈达者表示谢意。来蒙古族还有许多风俗,比如:敬神、骨肉进餐......带你一起唱歌:蒙古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出来。唱歌与对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开始喜欢蒙古族了呢?

经历过的民俗的作文【二】

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正是秋游的好时光。学校便组织同学们去秋游,一、四、五年级去展茅,二、四、六年级去塘头。这次秋游与往年不同,我们五年级的活动内容是野炊,要我们亲手做一道最拿手的特色菜,并且要带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品尝我们的菜。坐上了大巴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欣赏着野外的美景,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展茅。

我们跳下了车,老师清点了人数之后,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参观了五匠馆,这是一个很辟静的四合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有许多栩栩如生的蜡像,个个活灵活现,动态千变万化我仿佛感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参观完了五匠馆,我们又到了晒场里玩游戏:例如推牛车、踩高跷、打陀螺等,同学们个个玩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快到中午,我们一起来到野餐就地,我们班一共被分成了四个小组,一些家长早已准备好了做菜工具,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开始做菜了,我们组的副组长邵怡馨眼疾手快,信心十足地说:“我先来。”徐晨楠见了,接着说:“我第二。”我也自告奋勇地说:“我第三。”我们先拿了几根柴火,点燃了之后马上放进去,生怕烟呛到了眼睛。等到邵怡馨和徐晨楠做好菜,就轮到我炒菜了,我要做一道葱盆红烧肉,我先把准备好的肉和肉汁倒进锅里,生怕油溅到手上,在妈妈的指引下继续接着放作料,这时,一股风吹来,里面的烟全都像小孩子一样,不听话地跑了出来,我的眼泪不禁从眼睛里流了出来,我不时用手臂去遮挡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葱盆红烧肉出锅了。同学们一个个都做完了菜之后我们都跑去领我们的小朋友来品尝我们做的菜,他们吃了以后都赞不绝口,我们边吃边议论着,妈妈们和老师都夸奖我们做的菜好吃,品尝自己做的香喷喷的葱盆红烧肉,感到今天的饭菜特别香。

吃完饭后,老师带着我们去了跑猪场,那里面有一个将近三米的跳台和一个长两米多的小水池。猪圈的门开了,只见那一只只黑白相间的小猪绕着跑道跑了出来,真像一匹匹脱缰的野马,欢快地撒开小蹄,来回地跑着。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就要回去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展茅,这个乐园。这是一个有意义又难忘的秋游活动,使我们增加了亲手实践的能力。

经历过的民俗的作文【三】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习俗,现在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好吗?每年到了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到了腊月就要过年了,遇到的任何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天,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还有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要贴红红的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这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当它最害怕声、光和红颜色。一天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有趣的习俗。

经历过的民俗的作文【四】

往事像一颗巧克力,有时令人苦涩,有时令人有着甜甜的回味。它时而令人流泪,时而又令人欢笑。而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有一件事令我怀念,让我时常去细细的品味。

记得那是一个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旅行。当时我听说北京的后海可以滑冰,而且那里是北京冬天最好玩的地方,便很想去玩玩。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来到了后海。

刚一下车,视野顿时开阔起来。原来碧波荡漾的后海如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雪白的冰面上,用篱笆围成了几个区域,人们有的在滑冰刀,有的在滑冰车,还有的在冬泳。路边屋檐上挂着许多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冰。有的像剑,有的像冰棍,还有的像棒球棍……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来到湖边,叫着:“爸爸妈妈,快点,我都等不及了!”爸爸笑着说:“好的,等会我们就去滑冰。”我们来到了租冰鞋的地方,租了三双冰鞋。我原来练的是旱冰,冰刀还是第一次尝试。虽然冰刀寒光闪闪、锋利异常,但我丝毫没有怯意。我迫不及待的拿着冰鞋来到湖边。到了湖边,我坐在台阶上穿好冰鞋,走下冰去。谁知刚一到冰面,我脚底一滑,“扑通”一下摔倒在冰面。啊呀,这一条窄窄的冰刀到底比四个轮子难控制啊。妈妈赶紧跑过来,问道:“你没事吧?”说罢,把我扶起来,拍拍身上的冰渣子。这时,爸爸过来了。他扶着我,让我的脚迈开“八”字,我慢慢的照着爸爸教我的步伐在冰面上移动,果然平稳了许多,而且我可以越滑越快,远处爸爸妈妈看着我,脸上露出了微笑。我越滑越起劲……

再看看冰面上滑冰的人们,有的滑的如行云如水,有的再小心翼翼地滑着,还有的蹲在地上不敢起来,任由伙伴拉着他走……突然,我觉得天旋地转,“啪嗒”又摔了一跤--我只顾看他人而没有注意自己。

这时,爸爸妈妈坐在一辆冰车上朝我而来,只见爸爸手舞冰杖,一个“闪电漂移”,在我面前停了下来,我爬起身子,拍了拍衣服上的冰渣,说:“我没事,不用担心。”说完,我上下打量这辆冰车,只见它虽然用很简单的钢架旱成,却丝毫不影响速度。爸爸见我没事,用冰杖一点地面,冰车又飞快地奔去,我也追过去。于是,冰面上又多了两个身影,一个是一个大人坐在冰车上,舞动着冰杖;另一个是一个穿冰鞋的孩子,在后面追着,这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在一轮红日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和谐。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红日下那对和谐的身影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令我怀念,让我细细的去回味。

经历过的民俗的作文【五】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经历过的民俗的作文【六】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也称“忌针节”。从除夕至初五为春节,期间有许多规矩和禁忌,但到了初五,上述禁忌都打破了,有“破五”之称。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风俗里讲究在家歇着,不出远门。说实话,大年过到这一天,人人都有点疲惫不堪,大鱼大肉吃得太多了,吃什么都觉得没味。这一天,女主人就应该清理一下自己的餐桌,做点清爽可口的饭菜,让家里人好好休息一下。

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节,因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燕京岁时记》中说:“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日,则王妃贵主以及宦官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新婚女子亦于当日归宁,而诸商亦渐次开张贸易矣。《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清末民初,天津诗人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就写道:“新正妇女忌偏多,生米连朝不下锅,杯碗捧持须谨慎,小心‘破五’未曾过。”

农历正月初五,又称为“牛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资料来源:《春节》新华社发

正月初五牛日:东南西北中,路路遇财神。

正月初五旧说为“财神生日”。据《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俚之至。“路头”即民间所说的“五路财神”。

这一天,还是我国大部分地方春节“送穷”的日子。汉唐以来,民间就有了送穷习俗。穷为何人?从传说上看,有人说是颛顼、帝喾之子,有人说是帝尧之子,还有传说认为是姜子牙之妻。韩愈的《送穷文》认为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送穷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地方,在这一天打扫房屋,据说“穷鬼”寄身在尘土垃圾之中,将垃圾倒掉,也便送走了“穷鬼”。

关于“破五”还有很多传说,一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为“破五”。还有一个略为不同的传说是,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姜太公的老婆给忘了。于是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

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因为包饺子时,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着饺子边捏。据说,这样可以规避周围谗言。吃饺子也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寓意。清晨起,家家户户放鞭炮,尤其放“二踢脚”被称作“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老人们忌讳这一天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又有人说,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户户放鞭炮吃饺子迎财神。不管何种讲究,“破五”吃饺子,寄托着人们的新春期盼,那就是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能过上好日子。

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北京一带,妇女不许于此日串门,串门则不详。在河南一些地区,人们于此日不劳作,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在晋西北,传统上这天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外加鸣炮、烧香、敬纸;晋北民间习惯则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到了晋东南,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

陕西比较有特点两个地方是陇县和凤翔县。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又说是“吃穷饭,除穷根”,也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有些地方还传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而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破五”这天早起,搞大扫除,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于是有“破五”之说。

经历过的民俗的作文【七】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2017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至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