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芦苇作文二年级(小学生描写芦苇的作文)

芦苇作文二年级(小学生描写芦苇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5-07 06:39:27
芦苇作文二年级(小学生描写芦苇的作文)

芦苇作文二年级【一】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随着父母来到广东,已经三年。回想起我的往事,最令我留恋的,是那故乡的芦苇花。

那时的我,只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的孩子。而我最爱去故乡的芦塘。每一次去,总会令我留连忘返。

在斜阳西照时,塘边霞光辉映。而我总会静静地坐在旁边,看着那无边的、雪白的芦苇花。忘记时间,忘记地点,也忘记自己。当微风轻轻拂过这水面时,苇絮便随着风偏偏起舞。偶尔几只蜻蜓停在花絮上,我静静注视着。看着、看着,我似乎融入了其中。我自己也成了一只蜻蜓,飞向这无边的芦塘中,停落在花絮上,任由苇絮轻轻的抚摸着。

每当我沉醉其中时,一群归鸟总会从我头顶飞过,我看着它们,心中不禁流出一些悲伤,因为我将要对这片芦塘说再见,跟随父母去广东。我黯然的低下头,靠着我的手,望着这芦塘,水面上被风拂过,一圈圈水纹逐渐散开,我心随着这水,荡漾着。

或许从远处看,这冷清的芦塘在归鸟的称托下,显得热闹。但我明白,它们在向我告别。风从我身边掠过,头发被风吹起。虽然时候不早了,但我还是想在这美丽的芦塘边多待会儿。至少,在这能找回我儿时的梦。

时间在这时仿佛已不存在,而这幅画面,也永远定格在我脑海中:一个瘦小的男孩,在傍晚的芦塘边,静静的坐着,看着那片芦苇,一群归鸟,轻轻从头上飞过。

芦苇作文二年级【二】

望着窗外灯红酒绿。

霓虹闪烁的繁华城市,我陷入了回忆...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的,在偏僻的村庄旁有一片芦苇丛,从里面传来稚嫩的说话声:"奶奶,哪儿最美啊?""嗯..."那人沉默了一会儿,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江南吧...""哦,原来江南是最美的啊,长大了我要去江南好好看看!"从此在这个小娃娃心中埋藏着一颗种子--江南最美。

当明天成为今天,昨天,才发觉时光在一点一点的流逝,小女孩儿长大了但她还是天真无邪的玩耍,直到有一天的到来改变了这原本平静的一切。

这一天小女孩儿的父母要带她去城市里,她没有哭,只是静静的问她妈妈:"我能到芦苇丛中在待会么?"然后她飞奔到芦苇丛中,不在乎弄湿了鞋袜,抬头看着被夕阳渲染成鹅黄色的云朵,用手抚摸一根根芦苇:"我要走了,到一个遥远的陌生的城市,哈,你们说我能去江南么,江南......"说着说着小女孩的视线模糊了,眼中泛着泪光,仿佛从中看到江南的美景。

后来呵,她发现江南远没有故乡的芦苇丛景致好,应该是故时眷恋的缘故吧,这个小女孩儿就是我,至今我也不会忘记芦苇丛中的`江南。

芦苇作文二年级【三】

假期,我和几个朋友怀揣着许多好奇去了乡下农场体验生活,在流进农场的那一瞬间,一种无名的情感紧紧抓住了我。在这里,没有水中嬉戏完了的鸭群,没用西边洗衣喧嚣的农家妇女,更没用缕缕炊烟编织环绕的田园景色…

趁他们休息的时候,我独自顺着田间小路向前走去。突然,一片坦荡的天地出现在我眼中。那是一片沼泽,一片芦苇丛生的沼泽,芦苇花在禽肉地摆动着。好像翩翩起舞的少女,在这个静静的时间,只听得到风声、鸟语,静得让人感到一种心神的净化。身处其间,已经以往了城市的灯红酒绿,遗忘了自己。同时。这也是一个如诗的境界,你会感到无比舒畅,也愿化为一颗芦苇进入一片轻柔之中。从坠地开始我从未见过芦苇,但从书本里得知,芦苇像那墙头草一样单薄,而此刻,看着在风中摇摆的它,我不禁会惊叹于它的温顺。

当我走进芦苇丛时,发现里面竟是刺,长长的刺毫不留情地扎在我的手上、腿上,温顺的芦苇啊,想不到在你的身后还隐藏着几分尖利。我伸手扯它,原以为轻松易得,但我的.手动被弄得很疼,而它却依然屹立着,昂着头。我再一次惊叹且呆住了,它竟有如此坚韧的性格。我拿出小刀,磨了好一会儿才得到小小的一束,手中的芦苇仍然在风中舞动,在风中飘动,在风中屹立。你从不去选择肥沃的土地,从不去奢求什么阳光雨露。在你的世界里,你默默地存在,无论风吹雨打,日晒月圳,你总在坚守自己的一方土地,矢志不移地追求着,仅仅凭借自己的坚韧深泞扎根在这一片贫瘠的土地,因为你忠实于你脚下的土地。

芦苇没有玫瑰的高贵,没有松柏的挺干,有的只是淡淡的一束,在自己的世界轻柔地随风飘动着。外表柔弱,但内心却是无比刚强,不是践踏,不是风雨,不是贫瘠。

我只有深深的沉醉,沉醉于这人的精灵;我只有深深的为之倾倒,倾倒于这动人的精灵。

芦苇作文二年级【四】

小时候,总很爱一切绿色的玩意儿,无论是爷爷灰绿的军服还是院西掩着河水的芦苇。即便是同一株芦苇,那叶子、那根茎上起伏的绿色也总会带给我无限的。遐想与满满的快乐。

爸爸很厉害,每每春未夏初时,便挑几片嫩绿的芦苇叶用河水洗净,在手里三折两折,一只神奇的、能吹出鸟鸣般动听的叶哨就诞生了,这时只要用嘴唇轻轻抵住叶哨,吹出一口气,婉转美妙的声音立刻让你陶醉其中……

上学后,回乡下老家的次数渐少,即使回去,一个中午的时间连说话吃饭都嫌短,何况……直到偶然一回头,才发现结了一层薄冰的河水旁不再有芦苇挺拔的身影。幼时在它一旁玩耍的记忆顿时涌了出来,一度的漠视也被曾经的依恋所取代。我固然知道,每到冬天,爷爷就会将它们砍倒,院中一定有它们泛黄而不屈的身影;我也知道,每当春暖花开时,芦苇坚强的身影将再次映入眼帘。但,冬为什么这样萧条?

又是春天,我像幼时那样望着冒出的芦苇,那么嫩、那么绿,新生的枝干、叶子随风摇曳,显现出让人怜爱的神态,自然的清新混杂着泥土与雨露的气息。呵,我闻到了久违的大自然的味道!

夏的炎热弹指一挥间即逝,立秋了,芦苇那洁白如棉花般的花儿也在习习凉风中绽放,真美啊!不知何时,爸爸站在了身后:“我小的时候,很多人买不起棉花做棉鞋,就用芦苇花代替,芦苇还能编成篮子、帘子呢!即使是现在,芦苇在我们生活中少见了,却被广泛采集入药……其实,芦苇浑身都是宝哪!”

我倚在院墙边,回味着爸爸的话语,望着被夕阳染成金色的芦苇,不禁又陷入了想象的世界。

河西,第一缕炊烟冉冉升起;河东,默默奉献自己的芦苇微笑着,微笑着,颤动着的花儿就是它纯洁、朴实的心灵……

芦苇作文二年级【五】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西部的灵宝,灵宝有地上地下众多的文物和流传万方的神话传说,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其中,鼎湖湾是灵宝最最有名的风景区了,它位于灵宝市西阎乡文东村北600米处,北濒黄河,总面积达到一万多亩,是个苇路纵横、荷香婷婷的梦中绿园。

进入鼎湖湾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蜿蜒向下的小路,路两边各有一排铁扶手。左边是一座挺拔的山峰,而右边则是一片小山坡,山坡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小野花。举步缓缓走下台阶,山路旁的大树也是长得枝繁叶茂,那粗糙的树皮,一看就知道它饱经沧桑,忍不住去伸手摸一摸。

下到山脚,便能看见明明朗朗的一座石桥,桥下是片荷塘,荷塘里开满了清香的荷花,红的、白的,那沾满露水的花瓣在微风中摇曳,显得更加粉嫩可爱……

跨过石桥,走进那条古香古色的长廊中,就看见了鼎湖湾。只见万亩湖面上,千万只水鸟飞来飞去,而水上的芦苇、马兰、荷花等绿色植被在黄河风的吹拂下,波浪起伏,泛起层层涟漪。

这时,租上条船,让船夫带你去近距离地观察、欣赏芦苇、荷花是再好不过了,不用担心,鼎湖湾的船夫们技术非常娴熟,他拿起那个长长的竹竿轻轻一撑,小船便飞快地朝湖中心划去。进入芦苇丛中,大片大片的芦苇拥挤在一起,小船在芦苇丛中那条“牛毛”小路上缓缓行驶,两边不时传来“噼啪噼啪”的声音,不时有一两只大胆的水鸟停在船头上“啾啾”欢叫几下,就振翅飞上蓝天,盘旋几圈,忽然“嗖”地俯冲下来,轻快地抓起一条鱼,又振翅飞上天空,发出更加响亮的鸣叫。在芦苇丛中,高高的芦苇使人看不见四周的标志物,最容易迷失方向,有时会一不小心就一头栽进芦苇丛中。但船夫们对这里的路线却十分熟悉,哪儿要拐弯;哪儿要直走……他们闭着眼睛比谁都清楚哩!过了一会儿,船便左拐右拐地出了芦苇丛。水渐渐不那么浊黄了……现在,捧一捧清水洗洗脸,便有种说不出的惬意感。整个人似乎已经被满目的苍翠中的珠光宝气、紫气祥云所陶醉。

这就是我家乡的鼎湖湾。现在,你肯定开始深深留恋这美丽的湖、飞翔的鸟、翠绿的山了吧?

芦苇作文二年级【六】

我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里长着一些芦苇。

我不太喜欢芦苇。它其貌不场,既不如腊梅枝婀娜多姿,也不像荷花亭亭玉立,还没有玫瑰那样鲜艳的色彩,不仅枝叶不美,芦苇也没有牡丹般美丽的花朵和落花生一样美味的果实。仅仅外表不美也罢了,可它既没有仙人掌、胡杨般的抗旱,又不像菊花一样敢于与秋风搏斗,更不抗严寒,丝毫不像腊梅般迎霜傲雪,一枝独秀。因此,我认为像这样丑陋又平凡的植物,只配与污泥为伍,长在臭水塘里。

这个春天,一件事让我更看不起芦苇了:一天夜里,下起了中雨,早上我出门时,小草、树苗都把身体挺得直直的,沐浴着春雨,可当我来到水塘边,发现芦苇几乎把身体都埋进水里了,唉,真是“苟且偷生”的典范、楷模啊!我打心眼里讨厌芦苇。

眼,夏天到了,一天下午,突然乱起了大风,街上行人都争先恐后跑回了家,风到第二天早上才停,地上积了一层沙子,不少树枝飞的到处都是,我来到池墉边,发现池塘边两杳树被拦腰折断,不少树身上只剩两三根树枝。我觉得经不起一点儿风雨的芦苇一定被吹得不知道哪去了。我走上前一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芦苇仅仅被吹弯了一些,正缓缓挺直腰板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很奇怪,怎么大树被乱倒了,芦苇反常安无恙呢?

我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终于明白了,原来,面对逆境时,坚强不屈必不可少,但也要学会适度后退,“大丈夫能屈能”嘛。如果一味前进,不知回避,最终会被困难压垮的,不如软硬兼施,适度回避,这样才能更好地度过难关,获得成功。看来,芦苇的“苟且偷生”并不失为一种非常成功的生存策略呢!

太阳出来了,芦苇恢复了以往笔直的姿态,我却一点也不讨厌它了。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