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襄阳的古隆中作文600字(描写襄阳的作文500字左右)

襄阳的古隆中作文600字(描写襄阳的作文5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01-27 13:20:03
襄阳的古隆中作文600字(描写襄阳的作文500字左右)

襄阳的古隆中作文600字【一】

大家好,我是今天带你们旅行的导游,我叫孔星雨,大家可以叫我孔导。今天我们游览的是著名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古隆中,请大家做一个文明的游客,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扔果皮纸屑。

古隆中位于襄阳市郊区,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它风景优美,更重要的因为它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在此隐居读书躬耕,刘备“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的地方。

请大家看我们前方的这座高约6米,宽约10米的石碑坊,它是清朝光绪十九年所建,在石碑坊的正中央刻着三个大字“古隆中”,石碑坊的两边门柱正面上雕刻着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侧的小门上刻着诸葛亮的古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走过石碑坊大家可以看到一座小桥,它叫小虹桥。别看这座桥小,它的故事可大着咧!据说刘备冒大风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在这座小桥上看到了一个人,以为是诸葛亮,连忙上去拜访,交谈中才知道这是诸葛亮的岳父,刘备得知诸葛亮不在,便回去了。

接下来,大家看我手指的地方,这座祠堂叫做武侯祠,是用来纪念诸葛亮的,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这座祠堂叫武侯祠呢?诸葛亮又不姓候?原来是因为刘备在临终前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让诸葛亮来教育他,又把诸葛亮封为“武乡侯”。所以这座祠堂叫做武侯祠。

这里还有不少景点,大家可再自由走走、看看。

今天的旅行结束了,大家一定还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吧,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配合,谢谢。再见!

襄阳的古隆中作文600字【二】

来到诸葛亮隐居住的深山——古隆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石门,石门的两边刻着杜甫的名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计老臣心。”只听说杜甫的偶像是李白,原来他还是“诸葛铁粉”,真是一个“追星族”,有这么多偶像啊!不过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三国时期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石门中间还刻了五个红色大字——三代下一人。我不懂这一句的意思,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便跑去向导游哥哥请教。“这里面的三代指的是周朝、秦朝、汉朝这三个朝代,下一人就是指第一人,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是在这三个朝代中最聪明的一个人。”导游哥哥做了详细地解释。从后人的赞叹中,我发现诸葛亮确实太聪明了,因为在这三个朝代,能人特别多,像姜子牙、霍去病、韩信、商鞅等等,诸葛亮居然位居第一,也就是比他们还厉害,我的天,他们可都是神一样的智者啊!怪不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未来,后知后汉,既懂政治,又是军事奇才。

离石门不远,有一片不大的田,这可比我小姑家的菜园大多了,我走在田间的田埂上,眼前彷佛浮现出诸葛亮当年种植的'画面,细细听着导游哥哥的讲解:“这片田就是当年诸葛亮让兄弟不要荒废的田,因为他想在助刘备成大业后,回来隐居时继续耕种。可惜他星落五丈原,没能回来。”听了这块田的来历,这块田变得神圣起来,当然,我也为它的主人感到惋惜。

穿过了诸葛亮当年耕种的田野,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马上就可以见到传说中的茅庐了。我一边爬山,一边想象诸葛茅庐的样子。

襄阳的古隆中作文600字【三】

襄阳公园既美丽又好玩,特别是春天更迷人。

那里的春天像一条彩色的小河,到处缓缓流淌着诱人的色彩。路边的`小草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护城河边的柳树长出了新的叶子,伸展着柔嫩的枝条,微风吹来,像少女柔柔的发丝在飘扬。正对大门口的不远处,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坛,各种花竟相开放,粉的如桃,红的如霞,白的如雪,黄的似金......真像一些调皮的孩子,绽开那可爱的笑脸。

动物园里的动物们好像知道春天来了,都起来活动活动。孔雀最喜欢和对面的梅花鹿比美了,看,它打开那五光十色的大尾巴,在院子里昂首阔步呢!它的这一举动,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都朝着它叽叽喳喳地说着些什么。梅花鹿从墙角里走出来,轻轻摇动那两束像珊瑚一样的角,迈开修长的四腿,在院子里优雅的走来走去。它的这一行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海豚在清澈的池水里一会儿钻圈,一会儿顶球,它的精彩表演赢得了游人阵阵喝彩。

在游乐场里,可玩的真是太多了。那神秘的过山车,平稳的电动船,让人惊心动魄的摩天轮·····

每次,我都是玩累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襄阳的古隆中作文600字【四】

大家好,我是成功旅行社的一级王牌导游——胡圣华。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古隆中。

首先,我们一眼就能看见的是石牌坊,石牌坊上刻着:“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还有就是两边小门上的“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这是杜甫给诸葛亮一生的评价。

走过了石牌坊,经过了小虹桥,我们来到了抱膝亭,传说诸葛亮没有出山时,他很心烦,就在抱膝亭里抱着膝盖唱歌,解除自己郁闷的心情。

走出抱膝亭,我们来到了八卦阵。八卦阵是证明诸葛亮智慧的最好证据。它是用小木棍扎成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结构。它看似出入自如,虽然好进,但它可不好出去。

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八角型的宝塔——腾龙阁,它的第一层是会客和休息的最好的地方;第二层是诸葛亮18岁至28岁的生活记录,第3、5、7、9层则是看风景的好地方。而4、6、8层记载着他出山后的赫赫战功。

我随时欢迎你们到古隆中游玩,到时候,一定让我做你的小导游。

襄阳的古隆中作文600字【五】

一进古隆中风景区大门,我们就看到“古隆中”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上面刻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上面还刻有诸葛亮的古训:“淡泊名志,宁静致远。”这说明,诸葛亮虽然隐居在山林,但是志向很远大。

我们又来到了三顾堂,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桌子、椅子、板凳——,据说是诸葛亮用过的东西。再往前走,就看见诸葛亮和刘备笑容满面地面对面地坐着。一旁,关羽拿着青龙偃月刀严肃地把守在那里。另一旁,张飞拿着丈八蛇矛威武地站在那里。诸葛亮正在给刘备分解天下大事。这正是“隆中对”当时的情景再现,真不愧是卧龙先生,诸葛孔明,神机妙算,深谋远虑啊!

中午吃完让人垂涎三尺的农家美味,我们开始攀登隆中山。山中小径蜿蜒盘旋,深入林中。山径上,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山林中,古木参天,鸟语花香。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好像在鼓励我们:“加油”,相信你们是最棒的。爬到半山腰的时侯,奶奶打起了退堂鼓不再往上爬了,我们喝喝水,擦擦汗,继续往上爬。我第一个爬上山顶,登上了腾龙阁,放眼望去,青山绿水,翠竹摇曳,山风吹动,桂香阵阵,不禁心旷神怡,远处,雄伟的襄阳古城如同微雕,澎湃的绕城汉江好似绸缎。大地在我脚下,一股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油然而生。

这就是我看到的美丽的古隆中,你们也想来了吗?

襄阳的古隆中作文600字【六】

今天的天空格外蓝,阳光特别灿烂,我也很激动,因为爸爸妈妈今天要带我去游古隆中。

上午我们来到古隆中,刚进门就看见石牌坊上刻着“古隆中”三个字。两边刻着杜甫写的两首诗:“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还有诸葛亮的`古训:“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上面还刻着小花纹呢!

我们顺路走到了老龙洞,老龙洞里的水清澈见底。传说古代有一条龙王在天上玩,突然看见古隆中的风景优美,龙王就驾着筋斗云来到了古隆中。他发现古隆中有一个洞,他想去洞里面看一看,就好奇地钻了进去,不小心卡在里面出不来了,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 年,老龙王就变成石像了。有人说,诸葛亮喝了老龙王的唾液,所以变得很聪明。

再沿路走,我们就来到了三顾堂,三顾堂外面围着栅栏,走进去就可以看到古代的马车,我特别想去坐一 坐,可妈妈说那是古物,不能坐。马车的左边是古代的收稻谷的机器。走进三顾堂,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的桌子和椅子,据说是诸葛亮用过的。

爬上隆中的山顶,我们到了腾龙阁。腾龙阁共有九层,第一层是供游客吃饭的地方;第3、5、7、9层则是看风景的地方;第2、4、6、8层是介绍诸葛亮生平和生活的。站在最高层往下看,可以看到山下的人像蚂蚁一样小,一座房子像手掌那么大,马路上的汽车只有蚂蚁那么大,真有趣!

今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三顾堂,直到回到了家里,我还在想,要是能再去一次就更好了!

襄阳的古隆中作文600字【七】

这次五一,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奶奶去了襄樊的古隆中。

听妈妈说,这古隆中非常有名,每天都有许多中外游客前去观赏。古隆中位于山区,因此楼梯非常陡峭,而且据说刘备,张飞,关羽还拜见了诸葛亮,希望诸葛亮效力于蜀国的故事呢!”听完这段话,真令我悲喜交加,喜的是可以看见诸葛亮的住处,悲的是楼梯陡峭,万一摔下来怎么办?

经过一路奔波,我们终于来到了“山”的脚下,抬头望去,真是直入云霄啊!我们小心翼翼的走着,生怕摔了下去。尽管周围景色秀丽,可是我们却没心思欣赏,一心只顾着上山。

走到半山腰,我们累得快不行了,气喘吁吁的,可是,为了看到诸葛亮的住处及石像,我们也就顾不上休息了,急忙前行。

终于到达山顶,我们累得“瘫倒”在地上。

休息片刻后,我们跟随着导游前去观赏诸葛亮的住处。这时,导游向我们介绍道:

现在的古隆中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镜庄、承恩寺、七里山、鹤子川等五大景区。古隆中形成文物风景旅游区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澈;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耸翠,山亘绵,旗山旋峙。明代已经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庐亭、躬耕田、三顾堂、小虹桥、六角井、半月溪、老龙洞、梁父岩、抱膝石。1949年以后,又先后修建或新建了隆中书院、诸葛草庐......近年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诸葛亮。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听完这番仔细的讲解后,我还摸了摸诸葛亮的石像,希望自己能变得聪明些。

临走前,真然人有些依依不舍。这是心里不禁一番感慨:啊!美丽的古隆中啊!你的历史价值,怎么会令世人所忘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