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作文(描写承德避暑山庄的作文600字)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作文(描写承德避暑山庄的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6 10:31:14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作文(描写承德避暑山庄的作文600字)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作文【一】

8月9日那一天,我和妈妈还有我们楼上的几个老师和孩子要去承德旅游。

早上起的特别早,4点半就起床了,因为车4:50就到我们小区里来接我们,然后出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的时候,已经是1点多了。

终于可以下车了!我们下车以后,走了一段路,就到了我们要游览的第一个景点: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的大门有3个门口,中间一个,两侧各一个。我们买了票进去以后,我们的导游小林姐姐带我们去了宫殿区,我们参观了好多古代时候的东西,比如: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钟表,看到了康熙皇帝睡觉、召见大臣和吃饭的地方,我们还看到了慈禧的所有日用品,看了慈禧的画像,她已经70多岁了,脸上却一丝皱纹也没有。

参观完了宫殿区,又去苑景区, 景区主要就是湖区了,我们先去了沧浪屿,那里面太漂亮了,一座座假山堆在一起,清澈的泉水从上面奔涌下来,这可真所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呀。从沧浪屿出来,我们又去了烟雨楼、金山和热河泉这三个景点。

我们游览完了后。去德汇门那里集合,然后上车,去酒店吃饭,吃完饭后去了宾馆。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作文【二】

到了避暑山庄,导游去买了门票,发给我们每人一张门票,然后我们检票进去。我们这个团队人都进来了,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在一边玩,大人们在听导游解说,我们边玩边听。大人们是三分看、七分听,而我们小孩子是三分看、两分听、五分玩,总而言之玩是最重要的。

导游说门票不要丢掉,门票还要检一次。我心想:唉,真麻烦。导游说完以后收了每人120块钱,说是要坐车、坐船、再坐船的。

我们就开始参观,避暑山庄主要是乾隆和康熙留下来的一些东西。进了避暑山庄,再是澹泊敬诚,“澹泊”出之《易经》,取“静以养身,俭以养德”之意,它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举行庆典的地方;后是四知书屋,“四知”出之《易经》,取“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涵义,它则是皇帝临朝前后休息、更衣和近臣的地方。

我们参观好了宫殿区去坐车,车单独坐的话要40块钱,我和邓宇洲哥哥、王艺雄哥哥坐上了皇家A44。我们翻山越岭游玩了四面云山亭、马道和冷宫。在四面云山亭可以远眺承德山城;在马道则可以远眺昨日游过的为皇帝祝寿而建的小布达拉宫;冷宫是为皇妃修建的,因她修改朝纲而被打入冷宫,后她在里面绝食而,我们进去转了一圈。

坐车游了山区,再看了平原区,后坐船游了湖区。大家在《还珠格格》中小燕子飞来飞去的拍摄景点烟雨楼前留恋往返,最后我们坐游船到热河上。因另一景点有接待任务游客免进,我们就不能再坐船啦,景点导游退费给大家,后送团队一本贴有集体照的承德画册,为的是帮他们宣传以扩大知名度,这一招挺妙。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作文【三】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承德避暑山庄玩,在这里我看到了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它在历史上曾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位于山庄的南端,是清帝处理朝事和居住的场所,主要有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处建筑,现已辟为博物馆,用于清代宫廷史迹和宫廷艺术品展出。苑景区面积占山庄的十分之八,分为湖区、平原、山峦三种,曾是当年帝王后妃游玩冶宴的场所,著名的建筑有烟雨楼、金山亭、如意洲、文津阁等,多是仿造江南名景而建,这些别致的亭阁使得这座塞北名城中融入了江南水乡的秀丽。整个避暑山庄湖泊区碧波粼粼,洲岛桥亭错落掩映;平原区绿草如茵,古木参天;山峦区奇峰迭起,幽谷深峡。避暑山庄集江南水乡的精致与皇家建筑的雍容大气于一身,如一块绚烂多姿的瑰宝镶嵌于华北大地。

我在避暑山庄不仅玩得很好,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这趟山庄游览不虚此行。

承德避暑山庄旅游作文【四】

承德是一座山城,四周都是山。这里主要靠旅游为主,最有名的就是避暑山庄了。它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走进去,能感到凉爽。

避暑山庄的大门口,有一块康熙写的匾,但是仔细一看避暑的避是个错别字。后来听导游一说才知道,是康熙皇帝故意写错的。康熙为了不用逃避的避这个不吉利的字,故意多加了一横,表示他就是来避暑,而不是逃避的。从这一点,也体现了一个清朝伟大皇帝的胸怀。

走进去,我看到山庄是一座有山,有水,有楼台的皇家古典园林。

我们坐上了环湖船,一路游览。一会儿就到了拍摄《还珠格格》的烟雨楼,我去爬了电视剧里小燕子也爬过的假山,还去看了烟雨楼门前的荷花池,真的很漂亮。

我们下了船之后,又坐了环山车,一直到了山庄的山顶。站在山顶,我看见了承德市的全景,还可以看到远处的一座名字叫棒槌山的山峰,望着承德市的.风景,我心里想:承德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一天很快的过去了,明天我们就要去丰宁坝上了。我在心里默默说了一句:承德,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