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湖南邵阳家乡的风俗作文)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湖南邵阳家乡的风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05 03:04:30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湖南邵阳家乡的风俗作文)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一】

三天之后,短暂的邵阳游结束了,我回到了长沙,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一切,回家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二】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字串9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三】

很庆幸,我们老家在村里,所以还保留了许多过节时的传统。

最让我像印象深刻的就是春节了,过春节时我们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响彻通宵,村里的景象简直不比大城市差几分!大家还放鞭炮,要是在城市里那连鞭炮都不让放,但是在小乡村里就没有那么多拘束了!大家都买一桶一桶的鞭炮。到了12点时,空中一片闪亮,鞭炮声响彻云霄,那形势就好像万千牡丹花骤然盛开一样!

过年前我们还要吃年夜饭,我爷爷的兄弟们,制定了一个规矩,一年一家吃年夜饭,五年正好轮一轮!今年轮到四爷爷家了,桌上可谓是满盘盛宴!虽然可能我们自己做的并不是那么好吃,但不过我们吃年夜饭,并不是为了好吃,而是为了我们的一份心意啊!

吃完了年夜饭,我们都在守岁,呃,虽然我们的守岁并不是那么的正经,不过大家都非常的快乐!我的小爸爸正在和我的小娘娘在打游戏,我也端着电脑跟他们争着说一起来玩吧!我的小堂妹在玩我的游戏机,而我的堂弟似乎也非常想加入到我们当中,于是从他爸爸妈妈手里要来了手机与我们一起游戏,我总感觉我的爸爸有那么一丝老不正经,他竟然与我们那边的年轻人打起了牌,可能是太无聊了吧!

到了半夜,就快要到12点了,大家都该回家睡觉了,但是我的爸爸还有非常多的事要忙活!他搬来了一箱一箱的鞭炮他看着我,说:“你要不要来放下鞭炮呢?”我说:“嗯,这么难的事情我能做吗?嗯,我还是在一边看着吧!”爸爸说:“好吧!”于是他拿起了他的打火机,把鞭炮的尾巴给拔了出来,那就好像在揪他的小辫子一样!然后爸爸用力的擦响了他的打火机,咔嚓一下,打火机头钻出了一束火苗!爸爸拿着“火苗”蹭到了鞭炮的尾巴上,然后慢悠悠地地走开。那鞭炮尾巴便开始燃烧了,一点点化成了灰烬,嘭,一枚鞭炮从地上,一飞到了天上,就好似火箭升空一样,就是这个火箭没飞出多久就引燃爆炸了。空中开出了一朵美丽的牡丹,我们又惊又喜抚着耳朵瞪大眼睛一起目睹每一颗束炮爆的升空,鞭炮炸完之后都会像天女散花一样,从天上掉下来一堆堆的碎星!不敢想象!就是这些碎星组成了那些鞭炮爆炸出的美丽的图案!

桶装鞭炮放完了,爸爸拿出了他的绝招,串装鞭炮,与之前不同的是,爸爸点燃了鞭炮尾巴后,立刻就跑开了;我们看着他跑开的样子,立刻也跑开了,那个火星烧到了鞭炮的尾巴,“噼里啪啦!”那个鞭炮剧烈的爆炸了起来!霎时间,空中布满了火药味,一个个碎星飞来飞去,好像是在下流星雨似的!经过一阵阵剧烈的爆响,鞭炮放完了,大家都回到床上去睡觉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六点钟,爸爸又要起来放鞭炮了,据他们说这是开门红!

经过这一长段的经历,我总算是了解了我们家乡的过年习俗。以前因为太小,都是七八点钟就睡着了,今年我却见到了一个完整的除夕夜,看到了真正的年味,这一切真是美妙啊!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四】

期待已久的中秋终于来到了。我可是等的快化作“望月石”了!

这天晚上全家人刚吃完晚饭后天就黑了这时奶奶拿来一只升罗里面装满了麦子在中间插了一股香四周围也插满了一种叫亮晶晶的香然后在蜡签上插了两支蜡烛于是奶奶点燃了蜡烛和香我觉得非常好奇问道:“奶奶这是什么香啊怎么好玩?”奶奶回答道:“这亮晶晶香啊意味着出门不遭受风雨而且还能去除灾害。”我看了看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奶奶又端上来了早上买的苹果、月饼、梨等东西。我正做在椅子上望着天上那圆圆的月亮。突然月亮一下子消失了我觉得非常奇怪便大声说道:“月亮怎么不见了它去那里了?”爸爸笑着说:“傻孩子因为今天是阴天啊所以月亮出来了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了放在桌子上的东西于是伸出手想要拿月饼就在我刚要碰到的一瞬间爷爷说道:“别动那月饼不是我们自己吃的是给月亮公公吃的月亮公公吃饱了我们出门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后就又坐在椅子上望着天上希望月亮能重新出来再让我看着它。同时我又想:我们家乡的中秋节竟有这么多习俗我还是头一回知道呢!我还想: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家乡的中秋节风俗都进行完成之后,一看时间已经很晚了,立刻被妈妈赶去睡觉。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五】

中秋节到了,我们福州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捡月光”。

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传说,曾经有一位将军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福州在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福州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的意思。福州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六】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

走进腊月,年的味儿渐渐地浓了起来。这味儿是从家乡喷香的腊八面里溢出来的。提起腊八面,现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记忆的尘埃,往事便会清晰地浮现眼前……

在我家乡,腊月里最重大的节日就是腊月初八,也叫腊日。每年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做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腊八面。家乡有句俗语叫“红白萝卜似疙瘩,母亲叫你吃腊八”,“疙瘩”是家乡的土话,意思是说吃腊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腊八臊子”,这是展示姑娘、媳妇心灵手巧、烹调手艺高低的平台。家乡的“腊八臊子”做起来非常有讲究,是将猪肉、红萝卜、白萝卜、白菜帮子、豆腐等八种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葱、蒜苗、茴香等调料,用文火烩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别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腊八臊子”还要擀好腊八面。在家乡,新媳妇或小姑娘不会擀面是要被人笑话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匀,软硬适中,擀时要拿稳放平,用力要匀,先松后紧,先慢后快,富有韵律地一推一压,将面团擀成一张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摊开的面页上撒少许面粉,一层一层均匀地折叠。用刀切时,刀尖不离案,刀把缓缓抬,伴着“咯噔、咯噔”的节奏,面可以被切成长条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开下锅,捞出面来,盛在碗里,再浇上提前炒好的“腊八臊子”,这样,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着白生生热气的腊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几滴红艳艳的油泼辣子,更会让你垂涎三尺,吃起来酣畅淋漓,吃完后意犹未尽。

“母亲叫你吃腊八”说的是腊八这天,嫁出去的姑娘无论是十里八里、无论是忙还是闲,都要赶回娘家吃上一顿母亲做的腊八面。这天,在乡间的道路上,你会不时地看见穿着一新的姑娘、媳妇们高高兴兴地回娘家。腊月天寒地冻,为了迎接女儿回来,往往是做一大锅腊八面,初八一整天都吃它。这天全家人端着一大碗腊八面边吃边唠着闲话,围坐在热炕头或是灶火前,温暖而惬意。

吃完面后,母亲还叮咛儿女们给猪儿、猫儿、狗儿留下一碗,给树上、粮仓等地方挂上面,据说,这样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树木快长,人的身体也会更健康,这也寄托了家乡人追求平安、向往幸福的情愫。

多想再吃上一碗家乡的腊八面啊!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七】

人的话语,需要仔细品味;人的内心,需要仔细阅读。

——题记

年少时的一个周六,我一好朋友的妈妈打电话说要带我一起去玩,那时我正百般无聊地坐在小屋里应付着作业,一听到玩,兴致顿时就被勾起来了,二话不说,一口答应。微笑着掩饰内心的喜悦,来到客厅,对着正在看电视的爸爸说:“爸,喆喆的妈妈说要带我出去玩。”“你作业写完了吗?”“没呢。”“那不能去!”硬生生的四个字一下子把我激情万丈的好心情带入低谷,本以为平时不反对我玩的老爸定会答应,没想到这次他却如此“绝情”。我皱了皱眉,从鼻子里发出一声闷哼,不悦地看着爸,赌气地说:“我就要去!”说罢,便转身走到梳妆台前,开始梳头洗脸,心想着爸过一会儿肯定会妥协。

哪知这次却是实实在在地触碰了爸的底线,他快步走到我身后,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马尾辫就被爸狠狠地拽住,我感觉我的身体在飞快地被向后拉。气愤地打开爸爸的手,转过脸来没好气地说一句:“爸你干嘛!”不料这话却成了导火线,成功地点燃了爸这颗巨型炸弹。他丝毫没有犹豫,举起他那厚重的巴掌直接朝我的脸甩过来。风声——啪!我被打得重心不稳,直接趴到了旁边的墙上,顿时懵了。也不知是因为疼还是委屈,眼泪“哗啦”一声,就全部像海潮一样翻涌了下来。我捂着头和脸,哭着哼哼,可这无疑是火上浇油。

爸最讨厌人哭!

他走上前来拽住我,又举起他那如铁般沉重的巴掌,一下一下地打在我的额头。我感到头上的刺痛,才想起以前爸打人也是根本不留情面,横七竖八,乱打一气!无意间,转脸看到镜子里的我,额头上,一块明显发白的区域,正向外面冒着珠——显然是被爸用指甲挖的。而爸却什么也没看到,只是打,不停地打。我放着嗓子哭叫——尖叫,最后像逃兵一样仓皇地躲进厕所,锁上了门。

爸在门外疯狂地用拳头砸门,我坐在地上,哭着喘气,心里五味杂陈。委屈,怨恨一并涌上心头。

爸,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爸在外面逼着我开门,我哭着说:“那你不要再打我了……”爸说:“行!”

我颤抖地将门打开,爸一进来就看到我头上渗的伤。一懵。他尽量使自己冷静下来,但他没有问我疼不疼,也没跟我说软话。虽然手上停止了动作,嘴上却在不停地训斥我,语言生硬,让我心寒。

之后也忘了我是怎么回到我卧室的。只记得回屋后我稍微平息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在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拿起手机拨了爸的电话。爸的手机铃声在客厅响起,只听“嗡”的一声,电话接通了。

“爸…”“嗯?”电话那头也基本没了火气。“我…错了,对不起……”我红着脸道完歉,电话那头一阵沉默,然后听到“嘟——”的一声,电话挂断了。只是继而就听见爸从客厅走向我房间“塌塌”的脚步声,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眼儿。

爸轻轻推开了我的房门,见我坐在书桌前默不吭声、眼睛泛红,便缓缓走上前来,把我的头就这样柔柔地靠在他怀里,边用手摸我的头发边低声说:“好孩子,爸…对不起你……打完你以后,爸…也后悔……”霎时间,我的悲伤防线被这句温柔的话语彻底击溃了,我紧紧地抱着爸爸,肆无忌惮地哭。此时爸也丝毫不忌讳了,只是轻抚着我的头。

父女之间,浓浓的,是感动,是爱。

下午我去上课外班,课后是爸妈一起来接我的。爸妈一起来接,是少有的,平时都是我自己坐公交。我想这是因为爸跟妈说了他打伤了我的事吧。

妈看到我脸上的那块还有些印的伤,一边疼惜地说:“要是留疤可怎么办啊。”一边嗔怪爸:“你怎么这么粗鲁!女儿是你随便乱打的吗!?你知不知道用指甲挖伤的地方很容易留疤!”爸的表情,似笑非笑。我知道,他心里也不好受。索性就笑了笑说:“妈,不怪爸,是我不好。”

妈听后用劲攥了攥我的手:“你还帮你爸说话。”但妈的话语里,充满了宠溺。

我转头看看爸微蹙的眉,再看看妈紧握着我的手。突然鼻头酸溜溜的,想哭。

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刻,我读出了爸妈的内心。

邵阳家乡的习俗作文【八】

按照洛阳的老规矩,春节一般都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准备的。一般这个时候,大人们就会买很多芝麻糖,说是要让灶王爷的嘴像抹了蜜一样,光说我们的好话。在小年这一天,我们就要把整个屋子打扫一遍,直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要买好多好多吃的放在家里,因为商店和店铺都要过年了,也都不开店。家人一般都会买些葡萄干、瓜子花生什么的在除夕晚上吃。

我们孩子到了过年,都可高兴了。因为一到春节,都可以穿新衣新鞋,最主要的是我们都可以放鞭炮了。我们男孩都喜欢往别人脚下扔鞭炮,我都被炸过好几次呢!在我们快乐的时候,大人们也忙乱着,他们要给我们买鞭炮,给家里买糖买衣服买吃的,要在年里显出万象更新的样子来。每天一黑,天空就像一个魔术师,变出无数烟花,地上虽然没有天空那么炫丽,但是也很快活:一挂挂的鞭炮在地上响起,火光好像也想爬上天,声音大得震动了整个天空。

到了除夕,除了最小的孩子,我们都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到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再到楼下放上一通鞭炮,这才算能睡觉。除夕一过,就真正要开始过年了,除夕过后的第一天,大人和孩子都会早早地起来,到楼下再放一挂炮,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摆在地下放。一回家就到了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了,我们可以拿压岁钱了。每次拿了压岁钱虽然都会交给妈妈,但是心中依然会有说不出的喜悦。

领完压岁钱就要跟父母一起去串门了,其实我并不喜欢串门的,但既然这是洛阳的老规矩,也是中国的老规矩,那我就勉强跟吧。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还因为串到姥姥家也能有一笔压岁钱呢!到了亲戚家,一进门,我们都会拱着手说一句:“新年好!”、“新春快乐!”当然,“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句话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的老家洛阳,每一到春节,我们这的办公楼和街道都会挂起灯,把自己的公司打扮得红红火火,好像代表着祝福今年一定发大财一样。

过年的时候,所有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每到这个时候,哥哥姐姐不管再忙都会来家里住上一到三天,这段时间我最高兴了,因为有哥哥回来,我就可以一直跟在哥哥后面跑,追着让他陪我玩。

一眨眼,春节就过去了,所有的一切都变成平常的模样。春节每次一过完,我都会像期待这个春节一样,期待着下一个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