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河北(河北春节习俗作文500字)

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河北(河北春节习俗作文500字)

更新时间:2023-04-28 04:03:13
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河北(河北春节习俗作文500字)

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河北【一】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观赏着又大又圆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挂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像一个大玉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让人以为月亮真的掉进了水里。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维中情不自经的冒出几个小问号。为什么在中秋节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早早便在庭院前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才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就有些讲究的,长辈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妈妈告诉我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这时已经是午夜了,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我们在庭院中吃柚子,妈妈一边剥着柚子一边说:“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在这个中秋节的晚上,我不仅仅会吃月饼、赏月亮,还懂得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就例如,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河北【二】

在我们石狮,过年有许多习俗。

(一)守岁

守岁是过年的习俗之一。在除夕夜里,人们常常在家看电视、聊天……每个人都很晚睡。能熬到天亮最好不过了。所以直到深夜了,几乎每家每户都还是灯火通明的。

(二)吃团圆饭

除了守岁,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要做的就是——吃团圆饭。为了这顿饭,许多在外地工作的人都得回家来吃团圆饭。表示一年中的团圆、合家幸福。

(三)扫尘

除夕那一天(不论昼夜),几乎每家每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原来是为了要扫尘啊。扫尘扫尘,扫除家中的尘土、蛛网代表扫去去年的晦气,清除邪气,满面春光地欢天喜地地迎接新的一年。

(四)放鞭炮

过年放鞭炮可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在春节期间,天天都有爆竹、烟花的响声。大大地增加了新年的喜庆气氛。可是政府规定市区内不得燃放爆竹,所以鞭炮也越来越少。

(五)拜年

大年初一,一定会有大人们带着自家的小孩子到亲戚家串门。也叫做拜年。拜年时通常都会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吉祥祝福语。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太阳般灿烂的笑容。

(六)贴对联

还有,贴对联可是家常便饭。

“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恭喜发财财进户,迎春接福福迎门”……每到过年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都要重新贴上一幅对联。当一幅幅火红火红的新对联贴在门口时,就预示着今年更加红火、喜庆!

……

还有很多习俗呢!如挂灯笼、穿新衣……等。我的家乡——石狮的春节很热闹吧?

今年的春节又将会是如何的喜庆、欢乐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河北【三】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还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相传至今。比如,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字、画年画和守岁等等。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古书《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习惯了,此外,扫尘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春联也叫对联、桃符,它以对偶、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

“福”字,指的是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是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种祝福。可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祝福,人们干脆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倒’了”。

现在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已很是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家家户户带去了兴旺和欢

乐的喜庆场面。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

在此我再送大家一副对联:“焰火耀长空,色彩斑斓欢度除夕度,金龙腾大地,人声鼎沸喜迎吉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