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温州东蒙山的作文(游东蒙山作文350字)

温州东蒙山的作文(游东蒙山作文350字)

更新时间:2023-11-21 16:13:56
温州东蒙山的作文(游东蒙山作文350字)

温州东蒙山的作文【一】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回姥姥家,浏览了家乡的蒙山大佛。

一路乘车没过多久,我们就来到了蒙山旅游区。远远就看到了一座很美的山。车慢慢地靠近,远处的景色也慢慢的清晰起来。树木很茂密,整座山都里就像开空调一样,特别凉快。我连忙下车跑向山里看看这座山有什么奇特。这里的.水清澈见底,连水底的小鱼都能看得很清楚,这里的水特别的凉,如果把手放在水里一会儿,你的手就会被冻得很红。我们继续向前走,看到了远处到处挂着红色的飘带,在微风下显得很美丽。我连忙去看看究竟,原来是一条条许愿条,听说在这里许愿很灵验,我决定也要许愿——希望我的愿望能够实现。

远处飘来阵阵香味,这是哪来的香味呢。我们就继续向前跑。啊!“妈妈快看呢,前面山上有座大佛!”我从来没看见过这么大的佛,太不可思议了。佛是整座山开凿出来,山佛一体,非常壮观。前面有条“天梯”能通往佛脚下。我们一路小跑气喘吁吁好久才到达。近处看佛就更大了,感觉佛头像顶着天是的。据说头就有好十几米米,总高60多米。就连手指头也有几米长,一件衣服就有好几百斤重。开凿时间就用了好几十年呢,比乐山大佛开凿的时间还长。但没有乐山大佛大,应该除了乐山大佛就属蒙山大佛了,他历尽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才被发现,因为佛的头不知去向了,整个身体都被沙土埋没,后来考古学家来到这里无意中发现的。再后来经过人们的后期修补现在才呈现我们面前。听当地人介绍,才知道这就是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才干,更为祖国母亲的悠久历史感到自豪和骄傲!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蒙山大佛,这里的旅游是不要门票的。如果想来旅游,这里还是很适合的。

下午五点多,我们该离开了。我忍不住回头看着蒙山大佛,它好像在向我点头微笑呢。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一个为梦想活着的人——希望这座神圣的千年大佛能帮我实现愿望。

温州东蒙山的作文【二】

今天是星期天,我们不上学。爸爸妈妈带我们去蒙山大佛参观。它位于晋祠路向南走到罗城村再向西走到开化村直走就到了。我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看着车已经缓缓驶入停车场。停好车我们沿着平坦的公路来到了雄伟的大门口,正门写着“蒙山”二字,门柱上写着“佛是一座山净山净土,山是一尊佛净土净心。”走进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它们参天耸立威武极了。再往里走就是传说中的“御驾桥”也叫“龙桥”。因为古代皇帝每次朝拜蒙山大佛,都要从这座桥上走过,御驾桥就由此得名。我们一路走走停停,曲曲折折。一会凉亭里休息一会,一会又在小溪边玩玩水开心极了。我们还经过了连理塔,最后又攀登了一百零八个台阶才终于到了大佛脚下。抬头仰望那屹立在山中的大佛,我不竟由衷感叹,大佛看上去大耳垂肩,慈眉善目,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他高:17·5米,宽:25米。它就像我们的保护神一样,俯视着大地,关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我依偎在大佛脚下拍了照,留了纪念,把他留在我的记忆深处。这时望着山脚下已经升起缕缕炊烟,已近黄昏,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佛回家了。

蒙山大佛,山西人的骄傲!中国的骄傲!

温州东蒙山的作文【三】

蒙山大佛即是西山大佛,像高约66米。它依山凿制,由于年久风雨剥蚀,岩石表层风化严重,况其外露高大的胸颈部剥落之处还长出小树蒿草,失其原有的风采,以致人们不知其为当年巍伟的大佛,立于大佛胸下怀间而不知,无怪以往探佛者慨叹“大佛已不存在了”,“仅遗乱石而已”。 2006年开始修复,2008年重又向世人开放。

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蒙山, 晋阳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比以往西方所说“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Bamiyan,高53米)高10米,按凿制年代,西方对“巴”佛考查不清,认为“巴”佛凿于“三至七世纪”之间,这是个不精确的估计数字,而我晋阳西山大佛,史籍明确记载凿于北齐天保二年(551),时在六世纪。如按“巴”佛凿于“七世纪”来说,我晋阳西山大佛要早一个世纪。比我国乐山大佛凿于唐开元元年(713)早162年。按此,论高度,晋阳西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晋阳西山大佛所在的寺院,原为东魏所建的大庄严寺。自北齐凿佛,历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扩建、瞻游、纪事等碑刻,除前寺址上遗有五代后晋和元、明的几通碑刻已移置太原双塔寺保存外,其余各代碑刻均未外运,当仍在其处,共处当有大量埋藏物。至于大佛之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对这尊大佛的考查,现仅触及其一半,还需清理发掘。

温州东蒙山的作文【四】

我们参观了蒙山的许多景点,比如九龙潭、望海楼、蒙山叠翠、蒙山花潮、蒙山飞瀑等,让我们见识了蒙山的奇异风光。

九龙潭,是一个非常美、非常壮观的景色,九个龙头雕刻在墙上,一起向前方喷水,可谓是奇异的景色,我们走到九龙潭的下方,九个龙头喷出的水,洒在了我们的身上,好舒服!我们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了彩虹,我们停住了脚步,拿起照相机,把这美妙的景色拍了下来,等到我们往前走了几步再看时,彩虹以悄然离去。

我们本想,爬到山顶,看一看山顶的'景色是否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因为天太热,就没有爬到山顶,我感到很可惜,下一次在去时,一定要登上山顶,看看山顶的景色,体会一下“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温州东蒙山的作文【五】

蒙山是四川名山县的一座海拔不到两千米的山峰,然而因一句:“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而为人们所知。明朝名士谢在杭曾在《五杂俎》中道,“昔人谓:‘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蒙山在蜀雅州,其峰顶尤极险峻,虎狼毒蛇都喜欢居住在那里,采到那里的茶有益于治病。”据传,远在西汉时期,便有人在蒙顶驯化栽种野生茶树的历史。唐宋朝更是让蒙顶茶达极盛时期。唐玄宗时,其被列为贡品,成为历代天子祭祀天地祖宗时都把它选为专用之物,一直沿袭到九百多年后的清代。

蒙山茶在茶经续中多次被提及,可见其历史的久远。

五一大假为避开过多的人流,与友人相约再次上蒙山。说再次是因为如同每年要去龙泉的桃花节一样,每年都会去蒙山。到那里已是熟路,住宿地也是熟人处。

每次都会看到变化着的蒙山。路况越来越好,山里更注重环境保护。正值新茶上市期,茶林景区沿路可见茶农在卖自己加工的蒙山茶。其品种有:竹叶青、黄芽、甘露、毛峰。每次我们都会买些春茶的,我较钟爱蒙山的甘露茶,竹叶青喜欢峨眉山的。

来到住宿地,已是暮色时分。远远的就可见到一把大大的茶壶和茶碗在山上展示着,像是在招呼人们:来碗茶吧。

漫步时,一路的植物叶片上,看不到一点灰尘,洁净如洗过一样。空气湿润而清新,大家贪婪地吸着这久违的空气道:“洗肺了,洗肺了。”的却,这样的氧气进入肺部,如同一次清洗。只是机会少了些。

夜,不舍入睡的游人,坐在露天喝茶聊天,享受着露湿衣衫的滋味。风中,树叶沙沙地响,又是一个难眠夜。

温州东蒙山的作文【六】

四川的乐山大佛天下闻名,殊不知,山西也有一座大佛可以与之一争高下。想知道它在哪儿吗?它就在“天然氧吧”—蒙山。昨天是中秋节,我就去了一趟蒙山。

我们从市区出发,快到罗城高速口时,向西一拐,顺着印有“佛”字的路灯往前走,就到了蒙山。

蒙山上空的天真蓝呀!蓝得没有半点儿杂质,纯净而透明。仿佛一块儿巨大的蓝水晶该在山上似的。一进山,一股在城市中久违的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空气是湿润的,轻轻地、软软地扑在脸上。蒙山遍地绿色,草木犹如一块儿绿色的大毛毯,把山裹了起来。而那哗啦哗啦跳跃着的溪水,更为这宛如仙境的山中增添了几分灵气。

捧一抔清澈的溪水洗洗脸,瞬间皮肤上便有了水娇柔的嫩滑,且热意全无,如同冲了一场凉水澡般清爽,浑身上下舒服极了。心仿佛也像纯净的溪水一样透明了许多。

在青山绿水的簇拥下,大佛静静地端坐在莲花宝座上,两眼微闭,神情严肃,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大佛两手放于腿上,静静地打坐。

蒙山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始建,高约200余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它比全国最高的乐山大佛略高,是最早的露天摩崖大佛。隋文帝时新建了庇盖大佛的殿阁,后由于寺毁阁倾,大佛从此隐没于乱石瓦砾之中。现在大佛已经修复。踏着山间的小路,耳边还回响着山中隐约可闻的佛乐。时间过得飞快,我该回了。坐在车上,我恋恋不舍地望着蒙山,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温州东蒙山的作文【七】

国庆长假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山东旅游,爬了沂蒙山。

站在山脚下放眼望去,哇,沂蒙山好高呀!山顶都到天上了。我一边看着,一边心想:这么高的山,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爬上去!

一开始,我的脚步很轻松,爬得也很快。可是走着走着,我就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脚步变得越来越沉重。再看看大山,我们才爬到半山腰呢。哎呀,如果小鸟这时能借给我一双翅膀多好啊!我在一座亭子里歇了一会儿,继续往上爬。

忽然,耳边传来“哗哗哗”的'声音,我闻声望去,哦,蒙山瀑布到了。只见一堵石壁高耸入云,瀑布顺着石壁往下流,一直流向深不见底的山谷。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好宏伟的景观啊!

看过了美丽的风景,我好像平添了几分力气,一鼓作气登上了山顶。山上有密密麻麻的树林,有的深绿,有的浅绿;远处有连绵起伏的山群,云雾环绕,像仙境一样。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登上最高的山峰,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