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走遍温岭作文300字(温岭习俗作文)

走遍温岭作文300字(温岭习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8-10 17:45:17
走遍温岭作文300字(温岭习俗作文)

走遍温岭作文300字【一】

这些天我们去了浙江温岭,素有“画中镇”之称的千年阳光镇—石塘镇。石塘镇就是新千年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首照地,千年曙光碑巍然屹立于曙光园中心,永志纪念。早上9点半左右我们开车去了石塘镇码头,包了条船,出海打鱼,当然不是我们自己打啦,是船主帮我们打的,但打上来的鱼归我们所有。因为怕晕船,我们基本上都吃了晕车的药,结果船是没晕,而1个多小时的成绩不咋的,只钓上来一点点鱼,但供我们吃是足够了。

中午12点左右我们带着自己的成果去码头附近的餐馆吃饭,第一次品尝刚打上来这这么新鲜的鱼和虾,感觉真是不一样,即新鲜又味美。

吃完午饭本来想去雁荡山的,可听带我们的当地人说这里有一个硐很值得去看看的,即方山—长屿硐天。长屿硐天是自南北朝以来,连续1500多年人工开采石板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千百年来开凿留下的28个硐群,1314歌洞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石壁长廊,虽是人凿,但宛若天成,让人叹为观止。

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只游览了一个观夕洞。进入洞后,我们大呼惊叹,以前看过很多自然形成的溶洞,但开采石板留下的洞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些洞是口小肚子大,为了能把石板运出来,就在洞边再开一个洞,才把石板运出来,简直不可思议。景区内有亚洲唯一的一个自然“岩洞音乐厅”;工艺精湛的石碗《硐天宝碗》(内口径2.53米,外口径2.71米,高度1.01米,容积2.39平方米)荣获世界吉尼斯之最;硐内有十几尊现人(运用就地石山)雕刻的观音;从观夕洞内往外能见到对面一座山的一尊完全就地取材,运用这座山上的石材直接雕刻而成的观音,总高有22.8米。

回家路上,大家感慨没去雁荡山,真的被千年古人的智慧所感动。

走遍温岭作文300字【二】

这本书让我爱上了三毛。

她的文字就像撒哈拉的野地荆棘,带着强烈而痛苦的诗意。她用一生告诉世人,有一个人叫三毛,有一种生活叫流浪,有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叫逆行。

深深沉醉于她的文章,原来现实生活也可以像书里那样梦幻。“万水千山走遍”,多么好听的名字。就像她的人生,在一条逆行之路上失去了很多常人应有的幸福,却也看到了很多平凡中不曾有过的风景。

在书里,我和她一起走过中南美洲的街头巷尾,从灯火阑珊的繁华都市到人迹罕至的没落乡村,从她厌倦的墨西哥“大蜥蜴之夜”,到洪国“青鸟不到的地方”。看尽了每一处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也爱极了这条神秘莫测的路。

至今记得墨西哥那一定是迫于生活的苦难和无助而在教堂前用鲜祈求奇迹的一家老小,他们虔诚的信仰让人震撼痛心,和三毛一样热泪盈眶。

在贫穷的洪都拉斯艰难生活的同胞,在哥斯达黎加寻求安定的异乡人,真是让人无奈和心酸;

也留恋秘鲁一场“索诺奇”而邂逅的荷兰女孩安妮,两人相似的习惯与性格,仿佛前世有缘,注定今生将会相遇。为她将来的路送一份相知的祝福,也替三毛高兴,为这灵魂知己,心灵伴侣。

好想随她向那些仅为两位观众而做认真演出的印第安艺术家欢呼喝彩,是他们的执着让我看到了生命中梦想的永恒。

好想随她踏进厄瓜多尔的草原去寻找前世的心湖,那是一生只能进来一次的地方,有明净的黄昏,成群的绵羊,还有淳朴的朋友“吉儿”和临走时的一碗牛奶燕麦汤……

“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心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

墨西哥令她好奇的自神,安第斯山脉的心湖,敦煌那尊只有她能看见的开了天窗的瓷面菩萨,是否为她打开了心结,参透了人生?又是否告诉了她最后的归宿?

她失去了很多,只因选择了一条逆行之路。

总有一些人,当世俗的车轮席卷整个世界,却在时光的洪流中逆行,不肯跟随大片的人潮,用坚守的原则与本真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逆行必然孤独,而孤独却并非苦楚。她说“我愿用一生去保护自身个性的完整”。她确实做到了,在这条路上,她用最珍贵的东西换取了一生的不平凡,走得坚定而精彩。

自由是所有人的追求,却并非所有人的归宿。当某天站在十字路口,我愿像她一样,坚定地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逆行之路。

走遍温岭作文300字【三】

这本书是上学期从同学那里借来的,因为之前跟她讲我在看《雨季不再来》,然后她说要借我。然后,然后就是复习周和考试周,然后它就默默地被一堆书掩盖了。

那天,是开学的前一天,我喉咙很不舒服好像是感冒了,尽管从家到学校一路奔波折腾了好几个小时,但当我在宿舍收拾书桌时看到埋在一沓书下的《万水千山走遍》,才惊觉“原来你在这儿”。

开学的第二天,又发烧了,躺在床上,是这本书陪我渡过了那些只能躺着钻被窝的时间,就这样我稀里糊涂的跟着三毛的脚步在纸上把“万水千山走遍”。

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想着以后要去很多很多的地方走走看看,可以是结伴而行的乐趣,也可以是独自流浪的自在。其实一直不喜欢游记这种文体,其中的乐趣是作者自己的,读者的体会是被附加条件的感受,毕竟看来的太容易了,感同身受太难了。我能想象三毛在中南美洲旅行时是痛并快乐着的,因为在异国他乡她总是可以遇见善良可爱的人儿,而且经常有中国人接待,或亲人、或朋友,或是因为那份单纯的同胞情怀,三毛总能被盛情款待。但她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遇见了不少危险,书中经常提到叶子,因为这种叶子能让在中南美洲得高原病而身体不适的三毛更好受点。因为我没经历过高原病这种东西,尽管我知道三毛当时是什么症状,但我只是知道却感受不到,我想我要切实去感受的话,就应该行动起来,自己去走过。就像你会觉得看过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人生一样,很多东西都是要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明白。

趁着现在一个人,想去哪就去哪吧~把万水千山走遍是怎样一种体验,将来我替三毛跟你再细细说来。

走遍温岭作文300字【四】

《万水千山走遍》一书中,有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人物和事情的描写、叙述以及抒情,也有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想象描写,故事发展不仅依靠作者一路上的见闻而展开,还穿插有借历史故事而展开的联想叙述,如《药师的孙女——前世》一文。

作者对故事材料的处理丝毫不矫揉造作:一是把自己亲身经历一一展现,揭示了中南美洲人民的生活及风土人情、社会风貌及生活水平。也有对这些民族或热情或朴实、或纯厚或好客性情的描写,自然也有灰暗而苦难的一面;一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世界:丧夫的苦闷、对人类苦难的悲痛、对故乡命运多舛的无奈和对前世今生的种种猜透,涉及跨越了爱情、生活及命运的范畴。将思想上升到了人的最高境界,其思想内涵和情感抒发透彻内心,令读者回味无穷。

作者将这两条线索穿插于无形之中,在让读者感受到不同国度不同人情风貌的同时,又深感于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忧思。

《万水千山走遍》的成书,实际上作者三毛内心苦闷缓解的产物。她,一个平凡而深有忧思的女子,将万种心情寄托于万千山水之中,寄托于一人一事中,或化为风,化为雨,为雾……三毛是个钟情于自然百态的人,因此将自己的内心亦给了自然,一切随缘般对待生活,却终究掩抑不了内心的坎坷。

“大地啊,我来到你岸上时原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原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开你的门时却是一个朋友了。”

这是《万水千山走遍》中开头的一段话,第一次看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说法比喻得很经典。读过该书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段文字,便不只是经典了。三毛的感情也被体会出来。这样简单而平实的语言,是三毛一贯的风格,却真挚而震撼了读者的内心。本句似描述又似抒情,似记事描写又似心理描写。我们暂且不论是怎样的手法,总之,三毛那种对中美洲居民朴实而真挚的热爱,甚至是对普天之下所有的人类一种深沉的眷恋,确是炽热如火,如痴如醉。事实上,对待生命又怎么不是同样的道理呢?来到这个世界上,原本什么也不懂得的我们,不正像一个陌生人吗;而随着时间的流动,我们却越来越眷恋活着的意义,于生命,我们不正成了不舍离开的朋友吗?这是不是三毛留给我们的思考呢?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从内心里,从三毛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是不是能读懂一点什么?譬如对生命的思考。

走遍温岭作文300字【五】

《万水千山走遍》这本游记,记录了三毛返台后再度出走,游历了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秘鲁等多个中南美洲国家和首次回归故土前往上海、苏州、南京和敦煌的见闻,共18篇。描述了当地的风景名胜、风俗人情,以及途中的感悟和琐事。作为读者,跟随她的足迹,也做一次纸上的奇妙旅行。

一路走来,三毛始终怀着善念感恩的心,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富有思想内涵,爱恨分明,途中做事不卑不亢,有条理。这场旅行,在她的笔下有土地,有人民,有过客,有灵魂;这场旅行,她记录了一路走来的哀伤,困顿,孤独和喜悦。

看着三毛细腻而沉郁的文字,能体会到了三毛对自然,对大地,对泥土,对人性的深深迷恋与热情的沉醉,体会到她路途奔波的疲惫,体会到她渴望自由的灵魂,体会到她坚定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这些感受,对读者是如此真实而立体!

三毛用质朴且华美的文字,叙写着万水千山的旅途及心灵上的征程,谱写了一个平凡女子用生命写出的绮丽诗篇。

记得有位作家说:“没有什么比文字更能接近一个人的内心了。语言可能有假,行为也会作伪,唯有字里行间,是心在支配着手指,而不是那颗只懂逻辑的大脑。”

旅行,是迷人的。

三毛,是迷人的。

读书,也是迷人的!

走遍温岭作文300字【六】

假如我也是这样一个女子,有着聪慧的头脑和一张灵巧的嘴,会不同的语言,能够写出美妙生气的文字,试问自己是否有这个勇气走遍万水千山,感受各国人民不同的生活习性,品味每个国土里特有的风情与独特?

假若我也有这样一段经历,有一个我深爱的又深爱我的男子曾经那样的与我幸福过,我又该如何去面对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我又会如何去度过那些没有他的日子?我该以怎样的面貌去对待那些依旧健在的亲人?

假如我也写下这样一部书籍,在我走遍了万水千山之后,我会以怎样的激情去写下这些文字,我又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去会议那些我所经历的种种?我又是否会在多年以后将这些文字拿出来重新品味,理解那些曾经走过的土地?

在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有着印第安人居住的秘鲁和玻利维亚,也许是因为作者花了很多的笔墨去描写吧。那里的居民生活水平都不算很高,卫生情况也不怎么好,但文字里面透露出的热情与美好总是温暖着我,让人感受到一个中国人在他国受到了尊敬与爱护。这份待遇显然在较为发达的智利就不能够了。作者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华侨同胞,受到了很多的爱护与照顾。移民在外的国人们,有成功的,居住在大草原上,有着自己的小洋房,每天照看农场,自由自在地生活;有不如意者,只能依靠他人的施舍和廉价的劳动力维持每日的温饱,过着赚一天算一天的生活。想来并不是生活把人分成三六久等,只是人们自己活着活着就区分出来了。三毛的文字本来是没有感情的,但读着读者自己心里就有了打算,我想这也是文字的魅力了。

曾经有很多次想过会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带目的地、沿途感受风景人情,却少了那份魄力。看到作者走到厄瓜多耳感受药师孙女的前生今世,听闻那美丽的传说、作者笔下的每一个地方特色,总觉得少点什么,就如同看一场盛大的晚会自己却总是融入不进去一样,读到的文字内容总是少了一份亲身体验的真实性感,是带着些许的羡慕,更多地憧憬去想象的,想着若有机会,一定要自己去感受一下不同国度的不同生活。

向往泰山的.巍峨,喜爱黄山的灵气,中意九寨沟的野性,也倾心大峡谷的幽静……大自然尚有千变万化来吸引我们,更别提全世界各地的不同人民的风土人情了,种种种种,待有一天我也能将万水千山走遍了,再来回味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