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游览大禹陵的作文(大禹陵写景作文400字四年级)

游览大禹陵的作文(大禹陵写景作文400字四年级)

更新时间:2024-05-04 00:01:04
游览大禹陵的作文(大禹陵写景作文400字四年级)

游览大禹陵的作文【一】

自然界里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灾难,这些灾难常常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危害。有的.让人们没有了家,有的让一个原本繁荣的城市变得一塌糊涂,不堪设想。洪水就是其中的一种自然灾害。关于整治洪水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讲的是:洪水给古代的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首领尧便派来禹来治理洪水。禹为父亲鲧治水不成被而感到伤心,因而治水时,劳身焦思,辛苦备尝。下定决心,要把水引到海里,三过家门而不敢入。把水治理的井井有条,让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帝舜之后,禹还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大禹治水》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面对如此大的洪水,禹下定了决心要把洪水赶到海里,果然就成功了。这是因为禹不但下了决心要把洪水制服,有耐心地查看地形,而且他还吸取了父亲的以前的教训,用了疏导的办法“掘地而注之”海,把水引到了海里。最后,洪水终于被他制服了。

游览大禹陵的作文【二】

五一假期,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大禹陵。首先,我们来到一块大石碑前,只见上面写着“大禹陵”三个大字。听导游的叔叔介绍:“以前周总理回故乡拜祭大禹时,曾在这块石碑的左边拍照留念。江也曾在这块碑的左侧拍过照片。走近石碑仔细观察,我们还能看到石碑上的些地方裂了开来,你知道,这里为什么会裂开得吗?那是因为当时的一次大台风所留下的'印记”。

我们跟着导游叔叔来到第二处景点——禹庙。一走进禹庙,映入眼帘的景象是那样的眼熟,听说,这个地方曾经是电视剧“西游记”的一个外景地,怪不得那么的眼熟!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一段台阶前,这个阶梯叫百步阶梯,不过走上去数一数台阶,却不足一百级,而只有33个台阶,不过听导游介绍:每个台阶上有三块方砖,33X3=99(块方砖。走上台阶,来到大门前,大门有左、中、右三道门槛,左右两边为文武百官的通道,中间走的是皇上,如果我们当中想体验一下皇上的感觉,可以走一走中间的那道门槛,不过要记住,男的要先跨左脚,“女王”们则应该先把右脚跨进去。

走进禹庙大殿,一抬头,就看见了大禹王,在大禹王脚下的供桌上,分别摆放着牛头、猪头、羊头,我想这大概是前些天公祭大禹时留下的吧!看完这些,我们来到了祭禹广场看表演。我们刚刚到的时候,祭禹活动就马上开始了.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时出来一位主持的叔叔,他对大家说:“祭禹活动马上要开始了,自愿参加本次活动的游客,请马上到换装……”“祭禹活动现在开始,肃立、雅敬……献供品,敲古钟十三下”“铛、铛、铛……”“上香!”许多游客虔诚地在香炉前磕起了头,并把点燃的香火插到了香炉里面。就这样,祭禹活动在喧闹中开始,却在无声无息中结束了。

祭禹活动结束后,我好奇地问主持人叔叔“为什么在敲古钟的时候要13次?”“因为我国现在的人口有十三亿!”“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问完这个问题,我们的游程也全部结束了。

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少!

游览大禹陵的作文【三】

今天读了孩子小学二年级——新语文读本4里的课文《大禹治水》,故事讲的是:

古时候黄河一带闹水灾,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于是大禹开始治水,他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堵为疏,带领老百姓凿山开渠,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治理洪水,经过13年的辛勤劳动,制服了洪水,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读后感: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组织人民治理洪水,齐心协力,共同战胜灾难,那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非常值得人们学习。然而,故事的编写者关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描述,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老婆在家里哭过家门而不入、妻子生小孩路过家门而不入,后来看到儿子,也是挥挥手就走,难道13年的时间进一下家门就会耽误大事,又不是住上两天。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与爱心;配偶之间相濡以沫的情感,这才是自然而健康的展现。然而文中却看不到夫妻的情爱和对子女的爱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教育孩子凡事从小事做起,既爱家,又爱国家,做到有有肉、又有丰富的情感,让每个家庭的小和谐来促成整个社会的大和谐,这样才会给以后的社会注入更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