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热爱邯郸的作文300字(描写邯郸美景的作文300字)

热爱邯郸的作文300字(描写邯郸美景的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3-05-04 11:02:08
热爱邯郸的作文300字(描写邯郸美景的作文300字)

热爱邯郸的作文300字【一】

那个人爬着回到故乡时,已经满脸污垢,衣衫褴褛,膝盖和双手肉模糊。乡亲们都笑话他:“原来邯郸人是这样走路的呀,这样笨拙的步伐,我们小时候都会呀。”他羞得无地自容,急急忙忙爬回了自己的家。

他痛定思痛:我不能机械地模仿别人,这样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还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全忘了。我还要重新站起来学习走路,找回自我。于是,他每天扶着墙,慢慢地站起来,试着小心地迈出每一步。刚开始他总是摔跤,摔得鼻青脸肿,可他还是坚持不懈地练习。他每天都在一点点地进步,终于恢复成了他自己原来走路的样子。

但他不满足于现状,心里想:我不能这样不学无术了,我要去学习文化。他开始在一家私塾里面学习,刻苦地阅读四书五经。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他考上了状元,并开始著书,其中一篇就是他的自传《邯郸学步》,他想告诫后人:要走自己的路,不要机械地模仿别人。

热爱邯郸的作文300字【二】

大家好!

《清晨热线》节目自1994年1月1日创办至今,已走过20年的路程。这20年来,《清晨热线》节目,坚持“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方针,关注民生、通达民意、反映民情。为广大百姓解决了大大小小,许许多多,方方面面的苦事、难事、烦心事。接受的的咨询、建议、意见、诉求不计其数。你们的所为,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但是,还应实事求是的'讲,虽然百姓有诉求,《清晨热线》栏目组编播人员有热情,可是由于一些单位或部门不配合、不作为等多方原因,一些事情的办理、落实,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根本办不了。这些问题,还需要大家的原谅和理解。毕竟《清晨热线》只是一介媒体,不是职能部门,也不是法院,能力还是有限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政府的大力支持。健全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机制,真正的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清晨热线》是中国新闻名专栏,既然是专栏,那我们就不能仅限于用传统的与百姓沟通、交流。通常拨打一次热线,怎么也得等几分钟,赶上广告,时间更长。大家既费时、又费钱。其实当今的通讯、通信、交流工具和平台比比皆是。如:微信、微博,QQ、邮箱等,这些都可以快速有效的向《清晨热线》节目反映问题。大家方便用什么工具就用什么工具,没有必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打电话)。

最后,真切的期望《清晨热线》节目不断改进工作,与时俱进。带着感情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不断提高为百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热心市民 x

热爱邯郸的作文300字【三】

在那个燕国人回家的路上,行人们都在讥笑他。“咦,这人怎么不会走路啊?”“你看,他走路的姿势太‘好看’了!”……

爬了好几天,终于来到了家门前对面的小山坡。他连爬山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扑咚”一下滚下去,给人们表演“狗啃泥”到了山下,他忧心忡忡,因为离开时他说过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他的'母亲看见了他,问:“儿啊,你怎么了?”他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的母亲。“没关系,咱们重新来过。”就这样,那个人一步一个脚印,在母亲的指点下,又学会了走路。

又过了半年,他走路的姿势漂亮极了。在整个城里,他走路的姿势无人能比。

终于,他走路的优雅引起了轰动。人们到处宣传他。只要有人见到他,就会说:“这位师傅,我想求学于您。”

他收了许多学徒,在他的带领下,这些人也学会了优雅的步子。

从此以后,燕国人的步子再也不比邯郸人的差了……

热爱邯郸的作文300字【四】

从前,有个燕国人嫌当地人走路姿势不好看,决定到邯郸城去学走路。

来到邯郸城看见他们走路很优雅,便跟在后面学起来,过了几天,他新的步法没学会,反而把原来的忘了,最后只能爬着回去了。

在路上,他碰见了他的朋友,朋友问他怎么回事,他和朋友说了说原因,朋友听了,先给他租了一辆马车,让他先回去,上车前,朋友和他说:什么事都去机械的模仿终究不会成的。他说:我知道了!朋友又说:我们要遵守客观规律,不要生搬硬套,你记住了吗?他说:记住了!记住了!

当那个人返回到燕国时,四周的人都嘲笑他说:这个人啊,真是太笨了,没学到新的走法却忘了旧的走法。那个人听到这样的嘲笑,很惭愧。

回到家,那个人茶不思,饭不想,没日没夜地坐在床上,仿佛在想什么。没有人来关心他,没有人问他:这几天好吗?他成天都听到有人说他:这个人整天也不出家门,饭也不吃,这是傻了吗?这个人的眼泪吧嗒吧嗒的掉下来。

有一天,那个人觉得他自己连走路都不会,活着还有什么用?于是他写了遗书,上吊彻底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没学到新的,却忘了旧的这个道理。

热爱邯郸的作文300字【五】

从前,有个燕国人嫌当地人走路姿势不好看,决定到邯郸城去学走路。

来到邯郸城看见他们走路很优雅,便跟在后面学起来,过了几天,他新的步法没学会,反而把原来的忘了,最后只能爬着回去了。

在路上,他碰见了他的朋友,朋友问他怎么回事,他和朋友说了说原因,朋友听了,先给他租了一辆马车,让他先回去,上车前,朋友和他说:“什么事都去机械的模仿终究不会成的。”他说:“我知道了!”朋友又说:“我们要遵守客观规律,不要生搬硬套,你记住了吗?”他说:“记住了!记住了!”

说完他就上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