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云南腾冲的作文(腾冲习俗作文600字)

云南腾冲的作文(腾冲习俗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9-11 03:39:00
云南腾冲的作文(腾冲习俗作文600字)

云南腾冲的作文【一】

暑假,我们踏上了从昆明到腾冲的旅程。上午我们先乘飞机从昆明到达保山机场,然后又驱车三个半小时到达腾冲,一路上我们领略了滇山的风景,这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风景:不规则的梯田,一块黄,一块绿,在蓝天的映衬下,煞是好看,就像一幅油画一样。腾冲是一个小县城,街道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听导游说这里居住着二十三个少数民族。

到达腾冲的第二天上午,导游带我们去了中国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在上千万年前已经爆发的许多火山遗址。我们登上了小空山的山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锅底,导游说锅底足有30米深。然后我们乘上了热气球,到达了离地面有300米高的空中,往下看去,清清楚楚可以看到黑空山、大空山、小空山,它们像一个个巨大的锅底串在一起,非常壮观。这是我所看到过的最特殊的山。我们还买了一些用火山石雕刻出来的小猪和小鱼,作为纪念。

下午,我们去了热海,看到了珍珠泉、眼镜泉、蛤蟆泉、怀胎井,这可不是一般的泉水,它的水温都达到了九十摄氏度以上,生的鸡蛋放在泉水里,一分钟不到就变成了熟的鸡蛋。到了山顶,我们还看到了 “大滚锅”,沸腾的泉水冒着热气,远看像一只巨大的热锅。还闻到了浓浓刺鼻的臭鸡蛋味,因为泉水含有大量的硫磺和矿物质,对人体的皮肤有很好的疗效。这里有很大的天然温泉浴场,我们一家人也享受了一次泡温泉的乐趣。这是我所看到的和亲身感受过的最特殊的海。

云南腾冲的作文【二】

国庆长假,我有幸畅游了这闻名遐迩的腾冲热海公园。

从腾冲的县城到热海公园的路上,那风景真叫优美,坐在行驶的车里,车窗外两旁的树木齐刷刷地向后移动,给人的那感觉,仿佛就是倘佯在那一望无边的碧海绿波之中,令游人心旷神怡,为热海公园的神秘增添了色彩。

进入热海公园。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那若大的停车场上整齐的停放着的车辆了;其次是那售票厅前长长的龙队了。就在大人们去排队买票时,我和俵姐在若大的停车场上乱串,真正地见识了“云南十八怪”中的“鸡蛋用草穿着卖”;我们就各自买了四串,打算到山上的温泉的泉眼里煮吃。

真正的游览开始了。远远地,我们看见整个山洼里升腾起的阵阵白色气雾,那白色气雾久久地停聚在那山谷上空,给人一种飘飘然如临仙境的感觉。

热海公园为之着称的要数“大滚锅”了,游人们首先选择到这里。“大滚锅”在一个比较陡的山洼里,是经过人工修筑在一个比较大的热水泉眼里的水池。泉眼里的水直往上冒,加上温泉散发的热蒸汽,像是在大锅里煮沸了的水,因此而取名为“大滚锅”了吧。在“锅”的底部和内壁上,人们贴了宝蓝色瓷砖,看上去“锅”里仿佛是在煮沸着一“锅”蓝宝石。“锅”边上是雕工精美的石柱栏杆,“锅”后的壁上是隶体“热海大滚锅”五个大字。“锅”里的热蒸汽直往上冒,微风中“热海大滚锅”五个大字时面清晰,时而朦胧;游人们簇拥在这里。为了让美好驻足,一些人摆弄着各种各样的姿势;为了让快乐定格,另一些人在不停按着相机的快门。就连我们也不例外。在“大滚锅”左后侧面的.小山坡上,那里布满了细小的热泉眼,这就是游人们煮鸡蛋吃的地方了。人们在那里品尝着自然热水煮的透着一股泥土的馨香鸡蛋,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看过“大滚锅”,我们并进入富有传奇色彩的“怀胎井”。“怀胎井”是紧紧靠在一起的两个热泉眼,井后的壁上和井前的地面上都刻满了类似蝴蝶的线条。大概是用来引人进入神话的传说吧。

沿着弯曲的游路而下,便可以看到两个并排的沸泉,这便是“姊妹泉”,两个沸泉从远处看来,就像是在舞台上并肩欢唱的俩姊妹,故名“姊妹泉”罢了。

“珍珠泉”是一个泉面呈心形的沸水泉,泉眼中汩汩冒出的水泡,节奏很有规律,就像是泉中有一群神鱼,汩汩地吐泡。当你弯下腰去尽情地欣赏时,你会发现而那一串串的水泡就象是一串串珍珠。

我们老远就听见“咚咚”地鼓鸣声。其实那就是我们快到有名的“鼓鸣泉”;还在几十米开外,就能听见了它的声音,这声音高亢激昂,时断时续,宛若是从远方隐隐传来的天鼓之声,引游人纷纷奋力向前。

接下来是一个温泉泳池——“美女池”,泳池依山而建,真像一个睡美人,有很多人在戏水。过了美女池,跨过仙人桥,便进入“狮子头”,那沸水河咆哮着奔腾着,气势宏壮,听声音仿佛是一头发怒的狮子。与狮子头翘首相望的是那“蛤蟆嘴”了。“蛤蟆嘴”不断喷射水柱,最高可达到一米七八左右。在“蛤蟆嘴”喷射着水柱里,如果你位置选对了,你还会看到那一道道绚丽的彩虹。

这就是云南省腾冲县闻名遐迩的国家4A级热海公园了。热气蒸腾,泉石奇涌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来“一温热海”,尽情分享和体味着来自大地深处的无限温情……

云南腾冲的作文【三】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

文章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第一个场合写"对歌",注重对唱歌人的描写.例如第2段描写了"一个年轻妇女",她唱败了三个对手之后,作者刻画了她的动作,神态:"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显得轻松快乐",我们会对云南的妇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我们不禁再次从心底萌生出几许赞叹.

第二个场合写"漫歌",注重对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的描写.文章中第4段描写赶马女孩子唱山歌,与上一场合不同之处,本段没有着重对女孩子进行描写,而是描写了她们周围的环境:"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描写出云南美丽的风光.特别对充满生机的山鸟的描写,更增添了"漫歌"独有的特色.

第三部分写"传歌",因为所介绍的"金满斗会"比较热闹,所以作者注重对场面的描写."金满斗会"的发起人是"村子里人",地点就设在"住处院子两楼"和"长长屋廊下",人员是"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妇女占多数",参加人员也大多为普通村民,但打扮得是珠光宝气,银光闪闪,像过年一样因此这个"盛会"显得隆重而热烈,并且更加令人难以忘怀.

民俗文化是我们中华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如何用文学的形式来加以记录呢?沈从文先生笔下的《云南的歌会》就是一个典范,值得我们好好玩味、细细沉吟。 唱歌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概括一下主要有,以歌显俗、以歌会友、以歌庆节、以歌示悦、以歌颂美、以歌养心,以歌传情。 要唱歌,特别是要唱出有自身特色的歌,一是要有地方特色的曲调;二是要有写歌词的氛围。云南是个“的家乡”,写出来的诗歌定然是趣味无穷的;三是要有唱歌的场所和氛围。云南的唱歌场所别开生面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富有本土特色,他们选在山野、山路、林寨,显得朴素、简约、自然。而我们这个地方唱歌多是在戏台、剧院或是在歌厅。云南唱歌的氛围是相当浓烈的。你看,有对歌、漫歌、传歌;参与歌会的有男女老少,连年过七旬,掉光牙齿的老人也在热情地唱着。 写文章要学会选材,要学会有侧重地表达。作者在“山路对歌”中抓住人物描写,写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三个对手,这种得胜的喜悦用了“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来加以描写;那白白的糯米牙,那黑中透红的枣子脸,那特有的民族服饰,显得活力四射、风采斐然;在写“山路漫歌”时抓住了环境的特色,并详写了戴胜鸟和云雀的“呼朋唤侣”的“争鸣声”;写“林寨传歌”注重的是场面描写,如三十来桌轮流低唱时的声音,轻柔如松涛,舒卷张弛如龙吟凤哕。通过这三个场景,就把云南这一地方的歌会写得光彩照人,看了之后令人心都动了,恨不得马上乘车到云南体验一番。

云南自古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描写了那里如画的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

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本来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的走十里路。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骑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象是有意摹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的各种本地悦耳好听山歌。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这种鸟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象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大伙儿唱得最热闹的'叫“金满斗会”,有一次在龙街村子里举行,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几个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桌子,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它本地好听曲子。声音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在微风摇荡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来会的妇女占多数,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利索,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我以一个客人身分挨桌看去,很多人都象面善,可叫不出名字。随后才想起这里是村子口摆小摊卖酸泡梨的,那里有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此外打铁箍桶的工匠家属,小杂货商店的老板娘子,乡村土医生和阉鸡匠,更多的自然是赶马女孩子和不同年龄的农民和四处飘乡赶集卖针线花样的老太婆,原来熟人真不少!集会表面说辟疫免灾,主要作用还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好听歌声,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习为止。因此在场年老人格外兴奋活跃,经常每桌轮流走动。主要作用既然在照规矩传歌,不问唱什么都不犯忌讳。就中最当行出色是龙街村子一个吹鼓手,年纪已过七十,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的唱下去。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真象是一个“歌库”。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这种会,只有正当金星入斗那一年才举行的。

同是唱歌,另外有种抒情气氛,而且背景也格外明朗美好,即跑马节跑马山下举行的那种会歌。

西南原是诗歌的家乡,我住云南乡下整整八年,所听到的不过是极小范围内一部分而已。解放后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生活日益美好,心情也必然格外欢畅,新一代歌手,都一定比三五十年前更加活泼和热情。唱歌选手兼劳动模范,不是五朵金花,应当是万朵金花!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的脸,满口白白的牙齿,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用马皮作成三丈来长的秋千条,悬挂在路旁高树上,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云南腾冲的作文【四】

寒冬刚过,已看不到冬天来过的痕迹,一座座山、一片片林、一棵棵树都是那么神采奕奕,我才知道腾冲为何要叫翡翠城,满山的碧绿映透了得天独厚的这座城市,让它全身散发出翡翠般的灵气。

沿着河边的小道我们一路飞奔,枝头残留的梅花,一树树刚绽笑容的梨花、李花尽收眼底。神奇的高黎贡山有时有路,有时无路,有时要淌河,我们差点迷失在山里。经过了两个多小时“海、陆、空”的颠簸后,终于要用双脚走路了。爬过一片陡峭的竹林,河水又映入我们的眼帘,欢快的河水唱着动听的歌,跳着柔美的舞,它要给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山注入生机,它叫醒了山里的动物们,唱醒了森林里的鸟儿们。

女儿的`兴奋一直持续着,我们走过只有她肩膀宽的羊肠小路,不时有一些断了的树干横在路上,女儿也不担心,小手、小脚全用上,抱着树干慢慢爬过去,7岁不满的女儿,身体好、勇敢、坚强,她知道出来徒步、爬山,去要靠自己,回来也要靠自己,从始至终她没喊过一声累,她玩得很开心,时而钻过缠满植物的树洞,时而像飞一样在林间穿梭,时而又小心翼翼地淌过河水,女儿能够找到如此乐趣,她长得很健康!

林中不时飘来阵阵花香,香飘玉面,沁人心脾。耳朵里还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森林深处走去。记不清过了几次河,走了多少路,就在河水变窄,光线变暗,气温变冷的时候,在密林深处那仪态端庄、雍容华贵、傲立山中的大树杜鹃才出现在我们眼前,参天古树,她粗壮的树干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浓密的枝叶让精灵一样的我们享受不到一丝阳光。我们陆续走到杜鹃树下,大家如愿以偿的表情,脸上绽放的笑容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充满了整个山林。卸下背包,我们围绕在她的脚下,我的手不停地抚摸着她,想问她究竟有多少岁?想问她的人生都经历了什么?想问她的皮肤为何如此光滑?把手中的望远镜不停地拉近、拉近,枝头的花呈现在眼前,似明月般大小,似碧玉般晶透,似丝绸般柔美,没一丝杂质的粉红,朵朵孪生,娇艳无比……与身体垂直的头不能呼吸了,放下望远镜,坐在她暴露出一部分的根茎上,耳朵里听不到欢笑声,听不到脚步声,只听得到风传过来的她的私语声,那声音犹如天籁之音,萦绕耳边……

准备离开了,装满了她的照片,迈开了回程的步伐,又穿过一片片树林,又走过一条条河水,又一次次听到鸟儿的歌声,又闻到一阵阵芳香……林里的植物有叫得出名字的,有叫不出名字的,这里像个王国,每一种颜色都显示出这个国度旺盛的生命力;这里像个幸福的家,每一位成员都表现出他们非凡的亲和力。

我们钻进车里又开始颠簸,女儿在我的怀里酣然入睡,大树杜鹃的影子一直在我脑海里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