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家乡的事迹优秀作文(我的家乡优秀作文一等奖)

家乡的事迹优秀作文(我的家乡优秀作文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4-06-13 12:34:45
家乡的事迹优秀作文(我的家乡优秀作文一等奖)

家乡的事迹优秀作文【一】

记忆树渐渐出现了,我随手摘下一片叶子,是我们班数学班长那清晰的身影。

她高高的个子;乌黑的头发卡成一束“马尾巴”,一晃一晃的,像一只燕子在飞舞。她那苹果似的脸庞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尤为突出的是那张樱桃小嘴,嘴角微微翘起。

她可算的上是位尽职尽责的班长了。每当我们下课玩游戏时,她都会默默无闻地收作业。如果一数,作业还没有交齐。她就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吆喝:“还有谁的作业没交,还有谁的作业没交!”直到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我的交了!”她就心满意足地把作业送到数学老师的办公室里。

她还是位勤学好问的好学生。有一次,我们正上自习课的时候。我看见她手里拿着一本资料书,走到讲台上。这时,讲台上就传来了细小的说话声:“老师,这道题怎么做?”老师就给她讲了起来。她就专心致志的听。由此可见,她对待学习是多么的认真。

她的`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大概是由于她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讲,课后一丝不苟的完成作业。

记忆树渐渐消失了,但她那尽职尽责、勤学好问的身影仍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这就是我们的数学班长。

家乡的事迹优秀作文【二】

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事务中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郭永怀

对于我来说,郭永怀这个名字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名字了,他除了是“两弹一星”元勋之外,更是我的舅姥爷。所以,对于郭永怀,我不仅有着对他身份和对我国科学事业贡献的敬佩与向往,更有着难以割舍的亲情。

从我记事起,奶奶和父亲就在我面前多次提起郭永怀这个名字,那时的我,混沌初开,少不更事,觉得郭永怀就是我的舅姥爷,跟任何人的舅姥爷没有什么两样。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与阅历的增加,对于郭永怀这个名字,我逐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开始觉得,他不仅仅是我的舅姥爷了,他更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一生追随的楷模。

1999,舅老爷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从那时起,郭永怀这个名字就更加深刻地刻在了我的心中。这个仅仅走过59年的生命,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成为塑造我心灵世界、承载我理想信念的精神丰碑。

2016年10月16日,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在荣成博物馆隆重开馆,这不仅是荣成人民的大事,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大事。今天,中共荣成市委、荣成市人民政府号召大家学习郭永怀,学习郭永怀献身科学,大力弘扬郭永怀一心为国的精神,必将激发人们向往文明、尊重教育、崇尚科学、爱党立功的道德能量。

据父亲回忆:舅姥爷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仅仅五十岁的时候,就已满头白发。他曾偷偷问过舅姥李佩先生,舅姥笑而不答。父亲说:现在想来,那一定是你舅姥爷为新中国科学事业日夜操劳的结果吧。

舅姥爷离开我们快50年了,但他是我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他是我的榜样,不仅仅是他身上“两弹一星”的荣耀,更因为他对科学事业的那份执着,那份专注。这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来说,那是一辈子的楷模!

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郭永怀同志的这些贡献,我想人民是感谢他的。是的,人民感谢郭永怀同志!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的感谢就是一生最好的评价!其实,我觉得,舅姥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的北京城,那一天曙光刚刚从东边亮起,亮光中夹杂着一丝白透白透的雾气。凌晨6点左右,西郊机场传来一声巨大的轰响,随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的红。我的舅姥爷和他的警卫紧紧抱在一起,两个烧焦的身体中间一个皮质的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但是在两个人相拥的身体的保护下依然完整,打开后,人们发现: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完好无损。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雷锋的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60年前,舅姥爷郭永怀以对党的无尚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历尽磨难,辗转回国,为年轻的共和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48年前,1968年冬天,北京西郊机场上的那漫天火光,不正是我的舅姥爷一生奉献科学的勋章吗?

舅姥爷郭永怀把自己短暂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他的这种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年轻的共和国提供了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树立了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今天,处于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的转型中国,更需强大的精神力量破浪前行。永不褪色的郭永怀精神,正是我们建立自信、增强认同、激发热情、积聚能量的源泉。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郭永怀、弘扬郭永怀“两弹一星”精神,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家乡的事迹优秀作文【三】

翻开书本,看看那些名人事迹,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从他们的事迹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在所有的名人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和牛顿。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十分清贫的平民家庭,原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从四岁起,在父亲的拳打脚踢下开始学习钢琴,十三岁便成为管风琴师,并开始创作音乐作品。而后,贝多芬又面临着耳聋的威胁。可以想象得出,一个音乐家如果失去了听力,他将如何去创作,如何去铸造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但是,贝多芬仍然坚持创作,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几乎全是在耳聋期间完成的。尽管如此,命运却不肯放过贝多芬,当他的创作激情达到高潮时,病魔在一点点的向他发出进攻,使他的身体逐渐恶化,直至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贝多芬的一生是痛苦的,但他的光辉永远流传下来。如今,我们的生活无忧无虑,几乎不存在痛苦,但是,我们却缺少了那种坚强、刻苦的精神。贝多芬的事迹使我受益匪浅。因为,意外可能随时会降临在我们的身上,而我们能否坚强

地去面对呢?所以,我要学习贝多芬坚强、刻苦的精神,不向困难低头。

家乡的事迹优秀作文【四】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充分展现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统一,彰显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肝胆许国终不悔。回顾黄大年同志的人生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始终以祖国的需要为最高追求;他是一个目光高远的科学家,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创新创造;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教育者,始终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培养凝聚高端人才;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始终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鞠躬尽瘁。斯人已逝,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炽热情怀。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安逸生活,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归国者,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洪流。黄大年同志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必将感染和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实现强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创新创造、不懈追赶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他在科研上始终是一个被追赶者,回国后,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在所从事的领域“开疆拓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男儿自以身许国”,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感受到了以身许国的义不容辞和义无反顾,为我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共筑中国梦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他常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德,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黄大年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分夺秒推动科研进展、人才培养,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上躬身前行。他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奉献给了他所钟情的事业。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带动性和感召力,必将激励和鞭策我们不忘初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