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写景>

说明文作文农村变化(说明文介绍家乡变化)

说明文作文农村变化(说明文介绍家乡变化)

更新时间:2023-10-01 08:04:46
说明文作文农村变化(说明文介绍家乡变化)

说明文作文农村变化【一】

我是个农村的孩子,却一直跟在外打工的爸爸住在城里。时间久了,渐渐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城市。因为城市里有高大的楼房﹑宽阔的马路,还有数不清的商场﹑娱乐厅,每次进城我总会产生一个念头:进城读书!做城里人!

说起家乡,真是既穷又脏,到处是露天的粪坑﹑垃圾,成群的蚊子﹑苍蝇在那儿载歌载舞。村民也不多,青壮年就更少,只留几个老人小孩管家门。听爸爸说,年轻人都到外面闯世界﹑淘金去了。看到家乡这么冷清﹑落后,我很不情愿回家。更让人烦恼的是:我每次回家,全身都会长小红疙瘩,又痒又痛。回家一次,我那一身干净的衣服变成了脏兮兮的泥衣服,特别是下雨天。所以,一提起回家,我就皱眉头。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的家乡悄悄地起了变化。最先变化的是那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突然间魔术般地变成了又宽又平的柏油路。路边的露天的粪坑﹑垃圾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厕所和垃圾场。半年过去了,我又回了一次家,发现古老的瓦片房差不多拆光了,村子的另一边,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那式样和城里的新型小区差不多。回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现在家乡正在进行旧村改造,村干部带领村民利用山村的天然资源,开发了旅游业﹑地方特产﹑高山绿色食品,现在还办起了工厂﹑商场呢!

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家,才会为它的繁荣昌盛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只有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园,我们的家园才会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晨晨,现在你还讨厌家乡吗?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可是一个念头却在我的心底萌芽:长大回家乡为家乡出力!

说明文作文农村变化【二】

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我们对生机勃勃的树木远离了。现在的交通工具、建筑物或复杂的机械都给空气带来极大的污染,它们虽然都给我们带来方便,但大家有没有想到,它们也会污染空气对人体有害的。

此时此刻某些科学家已经研制发明出许多可以净化空气的物品和机器,人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将空气中的有害物体吸走,然后将新鲜空气排出,让空气更加清新。可我们人类不能依赖这些工具,并不是有了这些工具就可以乱砍滥伐树木。因为每一棵树木都是对我们很重要的,没有大树保护土壤,泥土就会被河流冲走;没有大树美化环境,人们就生活在乌烟瘴气的地球里;没有大树维持生态环境,动物就会渐渐稀少……这样一来再多机器也没用。大家看,现在空气污染这么厉害,大家也听说过“空气污染,全球变暖”吧!如果空气污染得太厉害的话,地球就会逐渐暖和,那时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就会融化,我们的家园会被淹没,这样整个地球都是茫茫大海,我们就会像神话一样,乘坐着“诺亚方舟”在海上漂流。所以说净化空气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多植树让空气更清新。

让我们共同去植树,保护美好的大自然,爱护一草一木,让沙漠中的绿洲增加,大家行动起来吧!

说明文作文农村变化【三】

从20xx年和20xx年全国空气质量分布情况看,冬季是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季节,夏季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1—3月空气质量逐渐好转,空气质量优良率逐步提升。10—12月空气质量逐渐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逐渐上升。重度和严重污染的天气主要发生在1—3月和10—12月期间。6月—9月,空气质量优良率都超过了90%。

与20xx年相比,全国空气质量AQI均值略有下降,AQI中位数略有上升,空气质量总体变化不大。20xx年1月、2月、5月、6月、7月,全国AQI均值高于20xx年,其余月份低于20xx年。20xx年1月、2月、4月、5月、6月、7月,全国AQI均值高于20xx年,其余月份低于20xx年。

海南、云南、福建是20xx年全国空气质量排名前三的省份,这三个省的AQI中位数和均值均低于50,空气质量综合为优。河北和河南是20xx年空气质量排名最后的省份,这两个省的AQI均值均超过了100,空气质量较差。新疆的AQI均值超过了100,主要是部分地区污染较严重的结果。

北京、重庆、天津、青海是AQI综合指数下降最大的4个省,上述4个省AQI综合指数下降幅度超过5%。福建、广东、江西、安徽、山西是指数增加最大的5个省,这5个省AQI综合指数增长超过5%。AQI综合与20xx年相比,20xx年全国AQI均值有所下降、中位数有所上升。空气质量为优的城市天气数量有所下降、空气质量为良的城市天气数量有所上升,空气质量优良率略有上升,中度污染以上城市天气数量有所下降。总体来看,20xx年与20xx年空气质量保持在相当的水平。由于AQI超过500后都按照500计算,实际上20xx年空气质量应该比20xx年有所下降。

按照8个经济区域的AQI综合指标排名依次为南部沿海、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大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北部沿海。其中,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大西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的空气质量在20xx年有所好转,南部沿海、东部沿海、黄河中游空气质量有所下降。

在全国367个城市和地区中,空气质量上升的有189个,空气质量下降的'178个。北部沿海和西南地区空气质量提高城市数量较多,分别为36和34个。长江中游和南部沿海空气质量下降的城市数量较多,分别为32个和29个。空气质量变化幅度在10%以内的城市和地区比例在75%左右。

说明文作文农村变化【四】

水是灵动的,从山的顶端或蜿蜒或飞泻下来,奔向大海,很少有水停滞不前,滞留,意味着沉寂与亡,可是他却在到达大海时后平静下来。

而大山,沉稳是它的品格,敦厚的它是刚毅不屈的,宁静的色彩为它覆盖了一层面纱,可是敦厚的它却在不同的天气时令中绽放出不同的色彩,没有色彩的它却充满了寂寞与荒凉。

生命中或许就是这样,灵动的你要学习它的沉稳,稳重的.它却也不得不学习你的灵动,每个人都要变化,不变化的人就要被其他的人踩在脚底下。

每个人都想要保持原来的自己,可是竞争是残酷的,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就需要变化,而所谓变化,就是要面对事件做出适应,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不仅是竞争,也是生存的不二法门。

有的时候,变化就是自身晋级的保障,记得有一则笑话就充分的体现了这种事实;有一个人问上司;‘这个职员那么聪明,为什么不选用他呢’上司回答他;‘我看他就不老实’而这其中的老实就是沉稳之意。

现实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个人夸你;‘’你真聪明。‘’也许你会沾沾自喜,但是,更聪明的人会意识到:我会不会有一些地方不好?是不是不够踏实?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聪明。

沉稳的大山知道无人喜欢单一的色彩,于是他利用天气时令来改变自己,灵动的水知道自己要静下心来才能真正的古井无波,沉稳的人变得聪明的不在少说,而在许多电影中,敦厚的人变聪明却总是失败,事实上,真正的变聪明是还要保持自身的沉稳的,而变得沉稳更重要,只有变的沉稳才能真正的静下心来。改变自身,这才是变化的生存之道。

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就是让我们学习变化。

说明文作文农村变化【五】

大家都知道我们应该减少空气污染,但是很多人都只是嘴上说说,根本不去实践!你们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吗,你们知道如果不减少空气污染我们将要面临的是怎样的未来吗?

我的家乡——大连,是座美丽的城市。听爸爸说,以前的大连是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城市,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海洋的味道,夏季的雨后,经常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如七彩桥一般挂在天边。我在家里看到过很多爸爸小时候的生活照片,在照片的背景中,我看到天空万里无云,马路上很少有各式各样的机动车,那时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靠公共汽车,环境确实比现在好多了。

现在家乡的车辆增多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辆汽车行驶在马路上,这些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仅破坏了环境,同时也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听广播说,汽车排放出的尾气使我们的城市变暖了,而且这些气体悬浮在城市上空很难消散,汽车尾气中还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些气体都是对人体有伤害的,如果被人们吸到体内,就会引起肺部的很多疾病呢。怪不得每天早上我上学的时候,天空中总是灰蒙蒙的一片,很难看到早上初升的太阳,雨后的天空中也没有彩虹,湛蓝深远的天空消失不见了,就连叽叽喳喳的小鸟也不愿意来到这样的地方,只有在儿歌中才有“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的景象。

你知道吗,大连她在哭泣,她哭人们这样伤害她,破坏她,把她原本美丽的面貌变成了这样丑陋。我建议有车的家庭要减少车辆的使用,尽量步行或坐公交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城市空气更清新。

我们大家都应该清楚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然后赶紧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空气污染不要伤害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家,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赶紧做起!

说明文作文农村变化【六】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

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说明文作文农村变化【七】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